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亮
,
刘圆圆
,
黄昊
,
冷楠
,
董星龙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8.04.016
利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Ni-P/SiC、Ni-P/WC纳米复合镀层;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等分析了复合刷镀层表面形貌、微观组织结构、成分分布,并进行了硬度和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镍磷镀层相比较,纳米颗粒的加入使复合镀层中的组织结构更加致密,显微硬度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耐磨性增强,其中N...
关键词:
纳米复合电刷镀层
,
表面形貌
,
显微硬度
,
镍磷镀层
李博宇
,
董星龙
,
刘圆圆
,
杨明川
,
刘方军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6.06.011
使用独特的雾化干燥结合固定床技术合成WC-12Co纳米复合粉体,利用等离子喷涂法制备纳米结构WC-12Co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对等离子喷涂纳米结构WC-12Co涂层进行显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涂层中除了WC相,不仅有W2C,W等非WC/Co相的产生,还出现了CoxWyCz...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
纳米复合粉体
,
纳米结构涂层
,
显微结构
,
形成机理
刘圆圆
,
于锦
,
刘小亮
,
黄昊
,
董星龙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7.02.003
采用电刷镀技术制备(Ni-P)-Co/WC纳米颗粒复合镀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测定了复合刷镀层表面形貌、微观组织结构及成分分布.结果显示,复合镀层中的组织结构更加致密,显微硬度比镍-磷合金镀层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Ni-P)-Co/WC纳米颗粒
,
复合电刷镀层
,
表面形貌
,
显微硬度
王燕华
,
钟莲
,
刘圆圆
,
姜泉良
,
郭向阳
,
王佳
腐蚀学报(英文)
采用自组装方法,在镁基体表面制备了一层超疏水硬脂酸分子层,并采用接触角、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电化学阻抗等测试技术对获得的超疏水层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表明,经过大约1 h的组装,硬脂酸分子成功的键合到镁基体上,形成了微米-纳米尺寸花瓣状结构的硬脂酸膜,接触角也快速增加至154°.电化学阻抗测试表明,...
关键词:
镁
,
self-assembled method
,
super-hydrophobic
,
contact angle
,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王燕华
,
钟莲
,
刘圆圆
,
姜泉良
,
郭向阳
,
王佳
腐蚀学报(英文)
采用自组装方法,在镁基体表面制备了一层超疏水硬脂酸分子层,并采用接触角、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电化学阻抗等测试技术对获得的超疏水层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表明,经过大约1 h的组装,硬脂酸分子成功的键合到镁基体上.形成了微米-纳米尺寸花瓣状结构的硬脂酸膜,接触角也快速增加至154°.电化学阻抗测试表明,...
关键词:
镁
,
自组装方法
,
超疏水
,
接触角
,
电化学阻抗谱
刘圆圆
,
张红
,
刘阳
,
孙超
,
武振华
,
李鸿岩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1.084
研究了X射线和重离子照射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管样结构形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照射24h后,非毒性照射剂量照射能抑制HMEC-1细胞的迁移,且重离子照射抑制内皮细胞迁移能力较X射线的强.基质胶实验显示,重离子照射可显著抑制自发性管样结构的形成,但...
关键词:
重离子
,
X射线
,
辐照
,
血管生成
,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