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斌
,
李秀辉
,
沈理忠
,
邓士翠
,
刘洁
,
郑勇
,
刘晓飞
,
孙磊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7.10.006
采用三种含乙烯基的硅烷偶联剂对铝酸盐长余辉发光颜料(夜光粉)SrMgAl4O8:Eu2+,Dy3+ 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水解pH值、电导率、ATR-FTIR、SEM、XRD分别表征了改性前后样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YDH-570改性效果最好,且其改性最佳pH值在5.2左右,YDH-171的效果次之,...
关键词:
夜光粉
,
表面改性
,
硅烷偶联剂
孙昌
,
孙康宁
,
候肖瑞
,
冷亮
,
刘晓飞
,
胡志坤
,
李春胜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6.06.015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HAP),与不饱和聚酯复合制备了HAP/聚酯生物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等实验手段对纳米粉体的粒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应用微波网络S参数法测量了HAP/聚酯生物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HAP粉体粒径在100nm以下,呈颗粒状,粒径分部均匀;HA...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
HAP/聚酯生物复合材料
,
微波吸波性能
钟北京
,
刘晓飞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着重讨论层流预混火焰中,碳黑的先驱多环芳烃(PAHs)形成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该机理包括101种组分、546个基元反应.通过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报碳氢燃料预混火焰中PAHs的生成过程.计算结果还表明当量比和压力PAHs的生成与排放具有重要影响,且存在一个化学当量比,在此当量...
关键词:
层流预混火焰
,
多环芳烃
,
碳黑
钟北京
,
刘晓飞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利用反应类(Reaction Class)概念和矩(Moment)方法,研究了层流预混甲烷火焰中碳黑颗粒的成核与长大过程.模型综合考虑了颗粒的成核、颗粒间由于碰撞的聚合、以及气态组分在颗粒表面的生长.通过数值计算预报了碳黑颗粒平均粒径、总表面积、体积分数和数密度,以及萘(A4)和乙炔(C2H2)...
关键词:
碳黑
,
表面生长
,
模型
曹晓非
,
孙康宁
,
孙昌
,
冷亮
,
刘晓飞
,
赵琰
人工晶体学报
分别采用超声分散法和本课题组研究的新技术-往复射流分散法对一系列含不等量多壁纳米碳管的前驱体混合物进行了分散,并将其固化制得了不同的复合材料.其中,前驱体混合液的粘度通过旋转粘度计测定,并使用扫描电镜观测最终所得复合材料中纳米碳管的分布状态.检测结果表明,一方面,往复射流分散工艺相对于超声分散更有利...
关键词:
多壁纳米碳管
,
超声分散
,
往复射流分散
,
分散性
曹晓非
,
孙康宁
,
孙昌
,
冷亮
,
刘晓飞
,
赵琰
功能材料
结合溶胶凝胶法与后期煅烧制备了纯锂锌铁氧体.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所得材料的晶相均与预定结果有所差异,而体系平均粒径为微米级.但制得的铁氧体/石蜡复合试样的吸波性能研究表明:在后期热处理中,将锂锌铁氧体以240℃/h升至1200℃下煅烧后所得的复合材料可在低频段表现出良好的吸波性能.
关键词:
锂锌铁氧体
,
煅烧
,
热处理速率
,
微波吸收
彭淑鸽
,
刘晓飞
,
樊昕洁
,
张玉清
复合材料学报
以钨配合物为主催化剂,AlEt2 Cl为助催化剂,表面改性CuS纳米粉体为填料,采用反应注射成型工艺,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纳米CuS/聚双环戊二烯(CuS/PDCPD)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三维轮廓测定仪、高温气氛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多种手段对表面改性CuS纳米粉体及纳米CuS/PD...
关键词:
聚双环戊二烯
,
CuS
,
反应注射成型
,
原位聚合
,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