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玲
,
刘洪波
,
吴旭梅
,
邹艳红
,
吴婧
,
沈国励
,
李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单体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三种聚吡咯/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FT-IR和TEM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探讨了未加添加剂及分别以NaOH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添加剂制得的聚吡咯/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差别.结果表明,未加添加剂和以NaOH为添加剂时产物为非晶态的剥离型聚吡咯/氧化石墨纳...
关键词:
聚吡咯
,
氧化石墨
,
原位聚合
,
纳米复合材料
,
添加剂
罗战军
,
陈惠
,
巫静
,
吴琼
,
刘洪波
,
许小曙
,
边宏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22.016
以乙酰丙酮铁为催化剂源,三甘醇为溶剂,通过溶剂热法在碳纤维表面负载催化剂前驱体,在 H2与 N2中一定温度下进行还原,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碳纤维表面生长碳纳米管。研究了催化剂的负载条件和碳纳米管的生长条件,采用 XRD、FTIR、RAMAN对乙酰丙酮铁在三甘醇中反应在碳纤维表面负载催化剂前驱体产物进...
关键词:
纳米铁颗粒
,
碳纳米管
,
化学气相沉积(CVD)
,
四氧化三铁
,
碳纤维
吴琼
,
陈惠
,
巫静
,
夏笑虹
,
许小曙
,
边宏
,
刘洪波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4.035
采用液相氧化法对PAN基短切炭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再与尼龙12混合,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技术制备炭纤维/尼龙12复合粉体试样。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炭纤维改性前后的表面状态、复合粉体的分散状况及烧结试样的断口形貌。探讨了复合粉体的烧结行为及烧结试样的力学性...
关键词:
炭纤维
,
尼龙 12
,
液相氧化
,
选择性激光烧结
,
力学性能
张东升
,
江泽慧
,
邓丛静
,
周娣
,
刘洪波
,
杨丽
材料导报
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对毛竹进行500℃、600℃、700℃、800℃、900℃的炭化处理,采用XRD、SEM、网络矢量分析仪对竹炭形貌、结构、电磁波吸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升高炭化温度可促进竹炭中石墨微晶的生长和提高石墨层面排列的规整性,从而提高竹炭的电导率,另一方面通过改变炭化温度可调节竹炭...
关键词:
竹炭
,
炭化温度
,
吸收剂
,
吸波性能
夏笑虹
,
刘洪波
,
陈杰
,
石磊
,
何月德
功能材料
以酚醛树脂为炭前驱体,KOH作活化剂,通过调节炭化温度在相同活化条件下制备了具有不同孔隙结构的活性炭材料.N_2吸附测试表明随着炭化温度降低,活性炭材料比表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孔容则不断增大.其中,550℃炭化样品与KOH反应活性最佳,可制得比表面积为2983m~2/g,总孔容为1.58cm~3/g,...
关键词:
酚醛树脂
,
炭化温度
,
孔结构
,
电化学性能
高仲
,
柯磊
,
徐少平
,
刘洪波
连铸
针对某钢厂连铸坯曾出现的质量问题(中间裂纹、三角区裂纹、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通过运用动态配水和铸坯质量跟踪与判定系统(QES),以及优化现场设备工作状态和强化工艺操作,使其铸坯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本文以分析铸坯中间裂纹为例,介绍了QES系统持续改进铸坯质量的方法,展现QES系统提升铸坯质量的全过程.
关键词:
QES
,
质量评估
,
铸坯质量
,
单次改进
,
渐次改进
胡聪聪
,
刘洪波
,
肖绍懿
,
邵南子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液相浸渍一炭化法制备了沥青基炭/炭复合材料(P-C/C)和沥青一酚醛树脂双基体炭/炭复合材料(D-C/C),研究了它们的增密效率、抗弯强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差别。结果表明:P-C/C的增密效率高于D-C/C的;在体积密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两种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相近;D-C/C的摩擦因数较大,磨损较...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
基体炭
,
酚醛树脂
,
煤沥青
,
摩擦磨损性能
蔡爱军
,
李富进
,
刘洪波
,
张红波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4.01.006
采用熔盐法,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宿主,NiCl2与FeCl3的混合物为插层剂合成三元FeCl3-NiCl2-GIC.考察了石墨与氯化物的摩尔比、NiCl2与FeCl3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工艺因素对产物阶结构和产物中Ni与Fe原子比的影响,探讨了NiCl2与FeCl3在石墨层间的插层过程.研究结...
关键词:
石墨层间化合物
,
熔盐法
,
FeCl3
,
NiCl2
,
反应机制
何平
,
刘浏
,
尹卫平
,
刘洪波
,
陶传俊
钢铁
采用激光气体分析法开发出了新型转炉动态控制系统.与质谱法相比该系统具有投资少、故障低、性能稳定、系统延迟时间短等优点.根据冶金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转炉动态控制模型.本控制系统在40 t复吹转炉的大生产应用中终点碳预报精度在±0.02%的条件下命中率达到80.9%.
关键词:
激光
,
气体分析
,
转炉
,
动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