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勇
,
周智涛
,
王峰
,
刘昌龙
,
龚万兵
,
吕建国
,
刘峰
,
黄凯
硅酸盐通报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uxZn1-xO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仪研究薄膜的微结构、表面形貌、透射谱和光致发光谱,结果表明:薄膜均呈六角纤锌矿结构,随着Cu含量增加,薄膜平均晶粒尺寸先增大后减小,表面RMS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紫外吸收边发生蓝移,薄膜在可见光波...
关键词:
Zn1-xCuxO薄膜
,
微结构
,
AFM
,
光致发光
吕建国
,
陈学梅
,
朱剑博
,
黄凯
,
宋学萍
,
孙兆奇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不同Na掺杂ZnO薄膜,用XRD、拉曼光谱仪、AFM、S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方法研究了Na掺杂量对ZnO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质的影响.XRD和Raman光谱分析表明:8.0 at%Na掺杂ZnO薄膜具有最佳c轴择优取向,内部残余张应力最大;表面形貌研究结果显示:薄膜...
关键词:
Na掺杂
,
拉曼光谱
,
表面形貌
,
透射谱
莫成刚
,
黄凯
,
刘刚
,
黄璞
,
左良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11.03.014
对w(Si)=3%无取向硅钢进行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和异步轧制(CSR),获得表面纳米结构,再进行550~650℃、4h固体粉末渗硅处理,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表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经过SMAT后,w(Si)=3%无取向硅钢表面形成了等轴状、取...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
异步轧制
,
渗硅
黄凯
,
吕建国
,
刘先松
,
唐震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在Si(111)和石英玻璃衬底上制备了Mg掺杂ZnO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测试薄膜的微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所得Mg掺杂ZnO薄膜仍为六角纤锌矿型结构,呈c轴方向择优生长,随着退...
关键词:
Mg掺杂ZnO薄膜
,
溶胶-凝胶法
,
微结构
,
光学性质
赵明
,
黄凯
,
王慧
,
沈云羿
,
杨茉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燃烧器四角切圆布置的超超临界塔式锅炉炉膛内的流动换热为背景,利用Fluent软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一个物理和几何结构完全对称的三维炉膛内冷态流场变化情况,选用6个燃烧器喷嘴出口速度作为不同的工况来计算炉内的流场,速度变化范围为5~30 m/s,湍流模型采用雷诺应力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出口气流速...
关键词:
锅炉
,
四角切圆
,
冷态流场
,
热偏差
,
数值模拟
刘先松
,
陈鲁国
,
黄凯
,
周圣强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微波polyol还原法成功地制备了单分散5~10 nm镍球颗粒,由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HRTEM)观察证实, 5 nm镍的颗粒面间距为0.2033 nm,与文献报道的镍的FCC结构(100)面的0.2034 nm比较吻合[JCPDS: 4-850].通过在不同温度下测量零场冷(ZFC)和场冷(F...
关键词:
单分散镍球颗粒
,
磁性
,
磁滞回线
,
偏置
王书桓
,
刘吉猛
,
赵定国
,
黄凯
,
李伟峰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3.20
针对冶炼Cr12N铁素体不锈钢时有气泡产生的现象.用蔡司显微镜对冶炼出的钢锭进行观察并采用图像分析软件对得到的图片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气泡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当熔炼压力0.6 MPa时,凝固压力由1.0MPa增加到1.6 MPa,气泡数量的平均值由46.37个/mm2降到9.46个/mm2;直径大于...
关键词:
高氮钢
,
高压凝固
,
Cr12N钢
,
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