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
,
刘丽
,
黄星
,
史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固相缩聚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型缩聚反应方式,有利于降低反应过程中的降解反应和副反应;对常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进行固相缩聚处理可以大幅提高PET分子量,其产品的性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文中首先对PET固相缩聚的反应过程、速度控制等反应机理进行了介绍,然后从原料粒子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对PET固相缩聚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PET固相缩聚目前的研究情况和研究趋势。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固相缩聚
,
机理
,
影响因素
王剑
,
高学理
,
王汉敏
,
黄星
,
高从堦
膜科学与技术
通过共混法制备了含辣素衍生结构聚合物的抑菌性聚醚砜超滤膜.首先,用N-(5-甲基-3-异丁基-2羟基-苄基)-丙烯酰胺(MBHBA)和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制备了三元共聚物P(A-M-M),并通过红外光谱证实了聚合物的合成;然后考察了铸膜液中三元共聚物的质量浓度对所制备超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A-M-M)质量分数为1%时,改性膜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纯水通量和BSA截留率分别为183.8 L/(m2·h)和93.8%,与基膜相比略有提高;同时亲水性大幅增加,水静态接触角仅为57°,比基膜降低了17°;抑菌率达到了76%,远高于基膜的抑菌率(20%).
关键词:
N-(5-甲基-3-异丁基-2羟基-苄基)-丙烯酰胺
,
聚醚砜
,
共混
,
抑菌性
詹世平
,
周智轶
,
黄星
,
崔丽云
材料导报
介绍了原位聚合制备微胶囊的方法,以及原位聚合法中壁材预聚体原料、乳化剂、搅拌速度等影响制备效果的相关因素,探讨了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相变材料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最后展望了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相变材料
,
微胶囊
,
原位聚合
詹世平
,
黄星
,
崔丽云
,
王磊
功能材料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人类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为了减少化工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人们正试图寻找一种新的无毒无污染的物质来代替有机溶剂。超临界CO2作为超临界流体的一种,它在环境化学中能出色地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挥发、易燃的有机溶剂。主要介绍了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分散聚合体系组成及聚合机理,探讨了聚合体系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详细介绍了低毒的有机硅类稳定剂及非氟硅类稳定剂的研究发展状况。最后对目前稳定剂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评述,并对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超临界CO2
,
分散聚合
,
稳定剂
,
研究进展
赵娜娜
,
许云华
,
钟黎声
,
黄星
,
孟文可
,
叶芳霞
材料研究学报
以高纯钽板为原料,采用原位反应法在HT300表面制备了碳化钽增强表面梯度复合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和磨粒磨损试验机对复合层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显微硬度以及磨粒磨损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复合层的总厚度约为475μm.最表层为碳化钽致密陶瓷层,厚度约为170μm,其颗粒尺寸小于1μm,体积分数近似95%,显微硬度最高值达2328HV0.1;次表层为碳化钽颗粒分散层,其颗粒尺寸为0.5~1.5μm,体积分数从90%逐渐减小至基体,显微硬度由915HV0.1降低至410HV0.1;复合层与基体之间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铁基表面碳化钽陶瓷增强梯度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比灰口铸铁基体有大幅度提高;复合层的磨损是局部塑性变形、显微切削和增强颗粒的部分破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原位反应
,
致密陶瓷
,
磨粒磨损
徐世艾
材料导报
黄原胶是一种生物高分子,广泛应用于30多个行业.综述了黄原胶的生物化学、发酵工艺、产品后处理及其应用等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黄原胶
,
发酵
,
工程
,
后处理
,
应用
熊雪宇
,
高春媛
,
徐仁新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1.017
中子星的制动机制是中子星研究中的基本问题.磁偶极辐射模型给出中子星的制动指数为3,而所有观测到的中子星的制动指数都小于3,这表明中子星除磁偶极辐射之外还存在其他的转动能量损失方式.考虑中子星的转动动能损失来自:磁偶极辐射、由于单极感应引起的粒子流逃逸以及中子星和量子真空摩引起的能量损失.基于这3种辐射机制,给出了改进后的中子星能量损失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周期对时间一阶导数与周期的依赖关系.考察了6颗中子星(Jl119-6127,B1509-58,J1846-0258,B0531 +21,B0540-69和B0833-45)的周期-周期一阶导数关系,制动指数、表面磁场强度以及磁倾角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星风效应中,真空间隙电势差为常数时磁倾角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取值,而其他情况下磁倾角在0~900之间连续取值.
关键词:
中子星
,
制动指数
,
量子真空摩擦
,
单极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