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军
,
柏春光
,
徐东生
,
李渭清
,
何书林
,
雷家峰
,
刘羽寅
,
杨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运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钛合金开坯锻造过程进行三维热力耦合模拟,分析不同条件下各过程中温度、应力和应变的空间分布变化规律.模拟研究发现,道次变形量对开坯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变形量太小则会产生搓皮现象;连续锻造过程中两锤之间的重叠对应变分布及坯料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接缝处表面附近应变较大,而芯部应变较小,非...
关键词:
钛合金
,
锻造
,
有限元模拟
岳旭
,
杨国庆
,
李渭清
,
乔璐
,
马宝军
,
张平辉
,
何书林
,
贾栓孝
钛工业进展
对比分析一次电子束冷床炉熔炼(EBCHM)加一次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VAR)和三次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生产的φ820 mm TC17钛合金铸锭的化学成分均匀性,以及由这两种铸锭经相同工艺锻造得到的棒材的组织均匀性.结果表明,通过原材料控制和工艺参数设计,两种熔炼方式均可生产出化学成分均匀、杂质含量可控...
关键词:
TC17钛合金
,
电子束冷床炉熔炼
,
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
,
化学成分
,
组织
丁长勤
,
高博
,
魏寿庸
,
何书林
,
陈战乾
,
马英
,
刘艳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对工业化条件下添加返回炉料生产TA15钛合金加工材进行基础研究.将屑状、块状返回炉料进行净化处理后添加于TA15合金,经熔炼、锻造后制备不同规格棒材(d20~120 mm).对棒材进行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分析,并同未添加返回炉料棒材进行对比以考察添加返回炉料后棒材综合性能.结果表明:添加返回炉料生产的...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
返回炉料
,
基础研究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李渭清
,
冯永琦
,
王鼎春
,
何书林
,
乔恩利
,
雷家峰
,
刘羽寅
钛工业进展
doi:10.3969/j.issn.1009-9964.2008.04.006
研究了不同镦粗变形工艺对TC18钛合金棒材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C18钛合金棒材首先在β单相区加热并施加大变形量锻造,而后在(α+β)两相区加热并以适当变形量锻造,可获得强度、塑性和韧性等综合性能的良好匹配.
关键词:
TC18钛合金
,
镦粗变形工艺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杨慧丽
,
魏寿庸
,
何书林
,
羊玉兰
,
王永梅
,
陶海林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3969/j.issn.1674-3962.2007.07.009
对改进型BT25y钛合金棒材固溶、时效热处理与力学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型BT25y钛合金强化热处理的固溶温度为900~945℃,时效温度为530~550℃,在该工艺范围内处理,可获得均匀a+β等轴组织,且组织性能匹配较好,各项拉伸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工程应用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
BT25y钛合金
,
热处理工艺
,
组织
,
性能
曹京霞
,
何书林
,
石卫民
,
王宏武
,
王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研究固溶温度、时效温度以及多重时效处理对Ti-24Al-15Nb-1Mo合金热轧板材拉伸性能的影响,对不同热处理工艺下板材的微观组织和拉伸断口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当固溶处理温度从990 ℃升高到1 010 ℃时,Ti-24Al-15Nb-1Mo合金热轧板材的室、高温强度均有所提高,塑性略有降低;...
关键词:
Ti3Al基合金
,
板材
,
拉伸性能
,
微观组织
路纲
,
张翥
,
惠松骁
,
李宗科
,
陈占乾
,
何书林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2.04.008
介绍了高温高强钛合金Ti-18(Ti-6Al-4Mo-4Zr-2Sn-1W-0.2Si)的试制过程,对该合金的性能与组织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Ti-18合金在常温和高温下均具有优异力学性能:Φ350 mm 饼材 400 ℃/100 h 持久强度在 800 MPa 以上,400 ℃/100 h/3...
关键词:
高温高强钛合金
,
Ti-18钛合金
,
机械性能
何书林
,
雷小军
,
王小翔
,
马英杰
,
王希哲
,
王鼎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研究组织形态与TA15钛合金损伤容限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组织形态对TA15钛合金损伤容限性能的影响较大,细片未变形魏氏组织、变形魏氏组织和网篮组织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和较低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同时仍保持较高的塑性,具有较好的损伤容限性能.
关键词:
显微组织
,
TA15钛合金
,
损伤容限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