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钧泉
,
涂小慧
,
李卫
,
齐健婷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测定了Cr13和Cr26两种高铬铸铁在热 强碱介质中的腐蚀.电位-时间曲线显示两种材料在介质中的电位均出现高-低-高的变化,表 明材料腐蚀趋势在不同的浸泡时间发生变化;不同材料各电位段历时不同,Cr13第一个高电 位段仅数分钟,而Cr26约10 h;由极化曲线法所获得的仅是测试瞬时(对Cr13是低电位段的 某瞬时,对Cr26是第一高电位段某瞬时)的腐蚀速度,与失重法获得的浸泡时间的平均腐蚀 率有差别;用局部阴极极化曲线和电位-时间曲线相结合的方法估计的腐蚀率在远离析氢区 域测试时与失重法测定的结果有一定比例关系,前者约大一倍,可加修正系数后尝试代替失 重测量,但在析氢区域附近,由于Au电极的氢超电势比铸铁材料低,两种方法测试的结果差别较大.
关键词:
腐蚀测试
,
weight loss
,
polarization curve
,
cast iro n
马淮凌
,
曹广秀
,
韦秀华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01.020
对格列齐特在缓冲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灵敏、快速测定格列齐特的新方法为平行催化氢波法. 在NH3H2O-NH4Cl (pH=8.89±0.1)支持电解质中,格列齐特产生1催化氢波,峰电位Ep=-1.49 V(vs.SCE). 加入氧化剂K2S2O8后,该催化氢波被催化,峰电流增加约30倍,峰电位基本不变,产生1较灵敏的平行催化氢波. 其二阶导数峰峰电流i'p与格列齐特浓度在1.0×10 -8 ~6.0×10 -6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7 0,n=10),检出限为5.0×10 -9 mol/L. 测定了片剂中格列齐特的含量,并对加标尿样进行了回收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药物制剂中格列齐特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格列齐特
,
过硫酸钾
,
平行催化氢波
王志忠
,
孙豁然
,
李少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06.006
齐大山铁矿随着开采深度不断下降,早年采用地下开采方式遗留下来的采空区也逐渐显露出来,给目前露天开采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隐患,因此必需进行空区安全预警预报技术研究.研究了齐大山铁矿空区探测、数据处理、解释方法等技术,并通过对探测成果的分析,得到可靠的空区分布图,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关键词:
齐大山铁矿
,
空区探测
,
安全预警
,
地震波
尹西军
,
庞文龙
,
刘浩
,
张剑盈
,
黄芳根
黄金
黑龙江高松山金矿床经过20多年的找矿工作,资源量已具有大型规模,但由于目前认识上有分歧,对矿区前景有不同的看法.齐波夫定律在地质矿产资源预测上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利用齐波夫定律对高松山金矿床资源量进行预测,得出高松山金矿床仍具有很大的潜力,其预测远景资源量为88 t.
关键词:
齐波夫定律
,
预测量
,
资源量
,
高松山金矿床
刘燕
,
杨海君
,
李春玲
,
刘才林
,
杨军校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314
以齐墩果酸(1)为原料,依次经过17-羧基的甲酯化、3-羟基的苯甲酰化、12-双键的臭氧化、Br2/HBr 脱氢、羰基的烯醇乙酰化以及C环的光照开环,得到12-乙酰氧基取代的三烯化合物6.采用不同的氧化剂,如O3、间氯过氧苯甲酸、H2O2、过氧叔丁醇以及Na2S2O8等对化合物6进行氧化,得到了十氢萘型的手性合成子以及环氧化或者环氧内酯化的齐墩果酸衍生物.
关键词:
齐墩果酸
,
三烯
,
合成
,
氧化
吴兆剑
,
韩效忠
,
祁才吉
,
郑宇舟
,
王明太
,
郑云龙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504
通过近3年的多金属普查工作,在内蒙古达茂旗哈力齐地区发现了一个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床产于下泥盆统查干合布组浅变质岩中,受乌德岩浆构造混杂带北侧断层控制,矿化类型有石英脉型和糜棱状蚀变岩型两类.矿石的组成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黄铁矿、褐铁矿、赤铁矿、毒砂、自然金等.矿石构造主要为脉状构造,偶见晶洞构造;矿石结构为交代反应边结构、交代港湾状结构、褐铁矿残留结构及环带结构等.围岩蚀变则以硅化、绢云母化及黏土化为主.流体成矿过程包括:石英-黄铁矿早阶段、石英-黄铁矿-毒砂-自然金主成矿阶段和碳酸盐-石英细脉晚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主期发育水溶液包裹体和纯CO2包裹体,流体密度约0.85~0.9 g/cm 3,估算其捕获温度为190~370℃,捕获压力约为61~183 MPa,成矿深度约6.1~6.9 km.研究表明,哈力齐金矿床为低密度低盐度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具有造山型金矿床的特征.
关键词:
哈力齐金矿床
,
石英脉型金矿床
,
造山型金矿床
,
地质特征
,
流体包裹体特征
,
矿床成因
开桂青
,
刘柳
,
王焕明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3.09015
本文主要研究了配位色谱法分离齐墩果烷型和乌苏烷型五环三萜同分异构体的分离机理。基于计算模拟分析,β-环糊精(β-CD)和其衍生物为适宜的配位剂。采用HPLC法测定了包合物的表观形成常数,并制备了asiati-coside-B与β-CD包合物。实验结果显示:流动相中添加葡萄糖基-β-环糊精(Glu-β-CD)时,同分异构体的分离度为11.95,比添加β-CD或添加甲基-β-环糊精(DM-β-CD)时(分别为9.61和9.89)都略高些。假定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与β-CD形成1:1的包合物,对于asiaticoside-B,流动相中添加Glu-β-CD时,表观形成常数(KF)为2534L/mol,比添加β-CD或添加DM-β-CD时(分别为1467和1373L/mol)都略大些。根据asiaticoside-B与β-CD包合物的红外光谱解析及计算模拟,推测asiaticoside-B的E环上甲基部分进入了β-CD的空腔内,而其羰基基团没有进入β-CD的空腔内,其糖苷部分与亲水性的β-CD空腔外部形成氢键作用力。因此,配位色谱法分离齐墩果烷型和乌苏烷型五环三萜同分异构体的分离机理可以推测如下:齐墩果烷型和乌苏烷型五环三萜同分异构体E环上甲基的不同空间位阻导致了同分异构体的不同色谱分离行为。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
羟基积雪草苷
,
asiaticoside-B
,
同分异构体
,
环糊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