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建
,
林明锐
,
高亭亭
,
蔺万峰
,
徐德军
,
高志
,
廖苏华
,
邢秋菊
,
邹建平
电镀与涂饰
采用化学复合镀方法在45钢基体上镀覆Ni-P-石墨复合镀层,通过改变镀液的pH、搅拌速度、表面活性剂和石墨(40 nm)的用量,优化了化学复合镀工艺,确定了较优的工艺参数:石墨粒子240 mg/L,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05 g/L,pH5.0,搅拌速率300 r/min.以扫描电镜和能...
关键词:
镍-磷合金
,
石墨
,
化学纳米复合镀
,
耐蚀性
,
耐磨性
,
显微硬度
高亭亭
,
邢秋菊
,
曾江保
,
刘建建
,
高志
,
廖苏华
,
邹建平
电镀与涂饰
采用正交试验对以铋盐和吡啶衍生物为主要成分的新型化学镀镍复合光亮剂的组成进行了优化,化学镀镍液的组成及工艺条件为:NiSO4·6H2O 25 g/L,NaH2PO2·H2O 28 g/L,CH3COONa 15 g/L,苹果酸6g/L,乙酸10 mL/L,乳酸10 mL/L,装载量1.0 dm2/L...
关键词:
化学镀镍
,
光亮剂
,
铋盐
,
吡啶衍生物
,
镀速
,
光亮度
艾薇
,
高志
,
潘红良
,
张菁菁
,
冯斌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6.02.004
采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Ni-石墨颗粒复合镀层,给出了Ni-石墨复合电刷镀的工艺流程和镀液配方,讨论了石墨添加量与石墨共析量、电压与石墨共析量、石墨添加量与显微硬度、石墨添加量与磨损体积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增加石墨的添加量可提高微粒的共析量,当添加量超过120 g/L时,继续增加添加量,共析量变化...
关键词:
电刷镀
,
Ni-石墨
,
石墨共析量
,
显微硬度
,
磨损体积
宋翔宇
,
唐志中
,
徐靖
,
周新民
,
高志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4.03.023
针对某钾长石英岩型铌钽稀有金属矿,进行了详尽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金属矿物主要是赤铁矿,钛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钾长石、石英、云母等.钽铌铁矿以微细粒状态存在,大部分包裹于赤铁矿中.根据矿石性质并从可经济利用角度考虑,采用“强磁-反浮回收赤铁矿”+“磁选尾矿脱泥-反浮回收钾长石”工艺流程,回收了其中...
关键词:
稀有金属
,
钾长石
,
铌钽矿
陈力
,
高志
,
刘培英
,
周铁涛
物理测试
采用熔铸原位合成法制备Al-Ni/7050复合材料,结果显示,原位生成的Al-Ni相尺寸不一,以长径50μm以上为主,拉伸试验发现,Al-Ni硬脆相粗大是引起脆性断裂的主要原因.对7050-10Ni复合材料进行多道次热/冷轧制显示,Al-Ni相尺度与形态递进变化,采用矩形近似测量法测量和表征材料中大...
关键词:
Al-Ni相
,
长轴尺寸
,
短轴尺寸
,
定量表征
潘红良
,
邢启宏
,
闻景超
,
高志
钢铁
酸洗液的除硅效果直接影响到酸洗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副产氧化铁粉的质量,由于该硅泥的粒度小,用机械分离的方法很难去除.研究了用絮凝沉降法去除硅泥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合絮凝剂去除酸洗液中的硅泥是可行的,选用合适的絮凝剂添加量经2 h沉降后可去除酸洗液中80%以上的硅泥.
关键词:
冷轧
,
除硅
,
絮凝沉降
,
酸洗液
宋冬冬
,
高志
,
刘健康
钢铁研究学报
为了研究奥氏体不锈钢带在成形过程中的摩擦及变形特性,设计了一种耦合摩擦和变形的试验装置,在试验中分析了耦合变形量和滑动速度对摩擦系数、表层磨损和接触表层马氏体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增加耦合变形量与滑动速度的条件下,钢带试样的摩擦系数随试验时间呈现明显的波动下降;对带试样磨损表面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
关键词:
耦合变形摩擦试验
,
摩擦系数
,
耦合
崔艳梅
,
刘向锋
,
高志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7.06.001
针对大位移压电陶瓷驱动器,研究了压电陶瓷双晶片的驱动效能.基于压电陶瓷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应用压电陶瓷双晶片在机械自由、电学短路状态下,一片加正向电压缩短另一片加反向电压伸长共同作用产生弯曲变形,通过组合设计将压电陶瓷双晶片的弯曲变形位移叠加起来,实现了压电陶瓷驱动器的大位移输出.在相同电压的条件下,...
关键词:
压电效应
,
压电陶瓷双晶片
,
驱动器
郭志猛
,
庄奋强
,
林涛
,
吴峰松
,
殷声
金属学报
根据电化学原理, 得到高阻值衬层穿透性裂纹的电沉积电流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利用计算机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 对高阻值衬层进行分析与检测, 由此可以定量确定裂纹的大小, 再通过观测...
关键词:
高阻值衬层
,
null
,
null
,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