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平
,
陈文元
,
赵小林
,
吴校生
,
崔峰
,
刘武
,
黄晓刚
,
肖奇军
,
马高印
,
张忠榕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8.03.030
分析了悬浮转子式微陀螺基本原理、技术技术要害,并综述了悬浮转子微陀螺多种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悬浮转子微陀螺
,
技术关键
,
方案
,
最新进展
齐友
,
刘武
,
王赤宇
,
李静
,
方艳
,
姜伟
,
秦振杰
腐蚀与防护
阐述了多相流与腐蚀的关系,分析了多相流流型、相转变温度、CO2分压、H2S分压、压力降及流速对腐蚀产生的影响.在油气田,多相流的数学计算模型主要有冲蚀极限流速的计算,冲蚀预测模型,缓蚀剂吸附模型等,应用这几种模型可以对现场腐蚀情况进行预判,最后对腐蚀监测技术、防腐蚀措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多相流
,
腐蚀规律
,
控制措施
晏英
,
肖新颜
,
刘武
,
张登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有机蒙脱土(OMMT)和环氧树脂为改性剂,采用反应性熔融共混法制备了OMMT/环氧树脂复合改性沥青.通过X射线衍射和荧光显微镜对复合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物理力学性能、相容性和热贮存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当OMMT掺加量为1% ~~2%时,OMMT以剥离结构存在于复合改性沥青中,体系中环氧树脂分布更加均匀;复合改性沥青中OMMT掺量为1%时,拉伸强度与环氧树脂改性沥青相比提高了25%;随着OMMT掺量的增加,复合改性沥青软化点逐渐升高,25℃针入度缓慢减小,针入度指数(PI)先增大后减小.
关键词:
有机蒙脱土
,
环氧树脂
,
沥青
,
复合改性
,
相容性
王伟
,
左小彪
,
冯志海
,
颜雪
,
孙福瑞
,
刘武
玻璃钢/复合材料
以玻纤增强环氧预浸料、阻燃环氧结构胶膜和高密度Nomex蜂窝芯通过共固化工艺制备了夹层结构复合材料板,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性能研究.通过分析预浸料蒙皮和胶膜中环氧树脂基体流变特性,以及研究共固化过程中的固化压力和升温制度对所制备夹层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关系,制定出了适宜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制度.结合上述研究成果,进一步对采用不同面重胶膜和铺层结构制备出的夹层板进行了性能测试,考核结果表明:胶膜用量的增加可以明显提高Nomex蜂窝夹层板的滚筒剥离强度和长梁弯曲性能,而对平面压缩性能影响较小,但会明显降低复合材料的整体阻燃和烟毒性能;此外,对称铺层结构的材料整体结构稳定性明显优于非对称铺层结构.
关键词:
Nomex蜂窝夹层
,
流变
,
共固化
,
预浸料
,
胶膜
,
铺层结构
姚承照
,
胡宝刚
,
冯志海
,
刘武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1.06.019
为了更好地研究三维整体编织碳/酚醛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对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选用不同纤维体积分数和不同编织结构的碳/酚醛复合材料试样,进行烧蚀试验,利用TalyScan 150型表面粗糙度测试仪对试样烧蚀后的表面进行测试,并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三维四向结构的碳/酚醛复合材料随着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烧蚀性能变好,较低纤维体积分数(50%)的三维五向结构碳/酚醛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烧蚀性能.
关键词:
织物结构
,
纤维含量
,
烧蚀
,
表面分析
洪凤宏
,
吴战鹏
,
刘武
,
武德珍
,
金日光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7.04.011
采用热处理还原银盐原位引入银粒子的方法,成功制备了天然石墨-纳米银/聚氨酯(C-Ag/PU)导电复合薄膜.并通过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该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用X射线衍射仪(XRD)跟踪了银的还原和银粒子的生长过程,探讨了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银还原过程的影响,研究了纳米银的生成和聚集对C/PU复合体系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的进行,银粒子不断地生成和聚集,最终以纳米尺寸(约10 nm)均匀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纳米银粒子在天然石墨粒子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改善了复合体系的导电通路,显著提高了复合体系的导电性.
关键词:
聚氨酯
,
天然石墨
,
纳米银
,
导电复合材料
赵龙志
,
刘武
,
刘德佳
,
赵明娟
,
张坚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5.001454
利用LDM2500-60半导体激光器在45#钢板上制备SiC颗粒增强Ni60A合金激光熔覆涂层,系统研究SiC含量对涂层的显微组织、稀释率、耐磨性、摩擦因数和显微硬度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随着SiC含量增加,熔覆表层的微观组织细化,稀释率、耐磨性、摩擦因数和硬度均先增加后降低;当SiC含量为20%(质量分数,下同)时,熔覆层的耐磨性能最佳,磨损量仅为0.0012g,为基体磨损量的1/36.3;摩擦因数最小为0.464,且磨损过程最为平稳;熔覆层平均硬度值最高,达到1039.9HV0.2,为基体的3.5倍;但当SiC含量达到25%时,熔覆层的显微硬度与耐磨性能反而下降.
关键词:
激光熔覆
,
SiC
,
显微组织
,
显微硬度
,
耐磨性能
赵龙志
,
刘武
,
张坚
,
赵明娟
硅酸盐通报
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了Ni包覆碳纳米管(CNTs),利用红外光谱(IR)、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能谱分析(EDS)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XRD)研究了混酸纯化、敏化活化、化学镀Ni工艺以及镀后热处理(HT)对化学镀的影响.结果表明:混酸纯化后CNTs在其表面形成了大量的羧基(-COOH)和羟基(-OH)等官能团,提高了CNTs在镀液中的分散性;当稳定剂NH4Cl为35 g/L时,随着镀液温度的升高,镀层Ni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当温度为85℃时,镀Ni效果最佳,镀层Ni的质量分数为69.05%;热处理后镀层由非晶态的Ni-P层转变为Ni3P晶态结构,镀层更加平滑致密.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化学镀
,
官能团
,
热处理
刘武
,
肖新颜
,
晏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DHs)及废胶粉(CR)为改性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LDHs/CR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离析实验、旋转薄膜烘箱老化实验(RTFOT)、室内加速紫外老化试验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实验方法,对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讨了改性剂与沥青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LDHs的掺入使得废胶粉在沥青中分散得更均匀且胶粉颗粒的平均粒径更细小;相比于基质沥青,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随着LDHs掺量增加,LDHs/CR复合改性沥青的离析软化点差值由9.2℃战小到1.3℃,储存稳定性大幅提升;与废胶粉改性沥青相比,LDHs/CR复合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尤其是抗UV老化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
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氢氧化物
,
废胶粉
,
沥青
,
储存稳定性
,
紫外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