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鹰
,
史苑芗
,
魏宝明
,
扬勇
,
陈旭光
,
储炜
,
林祖赓
腐蚀学报(英文)
采用光电化学的方法研究了复合缓蚀剂对钢筋钝化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缓蚀剂的加入没有改变钢筋钝化膜的晶体结构和电子性质,它仍然是无定形n型的半导体成相膜,但对抑制点蚀核的形成有明显作用,且对钝化膜的生长速度有加快作用,从而有可能使钝化膜的组成发生改变.
关键词:
光电化学
,
composite inhibitors
,
pitting nucleus
,
rebar passive film
,
growth rate
王雪芬
,
吴秋允
,
魏宝明
,
孙秀魁
腐蚀学报(英文)
采用超高真空气相氢渗透技术在80~250℃温度范围内,测定了氢在化学镀非晶态Ni-P/Fe双层结构材料中的扩散系数,研究了化学镀Ni-P镀层及其在300℃下真空退火热处理1h后对氢在基材中扩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氢在化学镀Ni-P/Fe双层结构中的有效扩散系数D与温度T的关系遵循Arrhenius方程,300℃真空退火处理后,有效扩散系数基本不变。
关键词:
气相氢扩散
,
null
,
null
郝凌
,
魏宝明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一、问题的提出通常以点蚀电位值的高低来相对评价材质抗点蚀的性能。然而对于一个确定的实际钝态体系,点蚀电位不足以判断该体系是否会产生点蚀。因为测取点蚀电位时,试样都处于阳极极化状态下。然而,在阳极极化电位下会产生点蚀,并不意味着自腐蚀状态下必定发生点蚀。对于实际应用来说,判定自腐蚀条件下是否会发生点蚀往往比相对评价材质的抗点性能更为重要。如果测得实际体系的临界点蚀电位((?)_(cb)),并测定或计算出其极限自腐蚀电位((?)_(LC)),那么将两者加以比较就能够判断该体系是否会发生点蚀,即(?)≤(?)_(cb)时发生点蚀,而(?)_(LC)>(?)_(cb)时有可能发生点蚀。
关键词:
徐建忠
,
魏宝明
腐蚀学报(英文)
利用XPS法研究了化学镀Ni-Cu-P非晶态合金在140℃、PH=5.0、CO2饮和Na2SO4溶液中片于不同电位下的表面膜组成。结果表明,处于不同电位下的Ni-Cu-P合金表面膜中皆有富P和富Cu现象发生,是膜中Ni选择性溶解的结果。H2PO2^-和HPO3^2-吸附层的存在是合金发生钝化的原因。
关键词:
化学镀
,
Ni-Cu-P
,
XFS
,
passivation
汪鹰
,
史苑芗
,
魏宝明
,
林昌健
腐蚀学报(英文)
采用扫描微参比电极技术(SRET)对钢筋在含氯离子的碱性体系中点蚀行为和缓蚀剂对钢筋再钝化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无论氯离子存在与否,微腐蚀点始终存在,且是不稳定的.氯离子只是形成宏观点蚀的必要条件.所用缓蚀剂中只有亚硝酸钠才能抑制已出现的宏观点蚀.
关键词:
扫描微参比电极(SRET)
,
pitting
,
micro pitting nucleus
,
inhibitors
,
repassivation
魏宝明
,
章忠星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前言 研究氢在金属中的扩散与渗透,定量的方法主要有阴极过程量气法、电化学测量法、高真空测量法和核物理法。电化学测量法的设备简单,灵敏度高,测量方便、快速、准确,因而被广泛用于氢渗透研究,但到目前为止,一般都只用于温度低于100℃的测量;高真空测量法只适用于氢渗透速率大的体系,不宜用于温度低于200℃的测量。因此,对于100~200℃下氢在金属中扩散行为,目前还缺少合适的测定方法。本工作应用电化学测量法的原理,建立了一套测试装置,研究了100~200℃下氢在碳钢中的扩散行为。
关键词:
袁晓姿
,
徐坚
,
孙秀魁
,
魏宝明
腐蚀学报(英文)
利用气相氢渗透技术,测定了#10碳钢表面镀Pd和预氧化两种状态(在80-330℃温度范围内)的有效氢渗透率和扩散系数,结果表明:低于150℃,表面氧化层(主要为Fe3O4)对氢在钢中的渗透有明显的阻碍作用,有效氢渗透率降低约1个数量极,扩散系数降低3-4倍,但在180℃,10kPa氢压力的条件F,表面氧化层开始被还原、氢渗透逐步回复到由钢中的体扩散所控制.氢在氧化钢中的渗透速率满足Sievert定律.
关键词:
氢渗透
,
hydrogen diffusion
,
low-carbon steel
,
surface oxidation
徐建忠
,
魏宝明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1999.03.021
用线性极化法、极化曲线法和失重法研究了化学镀Ni-Cu-P非晶态合金、纯Ni和A3钢于140 ℃、pH值5.0、CO2饱和的2%(wt)Na2SO4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该介质条件下,Ni-Cu-P合金、纯Ni和A3钢的耐蚀性依次减弱,比值为81.2∶23.9∶1.0.Ni-Cu-P合金于250~550 mV(vs OP)区间发生钝化;纯Ni在50~150 mV和高于400 mV(vs OP)的电位下发生两次钝化;而A3钢在高于400 mV(vs OP)的电位下呈现浓差极化.3种材料于介质中的腐蚀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关键词:
化学镀
,
Ni-Cu-P合金
,
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