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具有高电催化活性的g-C3N4-ZnS-DNA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周鑫 , 邹菁 , 张胜 , 潘敏 ,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6)62582-2

g-C3N4作为丰富的可见光光催化剂,具有独特的二维结构,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可调的电子结构;但因其激子结合能高和结晶度较低,导致其光催化过程量子效率偏低,限制了光催化剂的推广应用.根据g-C3N4独特的可调电子结构,将其与半导体材料进行耦合,形成异质结构,通过调控半导体的能带结构,优化其光吸收能力,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分离,从而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提高其光催化效率.目前,人们已发展了许多g-C3N4与窄禁带和宽禁带半导体耦合形成的二元纳米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光催化水解产氢和光催化还原将温室气体CO2转换成有用的碳氢燃料等方面,但关于g-C3N4基的三元复合光催化剂,尤其与天然纳米材料DNA复合,研究其电催化性能的却鲜有报道.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被称为环境激素的五氯酚(PCP)、壬基酚(NP)等一系列环境激素在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介质中长期残留,难以降解,且容易聚集在生物体内,通过空气循环和食物链等方式进入人体,对环境和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环境激素的高效筛选和检测的研究.常规的分析方法已经很难满足人们对环境激素的高灵敏检测的要求,而电化学方法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样品前处理简单等特点而备受关注.本文成功设计和制备了g-C3N4-ZnS-DNA三元纳米复合材料.首先,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nS半导体纳米片,采用热解法制备了g-C3N4纳米片,接着将它们与DNA复合,成功制备了g-C3N4-ZnS-DNA纳米复合材料,通过苯胺聚合法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成功构建了NP和PCP环境激素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其形貌、结构及组分进行了表征.采用CHI660C仪器对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的电催化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示差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NP和PCP在g-C3N4-ZnS-DNA-GCE修饰电极的上的电化学行为.电化学阻抗谱表明,g-C3N4-ZnS-DNA纳米复合材料大大促进了修饰电极的电子传递能力,与g-C3N4膜相比,ZnS和DNA共掺杂的g-C3N4膜对NP和PCP的电化学响应明显提高,峰电流是g-C3N4膜的2倍,电催化活性明显增强.在最优化条件下,NP和PCP检测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10–5–1.0×10–8和1.0×10–5–1.0×10–8 mol L–1,检出限均为3.3×10–9 mol L–1.将g-C3N4-ZnS-DNA-GCE修饰电极用于湖水中NP和PCP的测定,其回收率均高于90%,证明g-C3N4-ZnS-DNA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可应用实际水样中痕量环境激素的测定.同时,我们分析了电催化活性增强的原因:(1)DNA分子通过C-O-C键连接到g-C3N4表面,导致ZnS纳米片组装成线性超结构,形成稳定的g-C3N4-ZnS-DNA纳米复合材料;(2)由于DNA和PCP或NP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电极表面上的PCP和NP的浓度增加;(3)纳米复合材料聚苯胺膜可促进电子转移和加速PCP或NP向电极表面的扩散;并提出了Z型g-C3N4-ZnS-DNA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子转移路径,以及PCP和NP的可能的电催化氧化机理.

关键词: 氮化碳 , 硫化锌 , DNA , 纳米复合材料 , 电催化活性 , 环境激素

闽西中生代基性脉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张贵山 , 温汉捷 , 胡瑞忠 , 裘愉卓

中国稀土学报

利用稀土元素特征对闽西基性脉岩的成岩方式和岩浆演化机制进行探讨. 闽西基性岩脉的稀土元素参数与常量元素的协变关系表明岩浆在上升侵入过程中可能没有发生地壳混染作用,在成岩过程中结晶分异作用可能不明显;多种稀土元素协变关系表明闽西基性脉岩的成岩机制可能为上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基性脉岩的地幔源区可能曾经遭受过俯冲流体交代富集作用,这种交代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软流圈地幔上涌导致地壳拉张作用的发育.

关键词: 基性脉岩 , 成岩方式 , 闽西 , 稀土

不同温度下AZ41镁基合金牺牲阳极的电化学行为

金保

腐蚀学报(英文)

不同温度下AZ41镁基合金牺牲阳极的电化学行为金保(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九六级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50)镁基牺牲阳极以往一般使用自然环境温度下保护地下钢铁构筑物,近年来提出了把它们扩大应用到加热的输油管道、贮罐等设备防腐蚀的新要求.然而,迄今为止还很少见到镁基牺牲阳极在较高温度下的电化学行为的报导.考虑到锌基牺牲阳极在较高温度下应用时电化学性能变劣,使我们联想到镁基牺牲阳极是否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本文研?...

关键词:

追风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周欣 , 梁光义 , 王道平 , 徐必学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2.03.027

研究了贵州产追风伞(Lysimachia trientaloides Hemsl.)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追风伞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质谱图库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中鉴定出40种化学成分;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水蒸汽蒸馏提取物的提取率是0.11%.研究结果表明,贵州产追风伞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等,主要有广藿香醇(22.54%)、乙酸龙脑酯(16.17%)、γ-古烯(3.27%)、δ-愈创烯(2.62%)、橙花叔醇(2.02%)、芳樟醇(1.99%)和棕榈酸(1.96%).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 追风伞 , 挥发油

锡田矿田石英脉型钨矿床成矿流体

熊伊曲 , 邵拥军 , 刘建平 , 隗含涛 , 赵睿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流体包裹体组合(FIA)”的研究方法,对矿田主成矿期早、中、阶段的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和拉曼探针的分析。结果表明:早阶段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水溶液包裹体和CO2三相包裹体,中阶段主要为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和CO2两相包裹体,阶段主要发育水溶液包裹体。从早阶段到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逐渐降低,盐度先升高再降低。3个阶段中水溶液包裹体的组分主要为水,除CO2外,还检测到少量H2S、CH4和N2。早阶段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以CO2逸失为特征的流体不混溶作用,是该阶段含矿流体中络合物分解并沉淀成矿的主要因素;中阶段成矿元素沉淀的主导因素则是流体的混合作用;而阶段成矿元素沉淀的主导因素推测为流体体系的自然冷却。

关键词: 成矿流体 , 石英脉型 , 钨矿床 , 锡田

四川壤塘县扎阔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夏国清 , 朱迎堂 , 黄华谷 , 孙攀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05.005

扎阔金矿床产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外接触带--三叠世侏倭组碎屑岩中,赋存于NE向韧脆性断裂构造带内,矿体呈脉状.从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地球化学等方面对该矿床进行了分析,指出三叠世侏倭组碎屑岩地层为金矿之矿源层,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岩浆作用为金矿的形成提供热源,构造作用对含金热液的流动与迁移提供通道.金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关系密切.其矿床成因为热液一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矿床成因 , 托阔金矿 , 四川壤塘

陕西凤县八卦庙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李宏平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2.10.002

八卦庙金矿是产于秦岭泥盆系地层中的超大型金矿床,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综合研究表明:泥盆世的热水沉积作用形成初始层状矿体或矿源层;海西-印支期的脆-韧性剪切作用控制着金的成矿过程并形成金矿体的主体;燕山期的岩浆气液对金矿的再次叠加富集最终形成金矿床.因而具有多期次复合成因特点.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矿床成因 , 八卦庙金矿床

当前管道阴极保护的热点话题

胡士信

腐蚀与防护

油气管道的发展带动了阴极保护技术的进步,加入WTO使我们的技术快速融入国际,但由于我们起步,实践少,在对一些技术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本文就当前阴极保护技术方面的热门话题谈点个人观点,抛砖引玉.

关键词: 管道 , 阴极保护 , 热点

青海省纳赤台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因探讨

陈海福 , 李世金 , 湛守智 , 杨六成 , 何书跃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0.07.003

纳赤台金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中部.矿体受地层和构造共同控制,一般产在断裂破碎带、构造裂隙及节理中.矿床成矿流体盐度为0.82 %~13.29 %,密度为0.61~0.97 g/cm3;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95.9~443.1 ℃;成矿压力80.01 MPa,成矿深度为8.03 km.研究表明,该区中-元古代万保沟群碳酸盐地层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华力西-印支期受构造造山作用影响,岩浆携带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沿断裂上升侵位,萃取围岩中大量的成矿物质,迁移至断裂破碎带或节理等部位沉淀成矿.总体上,该矿床为受地层和构造共同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相当于造山型金矿床系列的中成矿床.

关键词: 成矿流体 , 成因探讨 , 纳赤台金矿床 , 青海

Hawaii地区钠激光雷达与流星雷达和中频雷达同时观测水平风场的对比分析

谷升阳 , 李陶 , Alan Liu , Gary Swenson , Chester Gardner , Dennis Riggin , David Fritts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3.02.007

钠激光雷达、流星雷达和中频雷达是测量中间层顶水平风场的三个重要手段. Hawaii地区在2002~2005年间同时存在这三种仪器,多次进行了对中间层大气水平风场的同时观测.通过对2002年7月9日和2003年10月23日这三种设备连续8h同时探测的风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钠激光雷达与流星雷达观测的径向风和纬向风结果比较吻合,并且都远大于(约两倍)中频雷达观测的结果.风场的夜平均垂直廓线表明,在速度较小并且风速变化比较平稳时,中频雷达能够表现出与钠激光雷达和流星雷达相对较好的一致性;反之,差异较大.

关键词: 大气光学 , 中间层顶水平风场 , 钠激光雷达 , 流星雷达 , 中频雷达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