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士东
,
王葆华
,
徐九华
,
谢玉玲
中国稀土学报
采用ICP-MS方法研究了陕西汉阴黄龙金矿黑色岩系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条件. 稀土总量在全岩和硫化物中含量为91.55~331.31×10-6 g · g-1. 轻稀土富集, 分布曲线较陡, 重稀土曲线较为平缓, 与陕西八卦庙金矿...
关键词:
稀土元素
,
还原环境
,
黄龙金矿
刘莉
,
田娜
,
黄龙
,
洪宇浩
,
谢爱云
,
张凤阳
,
肖翅
,
周志有
,
孙世刚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6)62465-8
CO2还原是一种解决温室效应以及能源短缺问题的有效方式.目前对于水溶液体系中的CO2还原,主要有光催化、电催化以及光电催化等方法,其中还原CO2法可在室温下进行,并较易实现大规模应用.由于金属电极在CO2电催化还原过程中表现较高电流密度和催化性能,使得目前研究的热点集中于金属电极的修饰改性.金属Cu...
关键词:
二氧化碳还原
,
氧化后还原铜箔
,
恒电位沉积
,
法拉第效率
,
过渡金属修饰
罗来马
,
谌景波
,
王昭程
,
卢泽龙
,
徐楠
,
黄龙
,
吴玉程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化学活化预处理对PC塑料基体进行化学镀前预处理,然后通过化学镀在预处理后的PC塑料基体上成功获得了铜镀层.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研究分析了PC塑料活化预处理前后表面形貌、化学镀过程中不同时间所获得的铜镀层、化学镀后的铜镀层的表面形貌,探讨了化学镀PC塑料表面镀铜层生长机理.结果...
关键词:
化学活化预处理
,
化学镀铜
,
生长机理
黄辉
,
黄龙
,
马红莲
,
何仁洋
腐蚀与防护
天然气集气站气质成分复杂,管道密集且敷设方式多样,导致站内管道元件存在腐蚀减薄、腐蚀穿孔泄漏等安全隐患.根据集气站内管道元件的实际腐蚀案例,对天然气集气站管道元件腐蚀机理、腐蚀位置预测技术展开了研究,提出了一套有效的内腐蚀位置预测技术.
关键词:
集气站
,
管道元件
,
内腐蚀
,
位置预测
王梦寒
,
黄龙
,
王瑞
,
徐志敏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了能获得更好的铝合金筋板类锻件锻造成形工艺参数,提出了基于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和有限元模拟技术(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FEM)的锻造成形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策略.以铝合金筋板类锻件晶粒均匀性和锻造变形力作为评价指标...
关键词:
7050铝合金
,
筋板类锻件
,
响应面法(RSM)
,
工艺参数优化
,
有限元模拟
黄龙
,
许向东
,
周东
,
于军胜
,
蒋亚东
功能材料
聚3已基噻吩(P3HT)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供电子体材料。通过真空蒸镀与旋涂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基于聚合物P3HT的结构为ITO/Buffer layer/P3HT/C60/Bphen/Ag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测试结果表明P3HT、C60的优化厚度分别为30、40nm。如果还引...
关键词:
有机太阳能电池
,
P3HT
,
C60
,
缓冲层
,
MoO3
黄龙
,
邓想涛
,
刘佳
,
王昭东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373
采用完全淬火+两相区淬火+临界区淬火的三步热处理方式,利用SEM、EBSD、XRD、TEM和EPMA等手段研究了0.12C-3.0Mn低碳中锰钢组织演变规律和力学性能,并对0.12C-3.0Mn钢进行了-40~-196 ℃的系统低温冲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步热处理后0.12C-3.0Mn钢的组织为临界铁素体、马氏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残余奥氏体呈块状和条状分布在原奥氏体晶界上和马氏体/贝氏体板条界上,残余奥氏体主要通过临界淬火富集C和Mn元素达到稳定,室温下稳定的残余奥氏体含量最高可达到15%。由于残余奥氏体的应变诱导塑性(TRIP)效应,0.12C-3.0Mn钢具有良好的塑性和优异的低温韧性:断后总延伸率高于30%,均匀延伸率高于16%,-80 ℃下冲击功可达到200 J。
关键词:
残余奥氏体
,
低温韧性
,
临界热处理
,
中锰钢
李凡
,
黄龙
,
王春妮
,
马军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2.04.012
约瑟夫森结是一个很重要的超导元件,其电路模型关键参数的数值差别很大,传统的自适应同步方法不能准确识别小幅度参数,基于李亚谱诺夫稳定性理论构造带有增益系数的控制器和参数观测器,结合标度放大方法对约瑟夫森结混沌系统不同阶参数进行识别.以误差函数为统计量,在增益系数和放大因子的相空间给出同步和非同步区域分...
关键词:
混沌
,
标度变换
,
约瑟夫森结
,
自适应同步
,
参数识别
王梦寒
,
黄龙
,
咸国材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5.003
在应变速率为0.01 ~ 10.00 s-1、变形温度为700~850℃的条件下,通过热压缩实验研究Cu-Ag合金的高温流变行为,发现该合金高温流变应力对温度和应变速率比较敏感,且在不同条件下呈现的软化特征也有区别.通过双曲正弦本构方程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不同变形条件下,关于结构因子、材料参数、以...
关键词:
Cu-Ag合金
,
热压缩变形
,
流变应力模型
,
加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