孙宇
,
曾卫东
,
赵永庆
,
戚运莲
,
韩远飞
,
邵一涛
,
马雄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运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Ti600合金的圆柱试样进行等温压缩变形试验,以试验所得数据(变形温度800~1100℃,应变速率0.01~10 s<'-1>)为基础,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该合金的高温本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本构关系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可以很好...
关键词:
本构关系
,
Ti600合金
,
BP神经网络
马雄
,
曾卫东
,
孙宇
,
赵永庆
,
王邵丽
,
周义刚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介绍基于加工图理论的各种塑性失稳准则,比较分析各个准则的区别,以及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并以Ti2AlNb基合金为研究对象建立Prasad、Murty、Gegel和Malas准则的热加工图.结合试验结果分析和对比4种塑性失稳准则下加工图的区别发现:Prasad和Murty准则的塑性失稳图相似,均位于高应...
关键词:
加工图
,
塑性失稳准则
,
热压缩试验
,
Ti-22Al-25Nb钛合金
田飞
,
曾卫东
,
马雄
,
孙宇
,
周义刚
材料热处理学报
针对BT25两相钛合金,对比研究了计算法、热膨胀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和连续升温金相法4种方法测定(α+β)/β相变点的一致性问题.计算法根据各合金元素及杂质含量对钛合金相变点的影响值,推算出公式,得出BT25合金的相变点约为1023℃;热膨胀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根据钛合金发生(α+β)→β转变时体积和热...
关键词:
BT25
,
相变点
,
计算法
,
热膨胀法
,
差示扫描量热法
孙宇
,
曾卫东
,
赵永庆
,
张学敏
,
马雄
,
韩远飞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和泛化能力,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置氢TC21合金力学性能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的输入参数包括高温拉伸试验温度和置氢含量,输出参数为合金的常用力学性能指标,即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通过检验样本验证了ANN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容错性好、通用性强等优点,司...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
置氢
,
力学性能
,
预测
田飞
,
曾卫东
,
马雄
,
王凯旋
,
邵一涛
,
周义刚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基于定量金相学原理,结合有限元模拟技术,定量研究了TC17钛合金在等温锻造过程中片层α取向随应变量的变化规律.分析发现:当应变量小于0.38时,片层α的取向呈对称双峰分布,两峰值之间夹角约为60°,表明片层α具有择优取向,微观组织保持原始的网篮特征;随着应变量的增大,片层α的取向分布出现不对称双峰现...
关键词:
定量金相
,
取向
,
取向参数角
,
对称双峰
孙宇
,
曾卫东
,
赵永庆
,
韩远飞
,
马雄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在TC11钛合金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TC11钛合金的化学元素与力学性能关系模型.模型的输入参数包括Al、Mo、Zr、Si、Fe、C、O、N和H共9种化学元素;输出为常规力学性能指标(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运用未知数据样本对已建立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检验...
关键词:
TC11钛合金
,
化学元素
,
力学性能
,
神经网络
孙宇
,
曾卫东
,
赵永庆
,
邵一涛
,
韩远飞
,
马雄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材料工艺与性能的关系具有复杂、非线性交互等特点.本文根据TC11钛合金力学性能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大量的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的输入包括锻造温度、锻后冷却方式等热加工工艺参数;输出为常用的力学性能指标,即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运用该模型对TC11钛合...
关键词:
TC11钛合金
,
工艺
,
性能
,
BP神经网络
,
预测
周建华
,
王晓英
,
徐斌
,
马雄
,
王凯旋
,
曾卫东
钛工业进展
通过等温锻造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研究了TC17钛合金在α+β两相区变形过程中热加工工艺参数对显微组织演变的影响规律.通过组织观察分析发现:随着变形程度和变形温度的增加,TC17钛合金中的片层组织逐渐向球化组织转变.变形量对片状组织的球化起决定作用,当变形量为小于20%时,仅有少数片状α相发生了弯折或扭...
关键词:
TC17合金
,
片层组织
,
球化过程
,
等效应变
马雄
,
张建伟
,
梁晓波
,
曾卫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Ti-22Al-25Nb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重点介绍了等温锻造温度、固溶时效处理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等温锻造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先增加后降低.在O+B2两相区固溶时,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具有较高塑性的B2相体积分数的增加和等轴颗粒的减少是合金具有较高塑性的主要...
关键词:
Ti2AlNb基合金
,
热处理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