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栓
,
唐耀
,
周珺成
,
何为
材料导报
以L-抗坏血酸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保护剂,乙酸铜的二乙醇溶液为前驱体,在室温下反应得到大量粒径在160 nm左右单分散性的纳米铜颗粒.详细探讨了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配比、乙酸铜溶液滴加速率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纳米铜粉进行表征与分析,该纳米铜颗粒以近似球状的不规则形貌为主,晶型为面心立方(fcc)晶体结构,纯度较高,能够稳定分散在有机溶液中,适合制备导电铜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纳米铜粉
,
L-抗坏血酸
,
聚乙烯吡咯烷酮
,
室温合成
,
环境友好
唐耀
,
李楠
,
李友胜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8.02.007
以电熔白刚玉细粉(≤0.088 mm和≤0.047 mm)、活性α-Al2O3微粉(d50=2.4 μm)、电熔镁砂细粉(≤0.088 mm)、CA-80水泥和SiO2微粉作为铝镁浇注料的基质部分,三聚磷酸钠为外加剂,加水共混后,振动成型为25 mm×25 mm×125 mm的试样.自然养护24 h后脱模,分别经110 ℃ 24 h、1 400 ℃ 3 h和1 600 ℃ 3 h热处理.采用跳桌法研究粒度组成对基质浆体流动性的影响,按国标测量烧后试样的线变化率、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和常温强度,并借助XRD、SEM和压汞仪研究粒度组成对基质常温物理性能和处理温度对基质中微孔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1)粒度组成对基质浆体流动性有较大影响,适当降低≤0.088 mm白刚玉细粉含量能提高浆体流动性;α-Al2O3微粉的加入量为7.8%时浆体流动性最好.(2)随较细白刚玉细粉(≤0.047 mm)含量的增加,1 600 ℃处理后试样的线收缩增大;随α-Al2O3微粉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线收缩增大,试样的强度先增大后减小.(3)处理温度从1 400 ℃升至1 600 ℃时,试样内微孔孔径由2 μm增大至3.5 μm左右.
关键词:
铝镁浇注料
,
基质
,
电熔白刚玉
,
粒度组成
,
流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