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智
,
陶加华
,
刘俊峰
,
何俊
,
董宇晨
,
孙琳
,
杨平雄
,
褚君浩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4.14065
采用溶胶-凝胶后硒化法制备了铜锌锡硫硒薄膜,其薄膜表面平整、无裂纹。通过简化铜锌锡硫前驱体溶胶的制备以及后退火时避免使用硫化氢气体(H2S)等方法使铜锌锡硫硒薄膜的制备工艺得到简化。选用低毒有机物乙二醇为溶剂,Cu(CH3COO)2、Zn(CH3COO)2、SnCl2×2H2O和硫脲为原料,制备铜锌...
关键词:
溶胶-凝胶
,
铜锌锡硫硒
,
薄膜
,
硒化
谢学军
,
曹顺安
,
刘俊峰
,
秦技强
,
汤海珠
,
龚洵洁
,
彭珂如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3.01.009
用失重法、表面分析法研究了水中硫化物对HSn70-1+As、B30、20#钢的腐蚀行为,认为水中硫化物对HSn70-1+As、B30、20#钢有加速腐蚀作用,HSn70-1+As发生的是脱Zn腐蚀,20#钢发生的是均匀腐蚀;通过实验室小型除S2-试验,探讨了工业硫酸亚铁和工业聚合硫酸铁的除S2-原理...
关键词:
HSn70-1+As B30 碳钢 加速腐蚀 除S2-
刘俊峰
,
彭良富
,
刘源
,
李学忠
材料保护
研究了有机添加剂在酸性电镀铜工艺中的作用和效果,并与使用较多的2种国内和国外染料体系酸铜添加剂的阴极极化曲线、镀液的深镀能力、镀层表面形貌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本研究所用的无染料酸铜有机添加剂深镀能力、铜镀层光亮面积与国外添加剂基本相当.其阴极极化曲线也与国外酸铜添加剂的阴极极化曲线形状相似,峰值电位...
关键词:
酸性镀铜
,
有机添加剂
,
极化曲线
郝瑞升
,
刘俊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随着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技术的发展,探索新的发光材料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文中首先简要介绍了聚甲亚胺类聚合物的特点,它们易于修饰,且合成简单,副产物少.然后总结了近年来聚甲亚胺类材料的合成方法,其合成方法可归为溶液聚合和熔融聚合两类,而溶液聚合法为人们使用得较多,并且许多研究小组已经取...
关键词:
聚甲亚胺
,
发光材料
,
发光二极管
罗道成
,
刘俊峰
材料保护
4-(5-氯-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5-C1-PADAB)可与镍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生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基于此建立了-种测定电镀废水中微量镍的光度法。结果表明:在2.0mol/LHCI介质中,5-C1-PADAB与Ni(Ⅱ)反应生成摩尔比2:1的稳定配位化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65...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
4-(5-氯-2-吡啶)-偶氮.1,
,
3-二氨基苯
,
镍
,
电镀废水
刘俊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聚氨酯(PUR)改性有机硅,用TGA研究了改性体系的热分解行为,计算出了降解反应的反应级数、活化能及频率因子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改性体系的热分解分两个明显不同的过程进行,两个过程有不同的动力学参数,并且改性体在它们中的失重比与体系中PUR和有机硅的质量比也不相同.文中还分析探讨了改性体系的热分...
关键词:
有机硅
,
聚氨酯
,
热分解反应
,
反应机理
罗道成
,
刘俊峰
材料保护
在1.0 mol/L NH_3· H_2O介质中,微量Zn~2+对过氧化氢氧化茜素红S(ARS)的褪色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通过测量吸光度测定微量Zn~2+的新方法.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11μg/L,线性范围为0~400μg/L;用于测定镀锌废水中微量Zn~2+,其结果与5 -Br-...
关键词:
测定
,
Zn2+
,
催化光度法
,
茜素红S
,
镀锌废水
罗道成
,
刘俊峰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7.04.017
在静态条件下,对聚季铵盐聚丙烯酰胺(PQAAM)吸附含Ni2+的电镀废水进行了研究,探讨了PQAAM用量、废水p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去除Ni2+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为6.0~8.0、Ni2+浓度0~100 mg/L范围内,吸附时间为80 min、吸附温度为20℃时,按Ni2+与P...
关键词:
聚季铵盐聚丙烯酰胺
,
废水处理
,
吸附性能
,
Ni2+
,
电镀废水
罗道成
,
刘俊峰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7.11.025
研究了1-偶氮苯-3-(6-甲氧基-2-苯骈噻唑)-三氮烯(AMBT)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10.0的Na2CO3-NaHCO3缓冲溶液中,在Triton X-100存在下,AMBT与Cu2+反应生成2:1稳定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6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36×104 L/(mol·...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
1-偶氮苯-3-(6-甲氧基-2-苯骈噻唑)-三氮烯
,
铜
,
镀镍液
,
测定
张锐
,
符水龙
,
卢红霞
,
许红亮
,
刘俊峰
,
赵宏伟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0.05.009
选用SiC作为骨料,低熔点陶瓷结合剂和活性C作为成孔剂,对不同的烧成温度下多孔陶瓷的基本性能进行了研究.温度的提高使SiC多孔陶瓷的气孔率增大,气孔形状逐渐呈不规则变化,晶界玻璃相对SiC颗粒的润湿以及在SiC颗粒表面的扩展作用增强,提高了对骨料颗粒的粘结作用,使瓷体强度提高,但晶界玻璃相自身结合强...
关键词:
SiC
,
烧成温度
,
强度
,
粘度
,
晶界相
,
结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