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检索条件:作者=任慕苏  

  • 论文(30)

电化学合成聚硅烷的反应速率

吴市 , 张峰君 , 钱林 , 陈来 , 张家宝 , 潘健峰 , 周春节 , 任慕苏 , 孙晋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电化学法,合成出含双键聚硅烷与不含双键聚硅烷,通过FT-IR,UV,1H NMR表征其结构.分别研究了电化学反应体系和直接化学反应体系中Si-Cl键含量的变化,以及加入引发剂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双键聚硅烷的合成反应速率快于不含双键的聚硅烷,相同反应电量下含双键聚硅烷反应体系中的Si-...

关键词: 聚硅烷 , 电化学合成 , 反应速率

聚甲基硅烷/二乙烯基苯的交联和裂解

范雪骐 , 陈来 , 吴市 , 张峰君 , 张家宝 , 任慕苏 , 孙晋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6.06.032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的交联制度下,不同配比的聚甲基硅烷(PMS)/二乙烯基苯(DVB)对凝胶含量、陶瓷产率、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保温温度的升高,交联体系凝胶含量、陶瓷产率逐渐增大.PMS/DVB配比越小,陶瓷显微结构的缺陷越多.PMS/DVB配比为1/0.2,保温温度为300℃时,陶瓷产率较...

关键词: 先驱体 , 聚甲基硅烷 , 二乙烯基苯 , 交联 , 陶瓷

多官能团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和凝胶模型

周正伟 , 白瑞成 , 任慕苏 , 孙晋良 , 周泽 , 胡清平 , 汪传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RS600旋转流变仪分别研究了AG-70环氧树脂体系的升温固化反应情况和升温及恒温条件下的流变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方程符合两参数自催化模型,采用Malek最大概然法计算了模型中的动力学参数,获得了两个特征值下的动力学方程,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采用...

关键词: 环氧树脂 , 差示扫描量热法 , 动力学模型 , 凝胶模型

含双键聚硅烷的电化学合成

钱林 , 陈来 , 田玲 , 吴市 , 张家宝 , 任慕苏 , 孙晋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电化学合成法,以三氯甲基硅烷和烯丙基氯为单体合成出含有双键的聚硅烷,通过FT-IR,GPC,1H-NMR表征了其结构.研究了单体配比、单体浓度、电极材料、反应电量、换向时间和电解质浓度对含双键聚硅烷电化学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氯甲基硅烷与氯丙烯的比率为3/1,电极为镁电极时,重均分子量和双键保...

关键词: 聚硅烷 , 双键 , 电化学合成法

聚烯丙基环戊二烯基硅烷的电化学合成与表征

花永盛 , 陈来 , 高孟姣 , 李现府 , 张家宝 , 任慕苏 , 孙晋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电化学合成法,以三氯甲基硅烷、氯丙烯和环戊二烯为单体合成出聚烯丙基环戊二烯基硅烷.通过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1H-NMR)和热重法(TG)等表征了其结构,测定了产物的双键保留率,并对产物进行交联固化.结果表明,产物的双键保留率为11.2%,烯丙基和环戊二烯基的引入使...

关键词: 聚烯丙基环戊二烯基硅烷 , 电化学合成法 , 双键

多官能团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

周正伟 , 白瑞成 , 任慕苏 , 孙晋良 , 周泽 , 胡清平 , 汪传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对多官能团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环氧树脂所用固化剂为甲基纳迪克酸酐(MNA)。对AG-70/MNA/2-乙基-4-甲基咪唑(EMI-2,4)环氧树脂体系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固化反应进行测试,根据DSC曲线,用温度-升温速率外推法,求出环氧树脂体系的三个特...

关键词: 环氧树脂 , 固化反应 , 差示扫描量热 , 动力学模型

气相生长碳纤维影响因素的研究

付铁岩 , 孙晋良 , 任慕苏 , 陈来 , 周春节 , 张家宝 , 潘剑峰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5.03.001

采用基板生长工艺对各种影响气相生长碳纤维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选择硫化亚铁作为催化剂,氩气为载气,丙烯为碳源,炉内压力4200Pa左右,是气相生长碳纤维的最佳条件,可制备出直径均匀、表面光洁的碳纤维.

关键词: 气相生长碳纤维 , 基板生长法 , 影响因素

ZrC-SiC-C/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烧蚀性能

王少雷 , 李红 , 任慕苏 , 左亚卓 , 赵春晓 , 张家宝 , 孙晋良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60829.001

以低密度C/C为坯体,采用前驱体浸渍裂解法(PIP)制备ZrC-SiC-C/C复合材料,研究其微观结构和烧蚀性能,并探讨其抗氧化烧蚀行为.结果表明:ZrC-SiC双元陶瓷相弥散分布于基体中,且各相界面结合良好;ZrC-SiC-C/C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烧蚀性能,经2 200℃/120 s等离子...

关键词: ZrC-SiC , 改性C/C复合材料 , PIP法 , 烧蚀性能 , 抗氧化烧蚀行为

丙烷CVI工艺热解炭沉积非均相反应动力学模拟

汤哲鹏 , 徐伟 , 李爱军 , 张中伟 , 白瑞成 , 王俊山 , 任慕苏

新型炭材料

分别运用总括非均相反应机理和详细非均相反应机理,结合均相反应机理(包括285种气相组分,1 074个气相可逆基元反应)来模拟C3H8在CVI工艺条件下炭纤维表面热解炭的沉积过程,进而对实验中的气相组分和热解炭的形成过程进行预测.总括非均相反应机理对炭沉积反应进行了简化处理,气相中的烃组分直接在表面脱...

关键词: 模拟 , 热解炭 , 表面动力学 , 丙烷 , 化学气相渗透

增强毡C/C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李红 , 孙晋良 , 任慕苏 , 周春节 , 张家宝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4.01.014

设计了两种不同结构的预制体,即碳布+碳毡(1#预制体)、无纬布+碳毡(2#预制体),经化学气相沉积(CVD)与浸渍树脂相结合的致密化工艺制备出了高密度的增强毡C/C复合材料.结果表明:1#、2#预制体制备的C/C材料表现出了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分别达61.25MPa和53.12MPa,其中2#...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 预制体 , 拉伸强度 , 界面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