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预
,
马勤学
,
盛喜松
,
王德城
,
冯军
,
王新华
,
刘新宇
,
张永超
,
王万军
钢铁
采用远红外非接触测温和射钉法对武钢三炼钢的板坯连铸机典型二冷模式下铸坯的表面温度及凝固坯壳厚度进行了研究,发现通过矫直区进入水平段之后铸坯表面温度持续降低,机尾附近铸坯表面温度仅为710~820℃.根据坯壳厚度变化得出的典型二冷模式下综合凝固系数K在24~27mm/min1/2之间,根据凝固终点与K...
关键词:
热送热装
,
连铸坯
,
温度
,
坯壳
,
凝固终点
马勤学
,
盛喜松
,
王德城
,
刘新宇
,
王文军
,
王万军
,
王新华
钢铁
采用远红外非接触测温和射钉法对武钢三炼钢新近投产的板坯连铸机典型二冷模式下铸坯的表面温度及凝固坯壳厚度进行了研究,发现通过矫直区进入水平段之后铸坯表面温度持续降低,机尾附近铸坯表面温度仅为710~820 ℃。根据坯壳厚度变化得出的典型二冷模式下综合凝固系数K在24~27 mm/min1/2之间,根据...
关键词:
热送热装
,
连铸坯
,
坯壳
,
凝固终点
刘新宇
,
许中波
,
王新华
,
杜德信
,
赵克文
,
伍兵
钢铁
对含钒微合金化钢连铸坯的高温塑性及变形试样中钒的碳、氮化物析出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钒的碳、氮化物析出比在900~825 ℃之间最高,825 ℃时钒的碳、氮化物析出速率最大,在800~700 ℃之间,变形试样中仍有10 %~17 %钒的碳、氮化物析出.钒对钢在第Ⅲ脆性温度区的塑性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钒微合金化钢
,
连铸坯
,
热塑性
,
碳化物
,
氮化物
,
析出
刘新宇
,
刘锐
,
程圣利
,
王锦艳
,
蹇锡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含二氮杂萘酮联苯共聚芳醚砜(PPBES)为树脂基体,连续碳纤维T700-12K为增强材料,采用溶液浸渍和模压成型的方法制备出单向复合材料.通过对复合材料样条进行三点弯曲以及短梁剪切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分数、模压成型温度、成型压力及保压时间对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模量及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
关键词:
二氮杂萘酮联苯
,
共聚芳醚砜
,
连续碳纤维
,
复合材料
,
高温力学性能
王新华
,
王文军
,
刘新宇
,
费惠春
,
张立
,
叶锦渭
钢铁
根据钢的高温延塑性可将含铌、钒、钛微合金化钢分为两类:一类是含碳较低(≤0.10 %)的钢种,此类钢在温度降低到825 ℃后延塑性能够随温度降低而快速恢复;另一类是含碳较高(>0.12 %)或含铌、钒较高的钢种,此类钢在第Ⅲ脆性温度区的脆化可延伸至725 ℃.通过提高恒拉速率、液面自动控制投入率和铸...
关键词:
含铌钒钛钢
,
连铸
,
高温延塑性
,
裂纹
陈震
,
魏珂
,
王润梅
,
刘新宇
,
刘训春
,
吴德馨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4.02.024
比较研究了GaAs背面通孔腐蚀中的湿法腐蚀和ICP干法刻蚀技术,并利用感应离子耦合(ICP)干法刻蚀技术,采用CCl2F2/Ar混合气体,对GaAs衬底上的通孔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优化气压、射频功率、CCl2F2/Ar混合气体组分配比,在CCl2F2流量为200sccm,Ar流量为10sccm,源功...
关键词:
通孔
,
感应离子耦合(ICP)
,
干法刻蚀
张丽珠
,
刘新宇
,
王新华
,
周有预
,
尹作雄
钢铁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测试了高洁净度16MnR钢连铸坯的高温延塑性.16MnR钢的第Ⅰ脆性温度区在凝固温度~1 360 ℃之间,第Ⅲ脆性温度区在750~700 ℃之间.由于钢中氮、氧、硫等杂质含量很低,因此第Ⅲ脆性温度区范围很窄,主要发生在γ+α两相区,在该脆性区内钢的脆化程度很低...
关键词:
高洁净钢
,
低合金钢
,
高温延塑性
,
脆性温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