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中小型钢厂铁水喷粉脱硫试验研究

肖鹏 , 王忠涛 , 俞景禄 , 余海峰 , 杨支那 , 杨海峰 , 张彦民 , 胡新文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1999.05.004

采用上出料喷粉设备和石灰+电石+萤石的混合脱硫剂在12t铁水包中进行喷粉脱硫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喷粉量的情况下,可达到良好的脱硫效果;且设备运行稳定可靠,可实现粉-气比(kg/kg)的亚浓相输送.

关键词: 铁水 , 喷粉 , 脱硫

纳米相包覆AgC5电触头材料

雷景轩 , 余海峰 , 马学鸣 , 朱丽慧 , 陆尧 , 项兢 , 翁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化学镀技术, 在高能球磨所得纳米石墨粉上包覆银, 制得纳米晶银/石墨包覆粉体, 经冷压、烧结、复压工序, 制备了AgC5触头材料.采用此新工艺制备的触头材料与常规工艺制得的相比, 在力学和物理性能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分断实验表明: 将纳米技术应用到银/石墨触头材料的制备中, 使材料的抗电弧磨损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

关键词: 化学包覆 , 高能球磨 , 纳米石墨 , 银/石墨触头材料 , 抗电弧磨损

纳米技术在电触头材料中的应用

余海峰 , 马学鸣 , 雷景轩 , 朱丽慧 , 陆尧 , 项兢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3.03.013

自80年代纳米技术在材料领域通过纳米粒子以及各种超微细的结构模块,导致产生出许多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新的应用可能的纳米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由于组成晶粒超细,大量原子位于晶界上,因而在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方面都优于普通的粗晶材料.最近几年这一技术在电触头材料的研究和制备过程中已经有了初步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综述了近几年来纳米技术在电触头材料中的应用概况,介绍了已经制备出并见于报道的和正在研究的纳米晶触头材料的具体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的改善情况,展望了纳米技术在该类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纳米技术 , 电触头材料 , 纳米晶 , 制备工艺 , 应用前景

终轧温度对SUS444铁素体不锈钢抗起皱性能的影响

顾佳卿 , 朱朝明 , 余海峰 , 胡锦程 , 华晓宇

钢铁

通过金相和EBSD等技术,研究了不同热轧终轧温度对SUS444铁素体不锈钢表面抗起皱性能的影响,讨论了热轧退火板表层所产生{110}<001>高斯织构的演变过程及其对抗起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60℃的终轧温度有利于SUS444铁素体不锈钢热轧及退火过程中由于受剪切应变而形成的{110}<001>高斯织构的形成,从而提高后续冷轧退火板表面的抗起皱性能.

关键词: 铁索体不锈钢 , 织构 , 高斯织构 , 抗起皱性能

新型AgC5电触头材料的性能及显微组织

余海峰 , 雷景轩 , 马学鸣 , 朱丽慧 , 陆尧 , 项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高能球磨-还原剂液相喷雾化学包覆-粉末冶金工艺制备出新型银石墨电触头材料AgC5(质量分数).经与烧结挤压和机械混粉工艺的同类触头相对比,该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物理性能.电磨损分断对比试验发现,与常规机械混粉同类触头相比该材料的耐电腐蚀性能提高了40%以上.利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对AgC包覆粉体及烧结复压后触头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发现微米尺寸的Ag颗粒呈絮凝状结构包覆在石墨片外,这种絮凝体内部孔洞尺寸细小且分布均匀;新工艺材料组织细腻,球磨石墨均匀分布在Ag基体上,弥散度较高.材料经电弧作用后的工作面用SEM和EDS分析发现:新工艺改善了Ag与C间的润湿性和物理结合强度,在电弧瞬时高温作用后,熔融Ag能够以珠状粘附在基体表面,有助于减少Ag液的喷溅损失.

关键词: 触头材料 , AgC5 , 高能球磨 , 化学包覆 , 还原剂液相喷雾 , 粉末冶金 , 显微组织 , 性能

冷轧工艺对00Cr21MoNbTi铁素体不锈钢组织、织构与成形性能的影响

顾金磊 , 余海峰 , 顾佳卿 , 江来珠 , 金学军

钢铁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研究了冷轧轧程和冷轧压下率对00Cr21MoNbTi铁素体不锈钢的组织、织构与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轧程数的增加,再结晶晶粒尺寸变化不大,但材料的平均r值相应提高;相同两轧程条件下,随累计压下率增大,材料的再结晶晶粒尺寸细化,平均r值以及{111}织构组分含量提高.再结晶织构峰值强度分别偏向{334}<483>和{554}<225>,{111}织构组分含量与材料的平均r值近似有二次函数的关系.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 冷轧 , 显微组织 , 织构 , 成形性能

Cr11铁素体不锈钢退火过程中织构变化

张海兵 , 王均安 , 杨光 , 周邦新 , 余海峰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7.04.004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并结合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Cr11铁素体不锈钢不同退火时间下的再结晶织构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112}<110>和{100}<110>织构减弱,{111}<110>和{111}<112>织构明显增强,当退火时间达到1800s时,再结晶织构为集中的{111}<112>,这主要是再结晶时优先在{111}形变织构基体中形核的结果;对Cr11钢晶粒长大过程中织构演变机制的探讨认为,{111}<112>织构成为最终稳定取向是晶粒选择生长的结果,∑13b晶界在这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Cr11铁素体不锈钢 , 退火过程 , 织构变化 , 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

机械合金化制备电触头材料进展

雷景轩 , 马学鸣 , 余海峰 , 朱丽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2.03.040

介绍了机械合金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及其特点,阐述了机械合金化(MA)制备电触头材料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在制备电触头材料方面,尤其是在制备纳米晶电触头材料方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机构合金化 , 电触头材料 , 纳米晶 , 反应球磨

终轧温度对铁素体不锈钢00Cr21Mo1织构的影响

顾佳卿 , 余海峰 , 朱朝明 , 胡锦程 , 张志霞

物理测试

通过金相和EBSD等技术,观察了不同热轧终轧温度对00Cr21Mo1铁素体不锈钢热轧态、热轧退火态和冷轧退火态织构变化的影响情况,并分析讨论了较高终轧温度下铁素体不锈钢00Cr21Mo1塑性应变比(Rm)较低的原因.结果表明,较低的终轧温度下,00Cr21Mo1热轧态组织形变带宽度较小,受轧辊切应变而形成的{110}<001>、{110}<112>、{4 4 11}<11 11 8>织构组分强度较小,且均匀、分散,最终冷轧退火态以{111}面织构为主,塑性应变比较高.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 织构 , 终轧温度

新型Ag-5%C电接触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弧磨损特性的研究

余海峰 , 马学鸣 , 朱丽慧 , 陆尧 , 项兢 , 翁桅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4.01.001

采用将高能球磨、还原剂液相喷雾化学包覆及粉末冶金相结合配以适量碳纳米管做为纤维增强体的工艺, 制备出新型的Ag-5%C(质量分数)电接触材料. 该材料具有优异的烧结致密性, 烧结复压密度可达理论密度的99.9%, 而传统机械混粉工艺及国外发展的烧结挤压工艺同类材料仅能达到97.0%~98.4%; 其硬度达到645 Mpa, 大大超过同类触头; 该新型材料由于C在基体中的均匀分布以及高烧结致密性, 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能, 其电导率达到了38.0 m·Ω-1·mm-2, 远超机械混粉工艺而接近烧结挤压工艺. 经由ASTM触头材料试验机进行电磨损分断对比试验, 发现与常规机械混粉同类触头相比, 该材料同等条件下电弧磨损量小得多, 且具有优异的电弧磨损特性, 其电弧磨损量随分断次数呈指数小于1的指数函数规律上升, 即到分断后期其材料损耗量趋于稳定, 有效抑制了触头分断电涡流磨损现象, 这种优异的电弧磨损特性对于提高其材料耐电弧磨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该材料有望成为一种可替代烧结挤压和机械混粉同类材料的新型Ag/C触头材料.

关键词: 电接触材料 , Ag-5%C , 高能球磨 , 化学包覆 , 还原剂液相喷雾 , 粉末冶金 , 电弧磨损特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