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莹
,
闻荻江
,
徐玲
,
王振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6.01.007
以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与Keggin结构钼磷酸H3PMo12O40杂化,合成得到新型分子杂化材料,经元素分析及IR、ICP、XRD等手段表征,确定其分子结构为(TMB)3PMo12O40,TEM显示该分子杂化材料颗粒直径在40nm~60nm,分布均匀,属球形颗粒纳米晶,UV-v...
关键词:
纳米晶
,
分子杂化材料
,
电荷转移
,
钼磷酸
,
3,3',5,5'-四甲基联苯胺
吴莹
,
牛焱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5.02.017
为促进激光熔覆在金属材料表面改性中的进一步应用,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和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研究了Q235钢基体上激光熔覆添加有WC的Ni基合金层的特性及其演变,讨论了熔覆层合金成分和显微硬度的变化规律,力求得到熔覆粉的最佳WC含量.结果表明,当添加WC低于30%(质量分数)时,激光...
关键词:
激光熔覆
,
镍基合金
,
WC
,
微观结构
,
快速固化
吴莹
,
赵文济
,
孔明
,
黄碧龙
,
李戈扬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8.00562
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SiO2层厚的AlN/SiO2纳米多层膜, 利用X射线衍射仪、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微力学探针表征了多层膜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 研究了多层膜微结构与力学性能随SiO2 层厚的变化, 考...
关键词:
AlN/SiO2纳米多层膜
,
epitaxial growth
,
superhardness effect
,
oxidation resistance
吴莹
,
吴昕蔚
,
李广泽
,
李戈扬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7.06.014
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在Ar、N2和O2混合气氛中制备了一系列Ti(O,N)涂层,并采用EDS、XRD、SEM、AFM和微力学探针研究了氧分压对涂层的化学成分、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混合气氛中氧分压的提高,涂层中的氧含量逐步增加,氮含量相应减少,但涂层始终保持与TiN相同的NaCl结构....
关键词:
反应磁控溅射
,
Ti(O,N)复合涂层
,
微结构
,
力学性能
吴莹
,
牛焱
金属学报
研究了三元Ni--6Si--xAl (x=6, 10, 15, 原子分数,%)合金在900℃, 0.1 MPa
纯氧气中的氧化行为. 二元Ni--Al合金形成了外NiO膜, 并伴随有Al的内氧化.
而所有三元合金锈层底部均形成了连续完整的外Al2O3膜, 防止了Al的
内氧化, 从而显著降低了三元合...
关键词:
Ni--6Si--xAl
,
null
,
null
罗冬梅
,
郑昭明
,
吴莹
,
李光霞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1999.04.014
利用弹塑性有限变形理论推导了大应变情况下的非局部非弹性损伤本构方程,以20号钢为例,用快速测量网格测量了其受拉时损伤点附近几个点的变形值,用数学回归方法得到了非局部影响函数 ,确定了大应变非局部非弹性损伤本构关系中的内变量.并由所得内变量确定了损伤演变规律,比较全面地描述了金属大应变应变应力-应变变...
关键词:
非局部非弹性损伤
,
内变量
,
损伤演变
吴莹
,
牛焱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5.08.016
研究了三元Ni-6Si-xAl(x=6,10,15,原子分数,%)合金在900℃,0.1 MPa纯氧气中的氧化行为.二元Ni-Al合金形成了外NiO膜,并伴随有Al的内氧化.而所有三元合金锈层底部均形成了连续完整的外Al2O3膜,防止了Al的内氧化,从而显著降低了三元合金的腐蚀速率.因此,与二元Ni...
关键词:
Ni-6Si-xAl
,
三元合金
,
氧化
,
硅效应
吴莹
,
赵文济
,
孔明
,
黄碧龙
,
李戈扬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8.03.029
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SiO2层厚的AlN/SiO2纳米多层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微力学探针表征了多层膜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了多层膜微结构与力学性能随SiO2层厚的变化,考察了AIN/SiO2纳米多层膜的高温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受AlN层晶体结构...
关键词:
AlN/SiO2纳米多层膜
,
外延生长
,
超硬效应
,
抗氧化性
吴莹
,
闻荻江
,
徐玲
,
王振平
,
牛彩红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01.004
在制备的具有超分子特性的新型有机-无机配合物(C16H20N2)3PMo12O40中,3,3′,5,5′-四甲基联苯胺(C16H20N2,TMB)与杂多酸阴离子PMo12O3-40(PMA)之间存在明显的电荷转移作用,紫外光可促进TMB的氧化,转而促进(TMB)3PMA分子内的电子转移. 将此化合物...
关键词:
四甲基联苯胺
,
钼磷杂多酸
,
聚乙烯醇
,
光化学性能
,
电催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