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检索条件:作者=余润兰  

  • 论文(12)

黄铜矿生物浸出过程中三价铁在矿物表面的富集

彭堂见 , 周丹 , 刘学端 , 余润兰 , 姜涛 , 顾帼华 , 陈淼 , 邱冠周 , 曾伟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143-2

为探究黄铜矿生物浸出过程中与胞外多聚物结合的三价铁在矿物表面的富集,采用超声、加热和涡旋振荡提取矿物表面的三价铁。结果表明,在48°C条件下超声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EDX)分析表明,浸出后黄铜矿表面存在大量裂缝和凹陷,并且铁氧化物填充于这些裂缝和凹陷中。研究浸出过程黄铜矿...

关键词: 黄铜矿 , 三价铁 , 胞外多聚物 , 提取 , 超声处理 , 生物浸出

过程pH刺激对游离和吸附菌协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

彭堂见 , 石丽娟 , 余润兰 , 顾帼华 , 周丹 , 陈淼 , 邱冠周 , 曾伟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338-8

为了研究过程pH刺激对中度嗜热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测定浸出过程中铜的浸出率以及游离和吸附菌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将浸出第14天浸出过程的pH分别调节至1.0及3.0时,游离菌和吸附菌的生长均出现一个适应期。同时,未调节pH的对照组铜的浸出率为87.5%;而调节过程pH至1.0和3.0时...

关键词: 黄铜矿 , 过程pH刺激 , 游离菌 , 吸附菌 , 微生物群落结构 , 实时定量PCR

生物浸出黄铜矿中pH值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分泌胞外蛋白和胞外多糖的影响

余肇璟 , 余润兰 , 刘阿娟 , 刘晶 , 曾伟民 , 刘学端 , 邱冠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7)60046-3

比较研究生物浸出黄铜矿中pH值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分泌胞外蛋白和胞外多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为1.0、1.5、2.0和2.5时,在细菌生长的适应期、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矿物表面吸附菌分泌的胞外蛋白量比胞外多糖量多,相反,浸出溶液中的悬浮细菌分泌的胞外蛋白量比胞外多糖量少;悬浮细菌主要通过分...

关键词: 胞外蛋白 ,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 黄铜矿 , 生物浸出 , pH值

铁闪锌矿的腐蚀电化学研究

余润兰 , 邱冠周 , 胡岳华 , 覃文庆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4537.2004.04.008

采用Tafel曲线、交流阻抗法,研究了铁闪锌矿与浮选药剂相互作用的界面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pH对铁闪锌矿的腐蚀电位几乎无影响,但随着pH增大,腐蚀电流增大,矿物表面的疏水性元素S0急剧减少,羟基化作用变大;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是铁闪锌矿的腐蚀剂和浮选抑制剂,Ca(OH)2在成本和性能上,都是碱性...

关键词: 铁闪锌矿 , 浮选药剂 , 腐蚀电化学

生物浸出过程中微生物协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余润兰 , 石丽娟 , 周丹 , 邱冠周 , 曾伟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在生物浸出过程中,不同类型的浸矿微生物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提高各自的代谢活动,从而提高金属浸出率。综述浸矿微生物协同作用的类型铁氧化菌与硫氧化菌、自养菌与异养菌、吸附菌与游离菌以及常温菌与高温菌的协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并分析协同作用的研究思路及生物浸出过程中矿物的溶解途径,重点介绍协同作用...

关键词: 浸矿微生物 , 协同作用机制 , 生态学方法 , 功能基因 , 矿物溶解

脆硫锑铅矿与捕收剂作用的界面电化学

余润兰 , 邱冠周 , 胡岳华 , 覃文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线性极化、交流阻抗法,研究了脆硫锑铅矿在自然pH介质中,有无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存在时的界面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随着DDTC浓度增加,φcorr负移,Icorr减少,抑制了阴极反应,促进了阳极反应;有DDTC比无DDTC存在时的电阻增大了4倍,双电层电容减少,且随着DDTC浓度的...

关键词: 脆硫锑铅矿 , 捕收剂 , 界面电化学

铁闪锌矿的腐蚀电化学研究

余润兰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采用Tafel曲线、交流阻抗法,研究了铁闪锌矿与浮选药剂相互作用的界面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pH对铁闪锌矿的腐蚀电位几乎无影响,但随着pH增大,腐蚀电流增大,矿物表面的疏水性元素S0急剧减少,羟基化作用变大;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是铁闪锌矿的腐蚀剂和浮选抑制剂,Ca(OH)2在成本和性能上,都是碱性...

关键词: 铁闪锌矿 , flotation regent , corrosive electrochemistry

TTA-NA-Phen-Eu离子型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余润兰 , 陈志敏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4.04.003

以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3-羟基2-萘甲酸(H2NA)和邻菲咯啉(Phen)为配体,合成了Na2[Eu(TTA)(NA)2(Phen)]新的离子型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它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稀土 , 配合物 , 合成

酸性溶液中不同电位下脆硫锑铅矿/DDTC界面的电化学机制

余润兰 , 邱冠周 , 胡岳华 , 覃文庆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脆硫锑铅矿在含乙硫氮的pH 4.0缓冲溶液中的表面电化学行为,讨论了在不同电位下脆硫锑铅矿表面的反应、电化学吸附、钝化作用、电化学阻抗、微分电容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酸性溶液中,脆硫锑铅矿具有盐的特性;电极过程呈现出受电化学反应及产物吸附控制的动力学特征.当电极电位为-7...

关键词: 界面 , electrochemical chemistry , jamesonite , diethyl , acidic solution

生物浸出反萃液对铜电沉积物形貌的影响

陈爱良 , 邱冠周 , 赵中伟 , 余润兰 , 陈星宇

材料导报

利用生物浸出液的反萃液进行电沉积铜的研究,采用高倍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在无添加荆条件下,发现用不可溶阳极得到的沉积物比用铜作可溶阳极得到的沉积物表面形貌更规则、致密;用石墨作不可溶阳极,得到沉积物中铜的含量较高,没有发现硫,氧含量比用可溶阳极得到的电沉积铜要低得多;在不可溶电沉积条件下,发现添...

关键词: 生物浸出液 , 铜电沉积 , 硫脲 , 骨胶 , EDTA , 机理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