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军
,
宋晓艳
,
魏崇斌
,
刘雪梅
,
王海滨
,
高杨
,
王瑶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在超细WC-Co复合粉中复合添加不同含量的晶粒长大抑制剂VC和Cr3C2,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粉末及硬质合金的物相组成,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硬质合金的形貌,研究不同含量的晶粒长大抑制剂对硬质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晶粒长大抑制剂的增加,晶粒异常长大现象消失,晶粒细小均匀;同时发现在WC-Co复合粉中VC的增加可以快速提高硬质合金的硬度,而适量的Cr3C2可以有效提高硬质合金的横向断裂强度.
关键词:
复合晶粒长大抑制剂
,
超细WC-Co复合粉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王瑶
,
宋晓艳
,
刘雪梅
,
魏崇斌
,
王海滨
,
王西龙
,
付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废旧WC-Co硬质合金为原料,采用氧化和原位还原碳化的短流程方法合成再生WC-Co复合粉末,随后对再生复合粉低压烧结得到再生硬质合金.利用XRD、SEM和TEM等对再生复合粉和再生硬质合金的物相和显微组织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系统研究了原料粉末中配碳量对再生复合粉和再生合金的物相组成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配碳量为16.60%时制备的再生WC-16%Co(质量分数,下同)硬质合金的断裂韧性为24.80 MPa.m1/2、横向断裂强度达到3860MPa,并且分析了再生硬质合金的显微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硬质合金回收
,
WC-Co复合粉
,
配碳量
,
烧结
帅勇
,
陈远清
,
付军
,
仇圣桃
,
廖鹏
钢铁钒钛
针对高强船板EH36在拉伸试验时试样的1/2厚度附近出现的严重分层现象,利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对试样断口及剖面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分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造成钢板中心分层的直接原因是带状组织和中心的层片状MnS夹杂,而根本原因是连铸过程中C、Mn、S的中心偏析.
关键词:
船板钢EH36
,
拉力分层
,
中心偏析
,
带状组织
,
MnS
金桂香
,
王福明
,
付军
,
李克非
,
李长荣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82B盘条中马氏体产生区域进行了统计分析,得知其基本分布在1/2半径的盘条心部.利用有限元法对82B斯太尔摩冷却线进行了温度场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符合较好,风冷线上盘条心部和边部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冷速小于动态CCT曲线中测定的马氏体开始出现的最低冷速,排除了本次控冷工艺设置不合理导致马氏体的产生.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电子探针波谱仪对盘条心部马氏体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线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心部马氏体区域存在严重的Cr、Mn元素偏析,此为马氏体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马氏体
,
模拟
,
偏析
,
斯太尔摩冷却线
,
82B
贺洪印
,
刘海涛
,
陈伟庆
,
王国君
,
付军
,
刘辉杰
钢铁钒钛
研究了小方坯连铸采用结晶器电磁搅拌和凝固末端电磁搅拌生产SWRH82B时,拉速、二冷比水量、末端电磁搅拌电流强度及频率对铸坯中心元素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C、Mn、Cr相比,C的中心偏析最严重,Mn,Cr也有明显的中心偏析.随末端电磁搅拌电流强度的增加,V型偏析被打散,铸坯中心C偏析先减轻后加重,电流350 A时C偏析指数最小.随搅拌频率的增加,铸坯中心C偏析先减轻后加重,6 Hz频率有利于控制偏析.增大二冷比水量有利于降低小方坯中心C偏析;增加拉速,铸坯的中心偏析加重.使用末端电磁搅拌可在提高拉速条件下,将铸坯的中心C偏析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关键词:
高碳钢
,
小方坯连铸
,
凝固末端电磁搅拌
,
拉速
,
二冷比水量
,
中心偏析
金桂香
,
王福明
,
李克非
,
付军
,
李长荣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直线截点法计算各试样的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得出82B高碳钢的奥氏体粗化温度为950℃,通过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和能谱分析可知,晶粒粗化的主要原因是950℃时V、Ti、Nb碳氮化物数量的大大减少,即析出相粒子钉扎作用的减弱和消除.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82B高碳钢奥氏体晶粒尺寸增大,其生长模型的公式为D=6.82×104t0079 exp(-8.04×104/RT).当加热温度为1000℃,保温时间为60~90 min时,82B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小于67μm,晶粒细小均匀,且微合金元素V充分溶解在奥氏体中.
关键词:
82B
,
奥氏体晶粒
,
粗化温度
,
长大模型
付军
,
余艳鸽
,
赵昱东
,
王颖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5.2016090706
以铝-分子筛(Al-MCM-41)为载体,采用加热回流法制备一种非均相芬顿催化剂还原氧化石墨烯-羟基铁/Al-MCM-41(rGO-FeOOH/Al-MCM-41).以喹啉模拟有机废水,考察该催化剂在不同氧化体系、不同H2O2投加量、不同催化剂投加量和不同水质因素(喹啉初始浓度和pH值)条件下对喹啉降解效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喹啉的光芬顿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降解过程中溶液中的NO3-浓度先升高后下降,表明喹啉的吡啶环被打开.对比芬顿反应,模拟日光芬顿反应中光的引入促进羟基自由基的产生,使得喹啉去除率由45%提高到了99%;喹啉降解速率随着催化剂和H2O2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但投加量过多会消耗.OH自由基从而抑制喹啉降解,在光芬顿体系中,该催化剂在pH=3.6-9.6的范围内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活性;当喹啉初始浓度为20 mg· L-1,催化剂投加量为0.5 g·L-1,H2O2投加量为20 mmol· L-1,pH=6.3时,该催化剂对喹啉有很好的矿化效果(TOC去除率为3%).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稳定,重复使用5次喹啉去除率仍高达99%,但TOC去除率略有降低,铁溶出率为0.48%以下.
关键词:
Al-MCM-41
,
非均相芬顿
,
喹啉
,
重复使用
潘慧敏
,
赵庆新
,
付军
硅酸盐通报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混凝土早龄期受扰动的试验和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混凝土受扰问题的提出进行了回顾,并对其工程背景进行了总结;对扰动来源及模拟实验方法进行了归纳,并着重阐述了针对不同扰动源的实验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扰动阶段、扰动参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对扰动影响机理的分析进行了梳理;指出了目前在该领域还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早龄期
,
混凝土
,
扰动
,
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