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纯鹏
,
吴爱华
,
唐建成
,
叶楠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4.01.008
采用球磨破碎分级的氧化钨为原料,氢还原制备出平均粒度为30 nm的纳米钨粉,并分别以干磨搅拌和添加适量分散剂的湿式球磨的方式配碳,然后置于通氢钼丝碳化炉中在1180℃长时间碳化,得到了粒度分别为109和148 nm的碳化钨粉末,继而于低压真空烧结炉中,在1360℃的温度下烧结制备出WC-7% Co(...
关键词:
形貌结构
,
粉末冶金
,
纳米碳化钨粉
,
配碳方式
薛滢妤
,
唐建成
,
卓海鸥
,
叶楠
,
吴桐
,
周旭升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4.00380
以共晶铸铁(eutectic cast iron,ECI)作为C源,通过熔铸时渗碳体的原位生成及渗碳体石墨化工艺制备石墨黄铜.利用SEM和EDS分析石墨黄铜的显微组织,探讨了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和切削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铸造过程中原位生成的渗碳体通过石墨化退火后分解成石墨颗粒均匀弥散地分布于黄铜基体...
关键词:
石墨黄铜
,
渗碳体石墨化
,
显微组织
,
切削性能
覃德清
,
唐建成
,
叶楠
,
卓海鸥
,
师晓燕
,
吴桐
稀有金属
为了制备球形颗粒的Co粉和实现在Co粉中添加Y2O3的目的,分析了共沉淀法制备Co-Y2O3复合粉前驱体的热力学.通过对Co2+-Y3+-NH3-C2O42--H2O沉淀体系的热力学分析,得到了lg[M]T-pH关系图(M为金属元素).热力学分析表明:增加草酸根总浓度[C]T和铵根总浓度[N]T会促...
关键词:
共沉淀
,
热力学分析
,
Co-Y2O3复合粉
叶楠
,
唐建成
,
卓海鸥
,
吴桐
,
薛滢妤
稀有金属
针对氧化钨氢还原过程中因“挥发-沉积”作用而导致W粉晶粒快速长大和异常长大现象,利用添加碳的方法抑制氧化钨挥发,制备了平均粒径56.4 nm的球形W粉,并研究了添加碳对还原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W粉的粒度和纯度与前驱体配碳比有关,最佳配碳比为2.6.W粉粒径随还原时间延长不断增加,长大趋势与还原温度...
关键词:
纳米钨粉
,
还原机制
,
晶粒长大
,
挥发-沉积
吴桐
,
唐建成
,
叶楠
,
卓海鸥
,
薛滢妤
,
周旭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以偏钨酸铵和葡萄糖为原料,采用碳辅助氢气还原的方法制备出纳米W粉,并研究W、C摩尔比和还原工艺对W粉的平均粒度和残碳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产物、W粉的平均粒度和残C量与还原温度和W、C摩尔比密切相关,而当还原时间超过1 h后,还原时间对W粉的平均粒度和残C量没有明显的影响。还原产物决定于还原温度,...
关键词:
纳米W粉
,
碳辅助氢还原
,
还原温度
,
还原时间
卓海鸥
,
唐建成
,
叶楠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TEM观察,对液相原位反应法制备的Cu-0.9Y2O3(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的凝固机理和强化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液相线温度上,熔融的Cu-Y合金在等温凝固的条件下,原位生成的纳米级Y2O3粒子均匀弥散分布在铜基体上,并没有在晶界附近聚集长大;通过不同强化机制定量计算Cu-0...
关键词:
Cu-Y2O3复合材料
,
液相原位反应
,
凝固机理
,
强化机制
卓海鸥
,
唐建成
,
叶楠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2.00362
采用液相原位反应法制备了Cu-0.9Y2O3(体积分数,%)复合材料.TEM观察与SAD分析表明:Cu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纳米Y2O3颗粒,其平均尺寸和颗粒间距分别为5.0和20 nm,Y2O3颗粒与基体共格,晶面(422)Y2O3∥(111)Cu,晶带轴[011]Y2O3∥[112]cu.实验结果表明...
关键词:
液相原位反应
,
Cu-Y2O3复合材料
,
共格
,
强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