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树帜
,
何晶
,
蒋登辉
,
张淳
,
张邦维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7.04.005
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发现电沉积纳米晶Co-B合金的镀速随镀液温度的升高、电流密度的增大、pH的增加而增大.在镀液稳定范围内,随硫酸钴、硼氢化钠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酒石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四硼酸钠达到一定质量浓度时,对镀速影响较小.在研究范围内所得合金膜全部为非晶态,扫描电子显微镜和...
关键词:
电沉积
,
Co-B合金
,
非晶态
,
纳米材料
苗强
,
吴德伟
,
何晶
,
解蕾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19.004
在分析目前基于第一性原理的介电材料性能预测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第一性原理的介电材料反演设计思想和方法,即以材料的介电性能需求为出发点,依据第一性原理的性能预测正向模型,反演材料所需满足的结构特点以及原子(分子)组成,指出了必须研究解决的电磁(光)场的量子化结构、电介质量子化极化理论、全波段介...
关键词:
介电材料
,
材料设计
,
第一性原理
,
介电性质
廖树帜
,
桂许春
,
何晶
,
龙朝辉
,
张邦维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7.04.012
利用原子尺寸因数和电子因素构成键参数坐标系统,研究了原子尺寸因数和电子因素对准晶形成的影响.对13个稀土金属(La,Ce,Pr,Nd,Sm,Eu,Gd,Tb,Dy,Ho,Er,Yb,Lu)基,已有实验结果的55个准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以原子尺寸因素和电子因素为坐标的键参数图中,准晶合...
关键词:
准晶
,
稀土金属
,
原子尺寸因素
,
电子因素
何晶
,
李强
原子核物理评论
hprt基因(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生物学特性,逐渐成为基因突变机制和修复机制理想的研究靶点,hprt基因突变分析法也逐渐成为很有价值并被广泛应用的生物剂量计. 系统地综述了hprt基因的生物学特性、 突变的检测方法学及其在辐射事故分析、放射治疗和宇航事业研究中的应...
关键词:
hprt基因
,
突变分析
,
辐射生物学
何晶
,
李强
,
李萍
原子核物理评论
以传能线密度为30 keV/μm的12C6+离子束辐照人类肝L02细胞,利用彗星电泳技术检测了以DNA链断裂为生物终点的DNA辐射损伤效应.CASP软件分析彗星图像,主要检测尾部DNA(TDNA%)、彗星全长(CL)、尾长(TL)、尾矩(TM)和Olive尾矩(OTM)等指标,SPSS 11.5软件...
关键词:
彗星电泳
,
重离子
,
剂量效应关系
,
DNA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