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秋平
,
李中华
,
高献英
,
郭发光
,
龙光斗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07.017
以全氟辛基磺酰氟为基础原料,与N,N-二甲基-1,3-丙二胺磺酰化再与2-氯乙醇和过量环氧丙烷反应.得到一种聚醚季铵盐类阳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用IR和1H NMR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测定一系列浓度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得到其临界胶束浓度CMC=54 mmol/L,最低表面张力值达18.8 mN/m.合成方法操作简便.产物表面活性较高.
关键词:
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
,
聚醚类
,
季铵盐型
,
临界胶束浓度
高献英
,
李中华
,
田秋平
,
侯艳青
,
龙光斗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01.024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非离子含氟乳化剂DF-10为复合乳化剂体系,采用半连续滴加工艺合成了有机氟改性苯丙乳液. 通过红外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别对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形态观察,研究了乳液稳定性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含氟甲基丙烯酸酯、氟碳表面活性剂用量对乳液综合性能的影响. 确定最佳配方为含氟丙烯酸酯单体的质量分数为0.67%,DF-10的质量分数为1.35%. 研究结果表明,当聚合温度为75~80 ℃,反应时间为4.5~5 h时,单体转化率达99.6%. 乳液稳定性能好,吸水率最低可达6%.
关键词:
苯丙乳液
,
含氟甲基丙烯酸酯
,
氟碳表面活性剂
,
单体转化率
,
吸水率
侯艳青
,
李中华
,
高献英
,
郭发光
,
龙光斗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05.025
采用硅溶胶、苯乙烯和丙烯酸酯类单体,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DNS-86)为乳化剂,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制备了无皂硅溶胶苯丙复合乳液. 通过红外光谱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性乳化剂的选择、用量及加入方式对乳液综合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DNS-86的质量分数为3%,硅溶胶的质量分数为1.5%,反应温度80 ℃时,采用预乳化工艺所合成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单体转化率达95.1%,吸水率最低为8%.
关键词:
反应性乳化剂
,
硅溶胶
,
苯丙乳液
,
乳液聚合
钢铁
进行相关热力学计算以研究高温燃烧过程二垩英生成的条件.计算得到:①在体系存在过剩氧即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二垩英;②当有固体碳沉积时也不会生成二垩英,因固体碳在热力学上比含二垩英的含碳物更稳定.另一方面,实际上即使在1 073 K完全燃烧条件下(即体系显著过剩氧)也有二垩英生成,原因是在实际燃烧炉中含碳微粒不可能完全烧尽.从热力学角度假设不发生碳沉积,计算得出二垩英在1 073 K高温和高CO/CO2比范围内会生成.实际考虑的条件放在燃烧炉内含碳微粒的周围.在有含碳微粒存在条件下,即使反应2CO→C+CO2(碳沉积)发生,C+CO2→2CO反应(CO生成;含碳微粒被CO2氧化)也会同时发生,导致在含碳微粒周围保持一个高的CO/CO2比,由此产生二垩英.假设在含碳微粒周围存在高CO/CO2比的异质位置,则认为二垩英会形成.
关键词:
燃烧过程
,
二垩英生成
,
含碳微粒
,
热力学
钢铁
氯来源、种类和燃烧物中氯浓度对燃烧过程中二垩英生成有重要影响.在实验燃烧炉中研究1 073K温度下上述三种因素对燃烧过程二垩英生成的影响.二垩英生成浓度在相同氯源和种类条件下与燃烧物中氯含量几乎成正比,且受氯源明显影响.如有机氯化合物或无机氯化物.即使对无机氯化物,在有活性氯存在时也会生成高浓度二垩英,如由盐和面粉形成的水化物中的活性氯.
关键词:
氯源
,
氯种类
,
燃烧过程
,
二垩英/呋喃
,
水化物
,
PVC
仝丽珍
,
刘靖
,
蒋海涛
物理测试
对棒材厂微钒合金英标460钢筋φ40弯曲断裂试样进行金相观察、断口扫描及能谱分析,发现钢中成分不均、非金属夹杂及连铸坯内裂纹等是造成钢筋弯曲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冶炼、连铸过程中的改进措施,从而使英标钢筋冷弯试验达到100%合格.
关键词:
钢筋
,
微合金化
,
组织
张玉才
,
龙红明
,
春铁军
,
吴雪健
,
王平
,
孟庆民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50383
对烧结原料中铜、氯元素对二(噁)英排放浓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烧结原料中铜、氯元素质量分数明显影响烟气中二(噁)英排放浓度.和基准试验相比,原料中铜质量分数由0.02%提高到0.04%,二(噁)英排放浓度(TEQ)由0.55提高到0.69 ng/m3;原料中氯质量分数由0.04%提高到0.06%,二(噁)英排放浓度(TEQ)由0.55提高到0.82 ng/m3.在烧结原料中添加少量的尿素可以显著降低二(噁)英排放浓度,尿素添加量为0.035%,在上述条件下,二(口恶)英排放浓度均可降低65%以上.
关键词:
铁矿烧结
,
二(噁)英
,
铜/氯元素
,
减排
章骥
,
李晓东
,
严建华
,
陈彤
,
陆胜勇
,
岑可法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垃圾焚烧飞灰在小型管式炉上进行了二(噁)英的从头合成试验,通过控制水分在气流中的比例,研究不同的水分对二(噁)英的总量、毒性当量以及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整体上对二(噁)英从头合成具有促进作用,并提高了二(噁)英排放的毒性当量,但没有发现对分布特性有明显的影响.可能的反应途径水分通过活化飞灰的活性位置,从而促进了二(噁)英的生成.在氮气反应气氛中的试验表明,水分可以为二噁英的生成提供氧.
关键词:
二(噁)英
,
水分
,
从头合成
,
垃圾焚烧
,
飞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