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琪
,
蒋文柔
,
包睿莹
,
刘正英
,
杨伟
,
谢邦互
,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电场极化、振荡剪切及以上两种外场同时作用于聚偏氟乙烯(PVDF)熔体,借助红外光谱仪对PVDF在外场作用下结晶形成β相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场极化作用能促进PVDF极性β相的形成,随着电场强度提高,β相含量逐渐增加.振荡剪切对β相的形成也有一定促进作用,β相含量随振荡频率的提高略有增加;但两种外场的同时作用,却并不表现出协同效果.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
电场极化
,
振荡剪切
,
β相
蒋文柔
,
包睿莹
,
刘正英
,
杨伟
,
谢邦互
,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熔融法制备聚乳酸接枝马来酸酐(PLA-g-MAH)用于增容改性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LA/PETG)共混物,通过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共混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SEM结果显示,加入增容剂PLA-g-MAH后,PLA/PETG共混物两相间的界面明显变得模糊,说明 PLA-g-MAH对共混物具有一定的增容作用;增容剂的引入,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略有下降,但冲击强度略有提高,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PLA的为6.9%,而加入3%增容剂共混物的为21.9%,提高到纯样的3倍左右),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关键词:
聚乳酸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
,
聚乳酸接枝马来酸酐
,
增容改性
李媛媛
,
钱祉祺
,
包睿莹
,
杨伟
,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6.019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酯)(PLLA/P34HB)共混物,其中P34HB的4HB摩尔含量分别为11%与17%.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共混物的相容性、熔融行为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P34HB组分质量分数为25%以上时,共混物两相玻璃化转变温度(Tg)相互靠近,为部分相容体系,且4HB含量越少,PLLA/P34HB共混物的相容性越好.共混物中PLLA的结晶性能随P34HB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4HB含量越大,由于较差的相容性导致P34HB对PLLA的链段运动能力影响减小,共混物中PLLA结晶性能越好.随P34HB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升高,且4HB含量越大,共混物力学性能由于两相相容性较差而低于4HB含量较低的共混体系.
关键词:
聚乳酸
,
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酯)
,
相容性
,
力学性能
刘小亭
,
包睿莹
,
李艳梅
,
杨伟
,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7.020
采用冷冻萃取法制备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部分解缠结聚乳酸试样.通过流变学的方法实时检测了聚乳酸熔体中缠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部分解缠结聚乳酸分子链的缠结过程分为快速穿插阶段和慢速穿插阶段.同时考察了在可控外场作用下缠结网络的形成,结果表明,预剪切和快速熔融会促进分子链缠结网络的形成,而检测频率则对缠结形成没有影响.
关键词:
聚乳酸
,
缠结网络
,
可控外场
荆正军
,
刘西强
,
包睿莹
,
杨伟
,
谢邦互
,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8.016
研究了纳米SiO2粒子选择性分布在聚苯乙烯(PS)基体相时对退火过程中聚苯乙烯/聚丙烯(PS/PP)共混物的形貌粗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SiO2粒子分散在共混物的PS基体时,可显著抑制共混物的形貌粗化过程,且抑制效果比纳米SiO2粒子分布在共混物的分散相中时更强;纳米SiO2粒子分散在PS基体相中时,不会抑制分散相PP分子链的运动,但分散相PP液滴回缩时需要带动PS基体发生形变,PS基体中的粒子网络会大大增加这一过程的阻力,从而抑制PP液滴的回缩;同时,基体中的纳米SiO2粒子使PP液滴的合并过程变得非常困难.
关键词:
纳米粒子
,
聚苯乙烯/聚丙烯共混物
,
形貌粗化
,
粒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