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2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傅立叶红外光谱(ATR)法鉴别聚氨酯和聚氯乙烯

周洪涛 , 李洪 , 孙琳琳 , 冷爱平 , 孙献国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生活中人们仅从外观上很难鉴别聚氨酯(PU)、聚氯乙烯(PVC)两种人造.试验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ATR)法对送检的两件手提包人造样品的材质进行快速鉴别.结果表明,傅立叶红外光谱(ATR)分析技术作为人造有机结构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具有快速、简便、样品用量少、结果准确可靠等优点.

关键词: 聚氨酯 , 聚氯乙烯 , 红外光谱 , ATR , 波数

合成蜡剂在羊皮水洗服装中的应用

蒋元源 , 孙华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5381.2011.03.011

本文简要地介绍合成蜡剂在绵羊皮薄型服装涂饰后水洗处理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以及有关问题探讨.

关键词: 绵羊皮 , 涂饰 , 蜡剂 , 水洗

合成用麦草微晶纤维素的制备及其表征

李金宝 , 张美云 , 刘银山 , 张云

功能材料

微晶纤维素(MCC)可作为PU合成湿法生产中优良的微孔剂和增稠剂使用,并能赋予合成良好的手感和弹性,但国内外生产合成用MCC多以棉浆粕和木浆粕为原料,资源少,成本高。以漂白麦草浆为原料,通过化学处理、生物酶处理和机械处理等工艺过程制备出了麦草MCC。重点探讨了酸处理工艺条件与产品性能的关系,并优化确定了最佳酸处理工艺。并利用SEM、XRD、TGA等手段分别对麦草MCC的微观形貌、结晶结构和热稳定性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麦草MCC性能指标达到《合成用微晶纤维素》行业标准要求,可以替代目前棉浆粕和木浆粕为原料生产的PU合成用MCC产品。

关键词: 微晶纤维素 , 麦草浆 , PU合成

基于组态的包钢耐火配料系统设计

胡万里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0.01.023

介绍了利用组态作为监控,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下位机,实现了耐火厂散料配料系统的自动化生产,该系统具有手动功能和自动功能,手动功能具有现场手动和上位机手动功能,自动功能具有全自动和半自动功能.该系统可实现配方和配料制度的任意更改,投资低,故障少,自动化程度高.

关键词: 组态 , 配料 , 上位机

”字型左手材料结构的设计与仿真

孙振 , 竹有章 , 何星 , 杨成莱 , 李磐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针对目前由金属开口谐振环与金属杆构成的左手材料结构存在构造比较复杂、工艺实现较难的缺点,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金属条的改进结构一””字型结构.通过理论分析和电磁仿真软件Ansoft HFSS 10模拟仿真,利用散射参量法提取参数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在X波段实现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为负.讨论研究了该左手结构的金属条宽度、中间缺口宽度、中间条宽度三个结构尺寸参数变化对谐振频率和透射峰幅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参数的变化都会对二者产生影响,其中金属条宽度改变对透射峰值影响幅度相对较大,缺口宽度改变对谐振频率影响幅度相对较大.

关键词: 金属条 , 左手材料 , 负折射率 , 谐振频率 , S参数

寿山千寻碧,桃李几度红——热烈祝贺启东先生九十华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1年9月27日,正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第四届编辑委员会荣誉主任启东先生九十华诞暨从教68周年。在此,我们向启东先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编辑委员会 ,

改性纳米TiO2/WPU复合材料在超细纤维合成上的应用

罗晓民 , 刘蕊 , 冯见艳 , 杨菲菲 , 张鹏

材料导报

将改性纳米TiO2添加到聚氨酯预聚体中,制备出具有良好稳定性的改性纳米TiO2/水性聚氨酯(WPU)复合材料;以其作为成膜剂,采用干法移膜法制备超细纤维合成.通过对超细纤维合成卫生性能、耐用性能等指标的测定,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加入改性纳米TiO2可提高WPU的抗静电性且对涂层表面平整度无影响,当添加量为3%(质量分数)时,超细纤维合成的透气性提高了40%,透水汽性提高了64%,其耐磨、耐折性也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 纳米TiO2 , 水性聚氨酯 , 超细纤维合成

用稀土-发展21纪钢的重要途径

戢景文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1.04.002

文章指出并讨论了钢铁正进入新发展阶段.指出20纪大约用了30年时间认清和基本解决了实际结构材料σs (σb )低的问题,而后50多年的主要努力是提高σf;并结合阐明提高σf的途径,介绍和讨论了钢中稀土的作用.还阐述了钢中稀土的特殊性,并指出正是它决定了稀土钢的发展历程.文章指出,21纪对钢的要求已由以往的单一性发展到综合性,21纪钢σf问题更突出,以及由于强度增加和能态高,局域弱化更明显.还讨论了"超级钢”、超高纯材料的环境效应与污染、超细化与超低杂质浓度钢的大尺寸夹杂等问题.文章介绍并指出,超低S钢存在高比分长条夹杂和性能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指明它的普遍性及稀土在超低硫钢里有更显著的变性作用.详细讨论了钢的局域弱化,指出控制弱化源和降低局域区能态对它像洁净化一样重要;并介绍了稀土的强抑制钢局域弱化作用.还指明了结构材料里发生的种种过程,都具有体系能量降低的实质;因而高能态的微结构在其中起突出作用等等.文章提出,洁净化、变性洁净钢夹杂及控制与降低微结构的能态等,是解决21纪钢问题的基本途径;而稀土元素则恰恰具有这些方面的突出作用.文章从21纪对钢的要求和它具备的条件,从21纪钢的自身需要和稀土作用得出:用稀土是发展21纪钢的重要途径;还例举出,用了稀土La才生产出20纪的"钢”-350级(245kgf/mm2即2403MPa)Maraging Steel的事实.

关键词: , 稀土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