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林
,
梁新维
,
周学宇
,
高剑辉
,
戴云阁
,
刘春明
材料与冶金学报
概括介绍了我国非合金结构钢的发展现状,从优化质量的角度探讨了非合金结构钢的生产过程和质量问题,并指出了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进一步提高质量的可能性.
关键词:
非合金结构钢
,
纯净度
,
非金属夹杂物
,
连铸
何康
,
李洋
,
潘春旭
材料保护
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对3把出土于湖北的战国青铜剑残片表面富锡层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其显微组织特征、合金成分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研究分析认为:(1)3把青铜剑残片属高锡青铜,表面存在一层由8相和非晶化合物构成的富锡层;(2)其双层结构中的惰性腐蚀层的特征表明富锡层是在长期埋藏环境中由于发生选择性腐蚀而形成的,排除了古代工匠人为处理的可能性。纳米压痕技术为古代金属样品微米级微区的力学性能的准确测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
纳米压痕技术
,
材料学特征
,
战国青铜剑
,
湖北出土
,
富锡层
,
选择性腐蚀
陈瑞
,
吴敏
,
王万宾
,
吴爱民
,
赵婧
,
陈季康
,
潘波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4.2016072602
本研究以大型蚤毒性试验标准为参照进行剑水蚤的铜毒性试验,并以生物配体模型(BLM)为主要工具,实现对毒性数据的校正和毒性效应的预测.在不同水质参数下,实测铜的48 h LC50为141-566 μg·L-1,相应的BLM预测值为143-1208μg·L-1,表明BLM对铜的毒性预测良好.pH升高、DOC以及钙、镁、钠离子浓度的增加均对铜毒性有不同程度减弱作用,钾离子对铜毒性影响较小,BLM对这一现象的描述较好.利用Visual MINTEQ软件对不同水参数条件下铜形态分布进行模拟,辅助解释实验现象,发现钙、镁、钠、钾离子对铜形态分布影响较小.DOC的加入则使络合态铜含量增加,而pH升高导致游离态铜浓度下降,水合态铜浓度升高.本研究表明,预测铜对剑水蚤的毒性要充分考虑水质参数的影响,BLM在铜对剑水蚤的毒性预测方面表现了非常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剑水蚤
,
铜毒性
,
生物配体模型
,
水质参数
李酽
,
汪信
,
岳明波
,
陆路德
,
朱俊武
材料导报
首次以天然红辉沸石水热合成了Y型、P型分子筛,以IR研究了水热合成体系中分子筛结构的演变及晶相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在高H2O/Na2O、低Ca2+/Na+体系中,主晶相为Y型分子筛,在低H2O/Na2O、高Ca2+/Na+体系中,主晶相为P型分子筛.
关键词:
红辉沸石
,
水热合成
,
Y型分子筛
,
P型分子筛
,
红外光谱
刘让贤
,
郑英
,
高原
,
卢端敏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9.03.018
采用"氮化+双辉等离子渗铬"复合工艺,在630℃扩散层组成;渗层表面形成4~5μm的沉积层,含铬量达到52%左右,致密并与基体结合紧密;内有20~25μm的扩散层.扩散层含铬量呈梯度分布;表面物相由Fe-Cr、Cr7C3、Cr23C6、CrN等组成;渗层表面显微硬度达950HV,硬度向内呈梯度分布,而没有改变基体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这种高的表面硬度对提高材料表面耐磨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45钢
,
离子氮化
,
双辉
,
渗铬
,
低温
刘伟军
,
王维清
,
闫武
,
邓杰
,
张士秋
,
任鹏鲲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6.01.001
采用捕收剂MOH对橄辉岩型钒钛磁铁矿中钛铁矿进行浮选试验,探索MOH、H2SO4及水玻璃用量对钛铁矿和脉石矿物浮选分离的影响,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钛铁矿浮选开路和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一粗一扫四精"闭路流程试验,最终获得TiO2品位为46.94%,回收率为53.87%的钛精矿.产品质量检查可知,钛精矿中MgO含量相对较高,仅满足钛精矿五级品要求.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钛精矿中存在一定量橄榄石,橄榄石难以抑制导致钛精矿中MgO含量高,进而影响钛精矿的浮选指标.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
浮选
,
钛铁矿
,
橄榄石
,
MOH
谢发勤
,
吴向清
,
李金山
,
傅恒志
材料导报
研究了63~292K热力学过冷度范围内,Cu-Ni单相合金的凝固组织演化规律,分析了负温度梯度熔体凝固过程中的形核与再辉行为.结果表明:①负温度梯度熔体凝固的冷却曲线上有较明显的形核特征;②在负温度梯度熔体凝固冷却曲线的快速再辉阶段,出现了明显的"二次再辉"特征,此"二次再辉"的本质有别于慢速凝固阶段的二次再辉,因此称之为"伪再辉".
关键词:
负温度梯度
,
过冷度
,
过冷凝固
,
再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