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平
,
李大望
,
黄玉盈
,
胡元太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1998.04.026
本文利用von Karman非线性薄板理论,求解了复合材料中有横向纤维搭桥作用的圆形薄膜脱层的后屈曲问题,获得了桥联脱层均匀扩展的能量释放率和断裂韧性.通过大量的计算和分析得到一个重要结论:搭桥纤维的存在不仅对脱层的初始扩展起到了增韧作用,而且避免了脱层扩展的灾难性.同时定量地给出了搭桥作用对脱层初始扩展的增韧程度,并且确定了桥联脱层扩展稳定与不稳定的分区,对不稳定脱层还给出了失稳扩展的范围及动态效应的估计.
关键词:
桥联脱层
,
后屈曲
,
脱层扩展
,
复合材料
庄虔鑫
,
王东
,
张贤彪
玻璃钢/复合材料
多环过盈结构能够改善复合材料飞轮内部的径向应力水平,解决复合材料径向抗拉强度不足的问题.多环过盈结构中各环之间的过盈量大小对结构径、环向应力的影响复杂,需要对其进行合理设计.对不同环数以及过盈量分配下的高速旋转飞轮转子轮毂、复合材料层的应力分布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了过盈量对多环过盈结构应力水平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各环之间施加的过盈量对相邻各环的应力水平影响明显,但对与其不相邻环的影响较小;分环数越多,各环之间为保证不脱开所需的最小过盈量越小,但轮毂与复合材料护套之间的压应力会显著增加,有可能超过复合材料的抗压极限;为了改善复合材料层内部的应力水平,改变与应力不理想处相邻环的过盈量效果最直接也最明显.
关键词:
多环过盈结构
,
复合材料
,
应力分析
,
过盈量
吴海淼
,
刘宏民
,
于丙强
,
杨利坡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50589
在用整辊内嵌式板形检测辊检测可逆冷轧生产过程中带钢的在线板形状况时,板形检测辊的热变形影响辊体内孔面与传感器顶部间过盈配合面的接触状况,引起板形检测信号的间断消失。以整辊内嵌式板形检测辊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技术对冷轧可逆轧制各道次中检测辊辊体内孔面与骨架顶部过盈配合面各节点副的温度差值、径向相对位移进行模拟分析,获取温度差值对各节点副相对位移和传感器预压力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第3道次各节点副的温度差值最大,大部分节点副的径向相对位移超过配合过盈量,使得传感器预压力接近零,严重影响带钢作用在辊体表面的压力传递,容易造成板形检测信号的中断。
关键词:
可逆轧制
,
检测辊
,
过盈配合
,
温度
,
有限元
李飞
,
邓安仲
,
赵启林
,
张冬冬
玻璃钢/复合材料
为研究铝合金本构关系强化段对铝合金与拉挤型复合材料过盈配合时的影响,在本文中首先将铝合金的本构关系简化为双线性模型,通过弹塑性力学推导了在该本构关系下过盈量与铝合金、复合材料界面正应力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了有限元与实验进行了验证,在有限元验证过程中通过多线性等向强化(MISO)真实模拟铝合金的本构关系.最后研究了强化段对正应力的影响,得到结论如下:①理论解与有限元解和实验值吻合较好,这证明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②在复合材料与铝合金进行过盈配合时考虑铝合金强化段,在铝合金与复合材料界面可以获得更大的正应力;③过盈配合时,复合材料管壁的不均匀对界面正应力的影响不大,可忽略管壁不均匀对过盈配合的影响.
关键词:
过盈配合
,
铝合金
,
复合材料
,
双线性
,
强化
李宁
,
王媛
物理测试
为得出液压胀形轧辊各处应力的准确值,采用通过弹性力学计算的方法,对液压胀形轧辊过盈配合区受二次函数分布压力并在两端面上有不同的剪力和弯矩作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构造位移函数,利用边界条件和圆柱薄壳理论,得到轧辊各处残余应力的解析解,在理论和工程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
液压胀形轧辊
,
过盈配合
,
残余应力
,
位移函数
陈昆昆
,
刘龙权
,
汪海
复合材料学报
为研究钉孔过盈配合情况和紧固件预紧力及二者混合作用对复合材料连接强度的影响及其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方法,在有限元模拟结果与两组不同配合复合材料与钛合金单剪双钉连接拉伸试验吻合良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模拟6种不同螺栓预紧力和7种不同钉孔配合模式的组合,共42种不同情况的结构承载能力.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发现:一定的干涉配合值和预紧力虽然可能导致钉孔周围在受载较小时提前出现较小破坏,但在载荷较大时反而可以改善孔周的接触条件,从而减小孔周的纤维破坏范围,并最终提高连接结构的破坏载荷.而且钉孔配合情况和螺栓预紧力对连接结构承载能力会相互影响,即在不同钉孔配合情况下所得到的紧固件预紧力优化值会有所不同,反之亦然.因此在进行复合材料机械连接结构承载能力优化时,必须同时考虑不同参数的影响,才能获得最优的结构设计.
关键词:
干涉配合
,
预紧力
,
复合材料
,
失效机制
,
连接强度
陈纲领
,
漆虹
,
邢卫红
,
徐南平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8.00597
采用粘土矿物高岭土、Al2O3 和 Al(OH)3为原料, 原位反应烧结合成了针状结构多孔莫来石陶瓷膜载体. 考察了不同铝源的添加对针状结构多孔莫来石载体形成的影响, 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针状结构莫来石形成机制为气固反应, 在针状结构莫来石形成前有氟黄玉生成, 并且与氟黄玉的生成量密切相关. 以Al(OH)3 作为添加铝源的组成中氟黄玉更容易生成, 并且随AlF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随后烧成过程中转化为具有刚性骨架的针状结构莫来石, 从而使多孔载体具有较高的孔隙率(>35%)和相对高的孔径(1.5μm).
关键词:
莫来石
,
needle-like
,
porous support
,
in situ reaction sintering
陈纲领
,
漆虹
,
邢卫红
,
徐南平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8.03.036
采用粘土矿物高岭土,Al2O3和Al(OH)3为原料,原位反应烧结合成了针状结构多孔莫来石陶瓷膜载体.考察了不同铝源的添加对针状结构多孔莫来石载体形成的影响,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针状结构莫来石形成机制为气固反应,在针状结构莫来石形成前有氟黄玉生成,并且与氟黄玉的生成量密切相关.以Al(OH)3作为添加铝源的组成中氟黄玉更容易生成,并且随AlF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随后烧成过程中转化为具有刚性骨架的针状结构莫来石,从而使多孔载体具有较高的孔隙率(>35%)和相对高的孔径(1.5 μm).
关键词:
莫来石
,
针状结构
,
多孔载体
,
原位反应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