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470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技术进步不确定下的稀土最优耗竭路径研究

杜凤莲 , , 王媛 , 余晶

稀土

针对稀土应用、替代技术并存且具有不确定性特点,从两种技术以及不确定性影响需求角度出发,构建技术不确定下稀土资源最优耗竭模型,考察两种技术的不确定性对稀土最优开采规模和最优耗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稀土应用、替代技术的不确定性对稀土最优耗竭的影响相反.应用技术进步出现可能性越大,开采前期企业会减少稀土开采量,后期会增加稀土开采量,总体上会延长稀土资源耗竭时间;而替代技术进步出现可能性越大,开采前期企业稀土开采量会增加,后期稀土开采量会减少,总体上会缩短稀土资源耗竭时间.政策建议如下:技术不确定性条件下,稀土资源最优耗竭速度取决于应用技术和替代技术出现的相对概率高低,替代技术出现概率时,提前耗竭可以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为了发挥我国稀土资源优势,政府在关注稀土替代技术进步的同时,要重点提高稀土应用技术出现的概率;稀土开采速度与稀土初始储量正相关,建议轻稀土的开采速度可以适度高于重稀土.

关键词: 稀土 , 应用技术 , 替代技术 , 不确定性 , 最优耗竭路径

硫酸铈催化合成丁酸异戊酯的研究

陈丹云 , 周慧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7.02.013

以硫酸铈为催化剂,丁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合成了丁酸异戊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铈是高效和环境友好的酯化催化剂,具有工业化前景.适宜反应条件为:丁酸 0.15mol,醇酸物质的量比 1.25,催化剂1.00g,反应时间 30min,收率81.30%.

关键词: 硫酸 , 丁酸异戊酯 , 催化 , 合成

渗透的机理

方彦彦 , 田野 , 王晓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6.020

渗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利用渗透原理的膜分离技术,能自发进行,无需外加压力即可实现,为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低能耗、高效率的解决途径.近年来渗透技术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相关的研究快速发展.文章详细总结了渗透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渗透的整个动力学过程,为渗透膜的设计和制备与驱动溶质的选择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渗透 , 渗透压 , 机理 ,

溶剂热法合成用于十二烷异构化的活性富蛙Pt/SAPO-11催化剂

汪哲明 , 田志坚 , 腾飞 , 徐云鹏 , 徐竹生 , 林励吾

催化学报

采用溶剂热法,利用不同的硅源和铝源合成了富硅的SAPO-11分子筛. 结果显示,与水热法合成的样品相比,溶剂热法合成的Pt/SAPO-11催化剂具有较大的外表面积,同时其硅含量、酸度和对正十二烷异构化的催化活性均显著提高. 在所有合成的Pt/SAPO-11催化剂样品中,以正硅酸乙酯与异丙醇铝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合成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酸度与十二烷异构化活性.

关键词: , SAPO-11 , 溶剂热合成 , 水热合成 , 十二烷 , 异构化

渗透膜污染特征及抗污染渗透膜研究进展

王涛 , 王宁 , 陆金仁 , 王志宁 , 胡云霞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7.01.020

渗透技术因其能耗低、水回收率、截留能力强等优势,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膜分离技术.然而,膜污染引起水通量持续下降,膜寿命缩短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渗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何有效控制膜污染已经成为渗透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综述从渗透膜污染的角度出发,详细总结了渗透膜的污染特征,全面介绍了抗污染渗透膜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比众多的研究结果发现,渗透膜的性质、膜朝向、原料液性质以及膜过程操作条件是影响渗透膜污染形成与清除的重要因素.通过优化操作条件虽然可部分减轻膜污染,但不能彻底解决膜污染问题.开发抗污染渗透膜仍是根治膜污染的重要解决方案.最后详细介绍了目前抗污染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双皮层结构渗透膜的制备及结构调控、膜表面抗污染改性、开发抗污染亲水膜材料制备渗透膜等.其中,新型两亲性共聚物作为支撑层材料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是未来抗污染渗透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渗透 , 膜污染 , 抗污染 , 表面改性 , 共聚物

TOMAC/辛醇/异辛烷反胶团体系

于艳春 , 陈建龙 , 李咏梅 , 张国华 , 卜荣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1.05.007

研究了用三辛基甲基氯化铵(TOMAC)/辛醇/异辛烷反胶团相转移法萃取细胞色素C时,水相pH值、离子强度、辛醇含量、相体积比、搅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辛醇的量、水相pH值是萃取过程的关键因素,在低离子强度(CKCl=0.05*!mol/L)、pH值(pH=13.66)、含辛醇体积分数为0.85%的情况下,萃取率接近100%.

关键词: 反胶团 , 萃取 , 三辛基甲基氯化铵 , 细胞色素C

庚烷低温燃烧机理构建

郭俊江 , 李树豪 , 谈宁馨 , 李象远

工程热物理学报

基于课题组自主研发的碳烃燃烧机理自动生成程序ReaxGen,构建了庚烷低温燃烧详细机理(642个物种,2220步反应).分别采用物质产率分析和反应路径流量分析方法简化该详细机理,得到半详细机理(510个物种,1472步反应)和骨架机理(209个物种,770步反应).对正庚烷的点火延时,层流火焰速度以及主要物种浓度曲线的模拟结果表明这些机理的模拟精度较高.在工程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设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庚烷点火延时敏感度,考查了机理中关键反应.

关键词: 庚烷 , 低温燃烧机理 , 机理简化 , 动力学模拟

烷烃/庚烷和醇/庚烷二元燃料低温着火特性的模拟研究

臧儒振 , 姚春德

工程热物理学报

二元燃料燃烧技术作为一种应用替代能源的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为了深入地理解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醇类等被引燃燃料对柴油低温着火的推迟影响,本文对二元燃料低温着火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温度小于1000 K时,被引燃燃料推迟庚烷着火的能力由到低的顺序为:乙烷>丙烷>丁烷>戊烷>正己烷,从戊烷开始,被引燃燃料对正庚烷着火的抑制作用开始消失.甲醇和乙醇几乎没有低温反应活性,它们将活泼的OH转化为了稳定的H2O2;醛类和烯醇的生成反应是醇类燃料推迟庚烷着火能力强于对应烷烃燃料的原因.

关键词: 二元燃料 , 化学反应动力学 , 低温着火推迟 , 烷烃 , 醇类

逆耦合循环研究进展

刘猛 , 张娜 , 罗尘丁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综述了作者所在研究集体所进行的逆耦合循环研究.通过对串联型、并联型逆耦合循环的相关研究和(火用)平衡比较分析,归纳提出了逆耦合循环系统集成原则,即:、逆循环采用同种工质;物流、能流耦合并重;优化配置热源加热过程;调控氨水工质浓度;回收利用系统内能.遵循该原则提出的变浓度氨水工质逆耦合循环体现了优良的性能.

关键词: 逆耦合循环 , 研究进展 , 系统集成原则 , 氨水工质

Dirac粒子的-反粒子自由度和-反粒子量子数

王顺金 , 周善贵 , H.C.Pauli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4.008

对Dirac粒子引进了-反粒子自由度和相应的内部τ空间的算子, 把γ矩阵分解成自旋σ算子和-反粒子τ算子; Dirac方程的解出现了-反粒子量子数; -反粒子变换是Dirac粒子的哈密顿量的反对称变换, Dirac粒子负能态能量的负值来自-反粒子量子数的负值; γ矩阵这种分解是处理物理相互作用的需要.

关键词: -反粒子自由度 , -反粒子量子数 , -反粒子内部空间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47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