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超飞
,
党晓娥
,
贠亚新
,
巨永辉
,
张焘
,
王一兵
,
阙潇丰
,
康继红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515
针对某难处理金精矿进行了“金蝉”浸金试验研究。考察了“金蝉”用量、浸出时间、矿样粒度及类型等因素对金、银浸出效果的影响,以及“金蝉”浸金和常规氰化浸金的对比。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金蝉”对金的浸出率优于常规氰化浸出,可达96%以上;但其试剂的消耗量略大,可采用置换后溶液调浆浸金降低“金蝉”消耗量,提高其同氰化法竞争的优势。
关键词:
“金蝉”提金
,
常规氰化
,
浸金
,
金精矿
赵亚峰
,
吕超飞
,
党晓娥
,
王宪忠
,
张绍辉
,
张新岗
,
董文龙
,
王鹏飞
,
刘娇
贵金属
为提高某矿山氰化浸金率,降低尾渣金品位,提高矿粉日处理量,考察了球磨时间、液固比、浸出时间、氰化钠浓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OH作保护碱,在NaCN浓度0.25%,液固比1.5:1,浸出时间48 h,矿粉粒度-325目占94.17%的条件下,金的浸出率可达97.80%,尾渣金品位小于1.5 g/t。根据实验结果,对现有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进行改造,通过改变加料方式,调整球磨机转速,增加磨矿次数、分级次数和浸出槽数目,各项生产技术指标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
金浸出率
,
金品位
,
磨矿粒度
,
技术改造
,
技术指标
周军
,
王丽君
,
张华
,
宋永辉
,
党晓娥
,
张秋利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5.10.010
离子交换树脂法综合回收氰化废水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但对于含铁氰化提金废水,直接应用该方法则会遇到因铁氰络合离子存在而引起的树脂钝化失活问题.针对某黄金冶炼厂含高铜、铁氰化提金废水特点及处理要求,进行了ZnSO4,NaOH两步沉淀、联合A-21S树脂吸附处理新工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向含铁氰化废水中加入适量ZnSO4,其Fe络合离子去除率达100%,CNT-和Cu络合离子沉淀率均可达85%以上,沉淀物主要以Zn2[Fe(CN)6],Zn(CN)2和ZnCu2 (CN)4为主.经分离后的滤液中再次加入适量NaOH,可使溶液中的Cu,Zn络合离子再次快速沉淀,去除率分别可达37.08%,70.90%.对再次分离后的最终滤液采用A-21S树脂吸附,在液固比(滤液与树脂体积比)为100∶3、常温搅拌75 min时,废水中Au络合离子的回收率达96%以上.采用该工艺,最终溶液中CNT-,Fe,Cu,Zn,Au络合离子含量比原始废水中分别下降了94.54%,100%,96.34%,99.87%,96.76%,最终溶液可返回氰化浸金系统循环使用.
关键词:
氰化废水
,
铁氰络合离子
,
沉淀
,
树脂吸附
,
金
王成均
,
党晓娥
,
马旭利
,
徐斌
金属功能材料
为制备满足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对化学沉淀-热分解法制备四氧化三钻工艺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氢氧化钴前驱体的制备工艺及煅烧工艺对产品的影响,实验得到指标稳定的四氧化三钴:振实密度大(≥2.2g/cm3),激光粒度分布范围窄(5~10 μm),纯度高(钴的质量分数为72.6%~73.6%,氧化钴项的质量分数为≤5%),形貌为类球形.结果表明:四氧化三钴产品指标主要由化学沉淀法合成的氢氧化钴决定,其次与煅烧工艺有关,通过工艺优化,得到的产品稳定,可满足锂离子电池生产需求.
关键词:
四氧化三钴
,
氢氧化钴
,
激光粒度
周军
,
张华
,
王丽君
,
宋永辉
,
党晓娥
,
张秋利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6.04.011
采用D311树脂吸附处理含高铜氰化提金尾液,分别考察了树脂添加量、吸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液pH等对铜氰络合离子吸附率的影响,获得了静态吸附最优工艺条件,并从热力学及动力学角度研究了D311树脂对铜氰络合离子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当D311树脂吸附经硫酸铜沉淀预处理后的提金尾液时,在液固比(滤液与树脂体积比)为5:1、溶液pH <9、室温、吸附反应时间135 min的优化工艺条件下,其对铜氰络合离子的吸附率可达98%以上.该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为优惠吸附;吸附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为颗粒扩散和化学反应共同控制.采用准一阶动力学模型和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分别对吸附动力学数据进行模拟,发现D311树脂对含高铜氰化提金尾液中铜氰络合离子的吸附符合准二阶动力模型,其理论吸附量为12.6023 mg·ml-1,与实验所测的平衡吸附量吻合,吸附速率常数k=1.236×10-2 min-1.
关键词:
D311树脂
,
铜氰络合离子
,
静态吸附
,
热力学
,
动力学
党晓娥
,
孟裕松
,
王璐
,
柯文帅
,
张焘
,
吕超飞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7.03.008
针对两段焙砂中赤铁矿包裹造成渣含金过高的问题,结合铁氧化物包裹金的研究现状,重点研究了两段焙砂硫酸熟化过程的热重差热和微观结构变化以及对水浸渣的提金效果和氰化钠消耗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成水合硫酸盐过程主要发生在127.8~249.1 ℃,该过程中,物料的微观形貌由疏松多孔蜂窝状转变成疏松片状.两段焙砂用浓度75%的硫酸在250 ℃熟化90 min,水浸除铁率达91.69%,水浸渣氰化浸金率达95.54%,比焙砂直接氰化提高了近11%,氰化尾渣金品位由直接氰化浸出的9.10 g/t降至5.88 g/t,氰化钠消耗量也降低了近一半.研究结果对提高两段焙砂中金浸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两段焙砂
,
硫酸熟化
,
微观形貌
,
金浸率
,
氰化钠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