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低温固化银浆导电性能的研究

黄富春 , 李晓龙 , 李文琳 , 熊庆丰 , 赵玲 , 晏廷懂 , 余伟 , 刘继松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11.02.011

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片状银粉与不同种类树脂体制备的银浆导电性能进行比较,讨论了表面分散剂、表面处理、球磨时间、树脂种类、固化温度等对低温固化银浆电性能的影响,对影响导电性能的因素与导电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片状银粉 , 银浆 , 低温固化

高径厚比片状银粉的制备

黄富春 , 李文琳 , 熊庆丰 , 李晓龙 , 晏廷懂 , 余伟 , 张红斌 , 刘继松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12.02.006

用水合肼( N2H4·H2O)化学还原制备超细银粉,将超细银粉用不同的球磨方法制备成片状银粉.通过片状银粉的性能对比发现,采用湿法球磨可以制备出厚度<100nm、径厚比>50∶1的片状银粉,在浆料应用中银粉有较好的导电性能.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电子材料 , 片状银粉 , 化学还原法 , 径厚比 , 浆料

熔盐合成BaFe12O19六角铁氧体及磁性能研究

栗海峰 , 龚荣洲 , 卢秀芳 , 余伟 , 王鲜 , 范力仁 , 何岗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0792

以Fe2O3、BaCO3为原料, 采用熔盐法合成了BaFe12O19(BaM)六角铁氧体, 研究了煅烧温度、反应时间、熔盐添加量R及Fe3+/Ba2+摩尔比对产物物相、显微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熔盐合成BaM的反应温度低于   750℃, 中间产物为BaFe2O4及BaFe4O7. Fe3+/Ba2+摩尔比在10~11.5可得BaM单相. 熔盐添加量R为1~3时, 所制BaM颗粒为规则六角片状. Fe3+/Ba2+摩尔比为11.5, 煅烧温度为1000℃时制得的BaM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为71.9A·m2/kg, 接近其理论值72A·m2/kg.

关键词: 熔盐合成 , BaFe12O19 , hexaferrite , magnetic property

熔盐合成BaFe12O19六角铁氧体及磁性能研究

栗海峰 , 龚荣洲 , 卢秀芳 , 余伟 , 王鲜 , 范力仁 , 何岗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0792

以Fe2O3、BaCO3为原料,采用熔盐法合成了BaFe12O19(BaM)六角铁氧体,研究了煅烧温度、反应时间、熔盐添加量R及Fe3+/Ba2+摩尔比对产物物相、显微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熔盐合成BaM的反应温度低于750℃,中间产物为BaFe2O4及BaFe4O7.Fe3+/Ba2+摩尔比在10~11.5可得BaM单相.熔盐添加量R为1~3时,所制BaM颗粒为规则六角片状.Fe3+/Ba2+摩尔比为11.5,煅烧温度为1000℃时制得的BaM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为71.9A·m2/kg,接近其理论值72A·m2/kg.

关键词: 熔盐合成 , BaFe12O19 , 六角铁氧体 , 磁性能

回火温度对含钒ULCB钢组织及析出的影响

李晓林 , 蔡庆伍 , 余伟 , 张恒磊

材料科学与工艺

利用热模拟技术并结合SEM和TEM分析方法,研究了含钒超低碳贝氏体钢(ULCB)在轧后快速加热回火过程中不同回火温度对其组织、显微硬度及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回火的试验钢组织为板条贝氏体+粒状贝氏体;经高温回火后,组织中出现了多边形铁素体,随回火温度的增加,板条贝氏体数量减少,多边形铁素体数量增加.在600℃以下回火时,析出相主要是沿位错析出;在600℃以上时,以晶界析出和沿位错线析出两种方式存在.高的加热速率、较短的保温时间不利于位错的回复消失以及碳元素和钒元素的扩散,故随回火温度的增加,析出相的数量增多,但尺寸变化不明显.基体中存在两种尺寸的纳米级析出相:一种是只含有V,尺寸在15 ~20 nm的V(C,N);另一种含有V、Cr两种元素,尺寸在10 nm以下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V,Cr)(C,N)复合析出相.当回火温度为600℃时,试验钢具有最高的硬度值,332 HV.试验钢硬度的变化是回火后贝氏体组织粗化、位错亚结构的回复软化以及第二相析出的强化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组织 , 纳米级析出相 , 回火湿度 , 显微硬度 , 快速加热回火

超高强贝氏体钢的回火组织与力学性能

万德成 , 蔡庆伍 , 余伟 , 董长征

材料热处理学报

观察并研究了250 ~ 600℃区间回火对超高强贝氏体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升高,抗拉强度不断降低,屈服强度先升高后降低,伸长率和冲击功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然后再升高变化规律.250 ~ 350℃回火,残留奥氏体分解速率缓慢,抑制了板条合并粗化,组织为板条贝氏体+稳定膜状残留奥氏体,析出相粒子尺寸细小,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塑韧性.特别是在350℃回火时,板条内部有ε碳化物析出,以及位错移动所形成的位错胞状亚结构细化了晶粒,使其具有最佳强韧配合.450℃回火,残留奥氏体大量分解导致组织内部出现链状分布的渗碳体,引起回火脆性.600℃回火,残留奥氏体几乎全部分解,部分区域发生再结晶,塑性和韧性提高而强度明显降低,析出物明显粗化.力学性能的非单调变化归因于钢在回火过程中,既包括板条贝氏体和位错亚结构的回复、再结晶软化过程,也包括残留奥氏体分解与析出相的强化机制.

关键词: 超高强钢 , 贝氏体 , 回火 , 组织 , 力学性能

回火温度对低碳贝氏体型Q960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谢保盛 , 蔡庆伍 , 余伟 , 曹嘉明 , 李瑞

材料热处理学报

设计了一种低碳贝氏体型Q960工程机械用钢,在同种成分、同种轧制和淬火工艺下,研究了回火温度对Q960钢在单轴拉伸过程中的能量分布和晶界的影响机理.经分析得出,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小角度晶界的频率先小幅度上升后逐渐降低且实验钢的强度也相应先升高后降低,大角度晶界频率逐渐升高且塑性和韧性提高,而应变硬化指数降低.单轴拉伸过程中的裂纹形成能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在450℃回火时有一裂纹形成能量低谷.

关键词: 回火 , 晶界 , 板条贝氏体 , 力学性能 , 取向差

Si对超高强钢残留奥氏体回火稳定性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王立军 , 余伟 , 武会宾 , 蔡庆伍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XRD、TEM等实验方法研究了Si含量对超高强钢回火过程残留奥氏体稳定性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对抑制回火脆性和提高回火抗力具有有益作用;Si抑制残留奥氏体的分解,随Si含量提高,回火过程逐渐出现逆转奥氏体;Si对提高碳分配作用显著,可增强残留奥氏体的稳定性.马氏体板条内部,Si与C原子相互排斥;而奥氏体内Si与C相互吸引.发现1.8%Si钢250℃回火后出现ε-碳化物;400℃回火后ε-碳化物明显粗化,导致回火脆性.对0.4%Si钢而言,导致回火脆性的是回火后出现的大量针状或长条状碳化物,确定这类碳化物为非ε-碳化物.探讨了Si对回火过程残留奥氏体分解及逆转奥氏体形成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Si , 超高强钢 , 残留奥氏体 , 回火稳定性 , 逆转奥氏体

22CrNi3Mo超高强钢的直接热处理工艺试验

余伟 , 徐士新 , 王班 , 谢保盛 , 雷力齐 , 张昳

材料热处理学报

凿岩机械用钢需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及抗疲劳特性,通常通过热加工和热处理工艺改善其性能,但是工艺流程长、能耗较高.通过热轧试验研究了840~ 900℃之间不同终轧温度以及轧后空冷、空冷-炉冷两种冷却方式对22CrNi3Mo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探索了一种新型的直接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轧后空冷至室温时,组织为板条贝氏体+马氏体,降低终轧温度可使组织细化,强度提高;轧后空冷-炉冷时,组织为板条贝氏体、粒状贝氏体及沿奥氏体晶界分布的残留奥氏体,且块状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随终轧温度的降低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尖角状M/A岛的出现使得应力集中,引起韧性的下降,降低空冷终止温度可显著减小块状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使得材料强度、韧性明显提高,力学性能接近传统工艺.

关键词: 超高强钢 , 热轧 , 控制冷却 , 直接热处理 , 组织和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