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新博
,
肖跃军
,
刘谦
,
刘继文
,
赵巍
,
张文良
,
宋林红
,
王雪
,
廖震宇
表面技术
为了改善铝基电沉积镍层的性能,在电沉积镍之前采用了预镀铜的工艺.通过SEM,EDS,划痕法和氦质谱检漏法等方法研究预镀铜层与化学浸锌层的相组成和组织形貌,以及各沉积镍层的气密性和结合力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预镀铜工艺的添加使电沉积镍层性能得到显著改善;镍层内表面光亮,气密性大大提高.
关键词:
预镀铜
,
铝基
,
电沉积
,
浸锌
,
镀镍层
马世宁
,
罗林
,
刘谦
,
邱骥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04.009
利用水蒸气等离子弧焊切设备,选择水及不同比例丙酮水溶液等作为电弧介质对7A52铝合金进行焊接,对不同介质水蒸气等离子弧的轴向电弧吹力进行测试,对不同介质水蒸气等离子弧焊接7A52铝合金接头的组织和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丙酮浓度越大,轴向电弧吹力越大,焊缝熔深越深;随着丙酮的添加,电弧的氧化性降...
关键词:
7A52铝合金
,
水蒸气等离子弧
,
电弧介质
,
电弧吹力
,
微观组织
刘谦
,
徐滨士
,
许一
,
李新
,
史佩京
,
于鹤龙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5.02.004
利用T-11摩擦磨损实验机进行了用纳米铜添加剂润滑的摩擦磨损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摩擦表面进行了形貌分析,利用能谱仪进行了磨痕表面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磨痕表面形成了富含Cu元素的表面膜,静止上试样的磨痕表面比运动的下试样表面形成的薄膜厚,在摩擦表面有原始微损伤(磨削沟槽)的部位边缘有明显的...
关键词:
纳米Cu
,
表面分析
,
成膜机理
周梅
,
王传洲
,
李再文
,
金昌
,
刘谦
,
祖小军
硅酸盐通报
为研究配体对自燃煤矸石-矿渣-粉煤灰地质聚合物活性的影响,以3d、28 d地质聚合物胶砂抗折和抗压强度为目标,首先以配体中激发剂品种、激发剂掺量和水玻璃模数为参数,进行的正交试验,根据正交试验结果确定的显著因素与水平范围,再进行二次响应曲面试验,通过对连续试验点进行优化分析,建立激发剂掺量、水玻璃模...
关键词:
自燃煤矸石
,
地质聚合物
,
激发剂
,
正交设计
,
响应曲面设计
于鹤龙
,
许一
,
史佩京
,
徐滨士
,
王晓丽
,
刘谦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10.009
采用端面摩擦磨损实验机考察了表面修饰纳米铜颗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利用SEM,EDS和纳米压痕仪对摩擦表面进行了形貌、元素和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铜颗粒能够显著改善石油基础油650SN的抗磨减摩性能,降低摩擦表面温度.这主要是由于纳米铜颗粒在摩擦过程中在摩擦表面熔化、润湿摩擦副基体并...
关键词:
纳米铜颗粒
,
摩擦学性能
,
铜保护膜
刘谦
,
徐滨士
,
许一
,
史佩京
,
于鹤龙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4.z1.046
利用T-11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了纳米铜自修复添加剂摩擦磨损试验,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摩擦表面进行了形貌观察,利用能谱仪进行了磨痕表面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磨痕表面形成了富含铜元素的修复膜,静止上试样的磨痕表面比运动的下试样表面形成的薄膜厚,在摩擦表面有原始微损伤(磨削沟槽)的部位边缘有不连续的铜膜...
关键词:
纳米铜
,
自修复
,
成膜机理
唐修检
,
王健全
,
田欣利
,
刘谦
,
吴志远
,
雷蕾
人工晶体学报
建立了氮化硅陶瓷的准静态单晶压痕崩碎损伤实验系统,应用声发射三维定位系统实时监测其损伤演化过程,应用三维显微系统观测陶瓷崩口损伤表面形貌,并分析了崩碎损伤过程的临界行为.结果表明:声发射事件的三维实时定位直观反映了陶瓷崩碎损伤过程中材料内部微裂纹的萌生、扩展、成核和贯通的损伤演化过程,其定位结果与陶...
关键词:
工程陶瓷
,
崩碎损伤
,
时空演化
,
声发射定位
肖宏清
,
刘谦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4.06.022
用空心阴极离子镀(HCD)技术制备了(Ti,Zr)N膜层,研究了氮分压对膜层硬度的影响.以结合强度为判据,采用基体温度、轰击气压、负偏压及中间层沉积时间作为试验的变化因素,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制备(Ti,Zr)N膜层的最佳工艺规范.应用优化的工艺参数对印制板(PCB)刀具进行了镀膜强化应用,结果表明,...
关键词:
空心阴极离子镀(HCD)
,
(Ti,Zr)N
,
印制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