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娜
,
周宁琳
,
刘颖
,
陈亚红
,
高南萧
,
李利
,
章峻
,
魏少华
,
沈健
功能材料
通过FTIR、XRD、TG对所合成的新型羧甲基壳聚糖-银/蒙脱土纳米中间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羧甲基壳聚糖-银络合物已进入了蒙脱土层间,其层间距高达6.1982nm;并通过抑菌环实验表明,这种新型纳米控、缓释中间体对泌尿系统的致病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真菌白色念珠菌(ATCC10231)均有较好的抑、杀菌效果;并探讨了功能性纳米中间体的抑、杀菌机理.
关键词:
蒙脱土
,
羧甲基壳聚糖
,
银
,
菌性能
陈亚红
,
周宁琳
,
马银陈
,
高孝俊
,
高南萧
,
章峻
,
李利
,
魏少华
,
沈健
功能材料
利用溶液插层法合成了新型的蒙脱土-十八烷基二甲基-2-羟乙基溴化铵-肝素/硅橡胶抗凝血复合膜材料,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机械性能测试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将纳米复合膜用于体外实验,通过观察溶血率、复钙化时间和血小板黏附实验来对其血液相容性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蒙脱土/聚合物纳米复合膜具有较好的抗凝血性能.
关键词:
蒙脱土
,
硅橡胶
,
机械性能
,
血液相容性
陈亚红
,
周宁琳
,
孟娜
,
黄颖霞
,
高南萧
,
李利
,
章峻
,
魏少华
,
沈健
功能材料
利用溶液插层法合成了新型的硅橡胶/氧化石墨-十八烷基二甲基-2-羟乙基溴化铵-肝素纳米抗凝血复合膜材料,并通过机械性能测试、X射线衍射、血小板黏附试验和肝素扩散速率测定实验对复合膜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血液相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抗凝血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良的血液相容性,并且肝素扩散缓慢,具有相对长效的抗凝血活性,可望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改性氧化石墨
,
硅橡胶
,
纳米复合材料
,
机械性能
,
血液相容性
孟娜
,
周宁琳
,
陈亚红
,
高南萧
,
李利
,
章峻
,
魏少华
,
沈健
功能材料
采用离子交换法将醋酸洗必泰交换到钠基蒙脱土的层间得到醋酸洗必泰/蒙脱土抗菌复合物, 并对醋酸洗必泰/蒙脱土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FTIR、XRD、TG对所合成的结果表明,醋酸洗必泰已插入蒙脱土的层间,并且醋酸洗必泰/蒙脱土抗菌复合物热分解起始温度为218℃, 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抗菌试验结果表明,醋酸洗必泰/ 蒙脱土抗菌复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文中还研究了醋酸洗必泰/ 蒙脱土的抗菌活性,发现其对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50μg/mL,6.25μg/ml,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比较广的抗菌谱.
关键词:
醋酸洗必泰
,
钠基蒙脱土
,
抗菌性能
,
醋酸洗必泰/蒙脱土抗菌复合物
马银陈
,
周宁琳
,
陈亚红
,
李利
,
章峻
,
魏少华
,
沈健
功能材料
利用溶液插层法合成了新型的硅橡胶/氧化石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肝素抗凝血纳米复合材料.通过FT-IR、XRD、SEM和机械性能测试了解改性氧化石墨微观纳米结构对材料宏观性能的影响;溶血试验和血小板粘附试验测定表明硅橡胶/改性氧化石墨抗凝血纳米复合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得到极大的改善;这种新型的、兼具优良血液相容性和良好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可望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得到应用.
关键词:
改性氧化石墨
,
硅橡胶
,
纳米复合材料
,
机械性能
,
血液相容性
刘平生
,
李利
,
周宁琳
,
魏少华
,
章峻
,
刘瑜之
,
沈健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6.03.009
用烷基季铵盐对钠基蒙脱土进行插层处理,使其成为有机蒙脱土(OMMT),采用插层法制备蒙脱土/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表征其结构.研究了有机蒙脱土、引发剂、交联剂用量以及材料粒径对复合材料吸(盐)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插层可使丙烯酸插入蒙脱土片层中发生聚合,使蒙脱土片层剥离,达到纳米级分散.所制备树脂的吸水率较聚丙烯酸树脂有很大提高,其吸蒸馏水和生理盐水(wNaCl=0.009)能力分别达到1200 g·g-1和121 g·g-1.
关键词:
有机蒙脱土
,
插层
,
聚丙烯酸
,
纳米复合材料
,
改性
魏少华
,
卢珊
,
季春
,
林云
,
周家宏
,
陆天虹
,
沈健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07.003
在检测β-四(羧基苯氧基)锌酞菁(p-HPcZn)光敏性能的基础上,利用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p-HPcZn与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CT DNA)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p-HPcZn能以嵌插的形式与CT DNA发生作用;无论是在有氧或是在无氧的条件下,p-HPcZn对CT DNA的光敏损伤能力均高于血卟咻.
关键词:
酞菁
,
CT
,
DNA
,
相互作用
,
光敏损伤
魏少华
,
樊建中
,
张琪
,
左涛
,
邹利华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9.04.013
开展了粉末冶金法制备的20%(体积分数)SiCp/2009Al复合材料坯锭的等温锻造实验,研究了不同变形量对锻件中SiC颗粒的分布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温锻造变形量越大,锻件中的SiC颗粒分布越均匀,锻件强度和塑性越高.对于同一锻件而言,沿锻造轴向上,锻件的应变量呈现中部变形量大、两端变形量小的正态分布趋势,并且中部SiC颗粒分布较均匀,而两端的分布较差;沿锻造径向上,锻件不同部位应变量也存在差异,由此导致SiC颗粒分布均匀性不一致.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
等温锻造
,
力学性能
,
SiC颗粒分布
刘彦强
,
魏少华
,
左涛
,
马自力
,
樊建中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2.06.005
采用可控性较好的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组织细小均匀的70%(体积分数)Si/Al复合材料,研究了合金元素、粉末粒度和致密化烧结温度对硅颗粒分布、形态和尺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体积分数(高体分)Si/Al的致密化和组织均匀性主要决定于初始粉末分散程度和高温致密化时的颗粒重排,制备温度和基体成分决定了液相含量和颗粒重排过程.硅颗粒的形态尺寸则决定于共晶析出过程.铝-硅粉末粒度比存在临界值,高于此值,难以获得均匀的微观组织.制备温度低于Al-Si共晶点时,尽管材料仍然致密,但液相含量较少,颗粒重排的贡献很小,复合材料中硅颗粒分布极不均匀.采用Al-11.2Si作为基体,复合材料中硅分布比较均匀,但由于高温制备中液相含量过多,颗粒合并长大并形成网络结构.采用Al-1.8Ni基体,复合材料的组织均匀、颗粒细小,形成的亚微米Al3Ni弥散相有效阻碍了硅互连和长大,效果显著.采用可处理强化的Al-Cu和Al-Cu-Mg基体,形成的Al2Cu和Al5Mg8Cu2Si6相有效抑制了共晶硅析出对硅颗粒合并长大的促进作用.除Al-Ni基材料之外的其他材料均形成了大尺寸AlFeSi脆性相,对组织控制没有积极作用.综合考虑基体成分和粉末冶金工艺,提出了高体分Si/Al复合材料完全致密化、以及组织细化和均匀化的关键控制因素和工艺措施.
关键词:
粉末冶金
,
铝基复合材料
,
硅/铝
,
微观组织
边心宇
,
樊建中
,
马自力
,
左涛
,
魏少华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0.03.008
对粉末冶金法制备的15%(原子分数)SiCp/2009Al复合材料进行超声无损检测,将超声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当量在0.8~0.9mm之间的颗粒分布不均匀型缺陷制成含缺陷的拉伸试样进行性能测试,并制作了不含缺陷的试样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含有缺陷的试样未断在缺陷位置处,试样性能表现出高强度和良好的塑性,与无缺陷试样拉伸性能基本没有差别.进一步研究表明,断口处为正常组织.基体上的韧窝说明试样断裂过程中存在韧性断裂.小韧窝、SiC颗粒的解理断裂和开裂现象的存在说明应力能够有效地从基体转移到颗粒上,颗粒增强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试样表现出高强度和良好的塑性.当增强颗粒与基体结合良好时,增强颗粒可以很好的承载基体转移过来的应力,而且,由于聚集处碳化硅颗粒的含量比正常组织的含量要大,增强效果更明显,使得缺陷处的强度可能高于正常组织的强度,导致试样在正常组织处发生断裂.总之,在实际生产中,如果对铝基复合材料制品进行超声无损检测时发现含有当量小于0.9mm的颗粒分布不均匀型缺陷,制品的拉伸性能仍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超声检测
,
性能测试
,
断口分析
,
缺陷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