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彬
,
孔祥华
,
何业东
,
张鲲
,
王向欣
,
胡守天
,
杨浩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7.06.029
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在取向硅钢片表面制备了氮化硅(Si3N4)张力涂层.通过实验研究反应磁控溅射时间、高温退火温度和实验气氛对硅钢铁损以及涂层附着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在硅钢表面溅射氮化硅张力涂层可有效的降低硅钢的铁损,且各种工艺条件对硅钢的铁损和涂层的附着性影响很大.在氮气和氩气气氛中,经过5min反应磁控溅射氮化硅,然后在氢气和氮气的气氛中,820℃下进行高温退火时,取向硅钢的铁损可降低18%.
关键词:
磁控溅射
,
氮化硅
,
取向硅钢
,
铁损
孟征兵
,
吴光亮
,
刘新彬
,
周超洋
,
邢凯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Gleeb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氮钛微合金化高强钢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下进行了热模拟试验,对模拟各工序下的Ti(C,N)析出物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并通过热力学、动力学分析了其析出的原因和条件,研究了Ti(C,N)析出物在热轧工艺中变化的全过程.研究表明:连铸过程中主要有直径200 nm的液析TiN;铸坯均热后有直径为50 ~100 nm的固析TiN,在原始奥氏体晶界和枝晶偏析带析出直径为100 ~200 nm的TiC;连轧后主要有形变诱导析出分布均匀、直径为10 ~ 30 nm的TiC;卷取后在铁素体中析出直径为6~15 nm弥散分布的TiC.
关键词:
微合金化钢
,
高强钢
,
薄板坯连铸连轧
,
析出物
周文军
,
吴光亮
,
刘新彬
,
孟征兵
钢铁研究
在480~750℃条件下,模拟罩式退火,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金相显微硬度计研究了冷轧Ti-IF超深冲钢晶粒结构的变化,通过取向密度函数分析了再结晶过程织构演变规律.研究表明:冷轧Ti-IF超深冲钢的再结晶温度约为630℃,再结晶过程能够在660℃条件下2h之内完成;冷轧后该钢主要有4种织构,分别是{001}〈110〉、{111}〈110〉、{111}〈112〉和{112}〈110〉;在退火再结晶过程中,{111}逐渐转变为γ-{111},当退火温度升至720℃时,{001}〈110〉和{112}〈110〉转变为纤维织构γ-{111},最终{111}〈110〉和{111}〈112〉成为主要织构类型.
关键词:
Ti-IF超深冲钢
,
罩式退火
,
织构
,
再结晶
,
ODF
刘新彬
,
吴光亮
,
周超洋
,
孟征兵
材料热处理学报
在Gleeble-3500热模拟机上采用双道次热压缩试验,研究50Cr5MoV轧辊钢高温变形道次间隔时间内的静态软化行为,通过应力补偿法计算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分析热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变形程度以及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对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的影响,并建立50Cr5MoV轧辊钢的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获得静态再结晶激活能191.85 kJ/mol.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变形程度和道次间隔时间对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影响较大,而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对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影响很小;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二者吻合较好.
关键词:
50Cr5MoV轧辊钢
,
静态再结晶
,
激活能
,
动力学模型
胡放
,
吴光亮
,
刘新彬
钢铁研究
为了采用“KR-BOF-RH-CC”工艺路线生产出力学性能更好的超深冲Ti-IF成品钢(DC06),对冶炼过程中KR脱硫、转炉冶炼、RH精炼和连铸的关键冶炼工艺参数和有害元素进行了优化控制,确定了合适的冶炼工艺控制方案.优化后,钢中w(P)平均降低0.004 7%,钢中Ti的收得率提高了36.2%,屈服强度平均降低了20 MPa,伸长率、塑性应变比和应变硬化指数进一步提高,成品部件冲压无开裂和其他质量问题.
关键词:
超深冲
,
Ti-IF钢
,
RH精炼
,
TiN
,
深冲性能
周超洋
,
吴光亮
,
刘新彬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含铌低合金高强钢在900~1100℃,应变速率为0.1、1和5s-1,真应变至0.7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基于实验数据,得到材料本构方程和表征动态再结晶的参数.运用Cingara-McQueen方程建模预测流变应力并验证.结果表明,高温低应变速率条件下动态再结晶是材料主要软化机理,峰值应力与Z参数成线性关系.由热加工图得到,当应变速率在0.1 ~0.67 s-1,温度在1030~1100℃范围内材料加工性能良好.
关键词:
流变行为
,
含铌高强钢
,
动态再结晶
,
本构方程
,
热加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