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2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新型碳纤维复合芯铝合金导线的特性研究

, 朱波 , 陈原 , 卢毅

功能材料

采用拉挤成型工艺制备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导线芯,在外部绞合铝绞线制备成导线.并对线芯的密度和拉伸强度以及导线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弧垂等性能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芯的密度仅为1.60g/mm~3,断裂强度高达2874MPa,大大超过普通钢芯;由于在拉伸过程中复合芯只表现出弹性变化,而铝绞线要发生弹塑性变形,使导线的应力应变曲线上存在斜率的突然变化;线芯的热膨胀系数比铝绞线要小的多,使在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导线的弧垂基本不再增加,从而允许导线在更高的温度下使用.现场应用情况表明,新型导线完全可以取代传统钢芯导线,改造输电线路.

关键词: 碳纤维 , 碳纤维复合芯 , 应力应变 , 弧垂 , 现场应用

不同表面除胶工艺对碳纤维本体结构和表面结构的影响

张敏 , 朱波 , 王成国 , 于美杰 , , 马婕

功能材料

采用丙酮浸泡、瞬时高温处理及氮气保护下高温处理3种工艺对碳纤维表面进行除胶处理,利用场发射扫描(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光谱(LR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不同除胶工艺处理的碳纤维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除胶工艺都不会破坏碳纤维的本体结构,但对碳纤维表面上浆剂的去除具有不同的效果.丙酮浸泡工艺效果不明显,瞬时高温处理在除胶的同时会破坏碳纤维的表面结构.氮气保护下高温处理工艺的设计避免了上浆剂高温裂解产物的残留,防止了碳纤维高温条件下表面性能的破坏,除胶效果最好.

关键词: 碳纤维 , 表面除胶 , 上浆剂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电化学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张敏 , 朱波 , 于美杰 , , 赵越

材料导报

综合论述了聚丙烯腈基(PAN)碳纤维电化学表面改性处理研究的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碳纤维电化学改性处理法的研究内容及表征手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碳纤维表面电化学改性处理的研究前景.在碳纤维改性工艺参数的研究工作中,为了使实验结果有可比性,迫切需要一套标准来规范实验条件及性能表征方法,而为了更好地体现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势,仍需不断探索和研究碳纤维的电化学改性机理.为使复合材料的性能更好地达到应用要求,有必要提出碳纤维表面改性模型及界面理论.

关键词: 碳纤维 , 电化学改性 , 聚丙烯腈

钴/氧化镁催化体系升温速率对单壁碳纳米管管径的调节作用

王敏 , , 徐耿 , 宋启军 , 金赫华 , 李清文

材料导报

以钴(Co)、氧化镁(MgO)作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催化裂解甲烷气体制备单壁碳纳米管(SWNTs).利用拉曼光谱、紫外-红外-近红外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Co/MgO催化体系下,通过改变升温速率可以调节产物中粗细管径(0.8~1.4nm) SWNTs的相对含量;同时还证实了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下所得到MgO基体的晶体结构是相同的.

关键词: , 氧化镁 , 化学气相沉积法 , 单壁碳纳米管 , 升温速率 , 管径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电化学改性机理研究

张敏 , 朱波 , 王成国 , 于美杰 ,

功能材料

以NH4HCO3为电解质对碳纤维和石墨纤维进行电化学改性处理,通过SEM、WAXD、XPS对比分析了电化学改性对碳纤维和石墨纤维表面及本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化学处理使碳纤维表面破坏严重,轴向沟槽消失,呈现出粗糙不平的表面,石墨纤维表面的轴向沟槽加深.电化学处理后二者的本体结构没有改变.从纤维内部结构分析了碳纤维电化学改性机理,杂原子的存在使碳纤维表面更易氧化刻蚀.

关键词: 碳纤维 , 表面 , 电化学 , 改性机理 , 复合材料

MWCNT/E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 邓火英 , 陈宏源 , 陈名海 , 李清文

宇航材料工艺

利用三辊研磨分散技术制备了MWCNT/E复合材料.通过调节三辊研磨机入料辊和中辊的间距,使MWCNT在环氧树脂中均匀分散.所制备的MWCNT/E复合材料与纯环氧树脂相比,拉伸强度提高了22%,弯曲强度提高了15%,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 三辊研磨 , MWCNT , 纳米复合材料

45Mn2钢氏组织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钟长文 , 刘建华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2.03.001

研究了45Mn2钢氏组织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量的氏组织有利于提高其强韧性.

关键词: 45Mn2钢 , 氏组织 , 力学性能

格效应对自紧身管残余应力影响规律的研究

马绍华 , 任安峰 , 李贵才 , 黄建文 , 董方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1.01.012

根据炮钢材料的拉伸-压缩特性,通过模拟实验,建立了以鲍格效应系数为函数计算自紧身管壁内任意一点残余应力的理论模型。与以往不同的是利用炮钢材料的拉伸-压缩试样,通过拉伸-压缩实验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鲍格效应系数与壁内最大拉伸变形量的关系。在计算自紧身管残余应力时,鲍格效应系数不再被视为常量而被视为变量,因此,这就克服了以往鲍格效应系数取平均值所带来的误差。本文采用修正的Mises屈服准则以及形变理论,按广义平面应变问题,建立了强化材料的应力应变模型,导出了具有应变硬化,鲍格效应系数被视为变量的强化材料液压自紧圆筒的残余应力公式。实验也表明:用鲍格系数为变量的理论模型进行炮钢材料自紧身管的残余应力计算更合理,更能反映自紧火炮身管的实际状态。

关键词: 格效应 , 自紧身管 , 残余应力

特钢连铸中间罐快换的生产实践

刘乐东 , 李英武 , 李彦军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5-4006.2005.05.005

特钢"四位一体"短流程生产线2002年11月热试车以来,为了早日实现达产、达效,进行了连铸中间罐快换试验.本文从工艺准备,操作过程控制等方面,介绍中间罐快换的生产经验.

关键词:

氏组织表面浮突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

薄祥正 , 方鸿生 , 王家军 , 王峥华

金属学报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察了Fe-0.37C(质量分数,%)合金中氏组织铁素体的表面浮突,发现其浮突形状为帐篷型和复杂形态.切变机制不能解释氏组织表面浮突的形成过程,而扩散控制的台阶机制可合理地解释.氏组织的浮突高度为70—450nm,最大形状变形约0.36.

关键词: 表面浮凸 , Widmanstatten ferrite ,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 shapede formation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