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名勇
,
江龙
,
王杉
,
周雨力
,
刘晗
,
李光宪
,
淡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并结合拉伸性能测试分析了聚碳酸酯在中国海拉尔地区户外自然老化前后的光学特性、相对分子质量、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了12个月内聚碳酸酯在该地区户外自然老化失效规律,揭示了导致聚碳酸酯老化失效的结构原因,为合理使用聚碳酸酯材料提供进一步的实...
关键词:
聚碳酸酯
,
自然老化
,
性能
,
结构
,
相对分子质量
刘晗
,
赵小龙
,
彭文博
,
贺永宁
人工晶体学报
报道了一种基于自组装生长ZnO纳米结构的光电导型紫外探测器.首先,在石英衬底上制备银叉指电极,然后溅射ZnO纳米薄膜形成一种共面光电导型金属-半导体-金属(MSM)结构,再利用低压CVD生长方法进行ZnO纳米线的原位生长,从而在器件顶部形成了ZnO纳米线垂直阵列和其上交错排列ZnO纳米线所构成的双层...
关键词:
氧化锌纳米结构膜
,
自组装
,
紫外探测
邓姝皓
,
叶晓慧
,
刘晗
,
付振昌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从含三价铬镀液中制备出铁-镍-铬合金箔,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探究了配位剂和温度对合金箔成分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对合金箔进行表征,并对合金箔的电性能、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进行研究,采用电化学手段对合金电沉积机理进行初探.获得最优工艺...
关键词:
脉冲电沉积
,
纳米晶
,
Fe-Ni-Cr合金箔
,
性能
刘晗
,
叶雪梅
,
孙泉
,
胡静
材料热处理学报
以45钢和42CrMo钢为材料,对比研究了合金元素对离子碳氮共渗化合物层生长动力学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X射线衍射仪对化合物层的显微组织、厚度、硬度及物相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工艺条件下,42CrMo钢表面形成的化合物层厚度比45钢薄,但有效硬化层较厚,表面硬度高且截面硬度梯...
关键词:
45钢
,
42CrMo钢
,
离子碳氮共渗
,
生长动力学
邓姝皓
,
王妹
,
潘颖
,
付振昌
,
刘晗
金属功能材料
以复合羧酸为配位剂,在含三价铬离子的水溶液中,电沉积制备Fe-Ni-Cr合金箔,研究铬盐浓度、电流密度和供电方式等对箔成分和成箔性能的影响,采用SEM、TEM、XRD和EDS对合金箔进行表征,对合金箔的力学、电和耐蚀性能进行研究,并研究合金箔沉积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复合羧酸体系脉冲电沉积可制备出Cr...
关键词:
电沉积
,
纳米晶
,
Fe-Ni-Cr合金箔
刘晗
,
杨星梅
,
潘太军
,
宋仁国
,
胡静
材料热处理学报
在783 ~843 K温度范围和不同保温时间(30 ~240 min)对45钢进行了离子氮氧共渗和离子渗氮表面改性处理,对比研究了两种处理方法的动力学.离子氮氧共渗是在离子渗氮的基础上添加流量为0.2 L/min的空气实现的.利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化合物层显微组织、厚度及物相组成进行了测试和...
关键词:
45钢
,
空气
,
离子氮氧共渗
,
动力学
,
扩散
缪斌
,
刘晗
,
范琪
,
胡静
材料热处理学报
以42CrMo钢为材料,通过在离子氮碳共渗过程中添加空气进行离子氮碳氧多元共渗.采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对渗层形貌、渗层厚度、渗层物相和截面硬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离子氮碳共渗过程中添加适量的空气具有显著的催渗效果,且以空气流量为0.3 L/min的效果最佳,截面...
关键词:
空气
,
42CrMo钢
,
离子氮碳氧多元共渗
,
动力学
杨金龙
,
薛松柏
,
刘晗
,
薛鹏
,
戴玮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Si元素对Al-40Zn-xSi钎料的钎焊性能,显微组织的影响以及不同Al-40Zn-xSi钎料对铝合金钎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l-40Zn-xSi中Si元素含量为4%(质量分数)时,钎料具有最好的润湿性能.显微组织分析表明:当Si元素含量超过4%后,钎料中开始出现块...
关键词:
Al-40Zn-xSi钎料
,
钎焊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