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溶液pH值对浸矿微生物活性及浸出速率的影响研究

温建康 , 姚国成 , 陈勃伟 , 武彪 , 刘学 , 黄松涛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9.01.018

研究了从紫金山铜矿生物堆浸矿堆中分离到的浸矿微生物,在不同的初始培养基pH(1.0~3.0)下的活性和在不同初始培养基pH(1.4~4.5)下对紫金山硫化铜矿石的浸出规律.结果表明,生长稳定后初始pH值小于1.8的溶液的pH值稳定在1.6左右,而初始pH值大于2.2的溶液的pH值稳定在1.9左右.而不同初始pH(1.4~4.5)的浸矿实验表明,适于该浸矿微生物浸矿的最佳pH值在1.8~2.3之间,最终矿浆电位与铜的浸出率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 生物冶金 , 微生物活性 , 浸出速率 , 浸矿微生物

硫化矿物的浮选电化学与浮选行为

覃文庆 , 姚国成 , 顾帼华 , 邱冠周 , 王淀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研究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等矿物在有/无捕收剂两种情况下的浮选行为,考察浮选与矿浆电位的关系.结果表明:当pH值分别小于4.0时,黄铜矿无捕收剂浮选的电位区间为0~0.9 V;当pH值为4.0或11.0时,矿浆电位大于0.85V以后,黄铁矿的浮选回收率低于20%;当pH值为11.0时,黄铜矿无捕收剂浮选的矿浆电位区间为0.35~0.85 V.当pH值为10.0、丁黄药浓度为5×10-5 mol/L时,方铅矿浮选的矿浆电位为0.45~0.55 V,而黄铜矿在0.45~ 0.80 V的电位区间具有良好的浮选性能;对闪锌矿而言,当pH值为9.0时,矿浆电位在-0.40~ 0.80V区间都不具有良好的可浮性.在浮选体系中,黄铜矿表面氧化会产生元素S0,当矿浆电位从-0.2V增大至0.6V,黄铜矿表面氧化产生的元素S的数量逐渐增大,黄铜矿的无捕收剂浮选性能越来越好.从南京和青海2个铅锌矿山的应用情况来看,采用电位调控浮选技术可以大幅度缩短铅矿石的浮选时间,减少浮选机数量.例如在南京某铅锌矿,由于采用电位调控浮选技术,原来2个系列每天处理900 t矿石,现在采用一个系列即可处理.

关键词: 方铅矿 , 黄铜矿 , 黄铁矿 , 浮选 , 电化学

不同成矿条件下黄铜矿微生物浸出研究概况

白静 , 温建康 , 黄松涛 , 武彪 , 姚国成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2.04.023

研究了中国不同地质成因铜矿床的黄铜矿微生物浸出.中国铜矿床的类型主要有铜镍硫化物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矽卡岩型铜矿床、火山岩型铜矿床和沉积岩型铜矿床.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和自己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成矿条件下的黄铜矿微生物浸出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且针对不同类型铜矿中黄铜矿的微生物浸出研究现状,将其浸出行为与地质成矿成因相联系.黄铜矿的微生物浸出本质是一个电化学腐蚀过程,因此浸出体系的电位以及矿样中黄铜矿的嵌布特征对浸出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对于铜镍硫化物而言,在浸出过程中发生原电池反应,镍黄铁矿优先浸出,而黄铜矿被阴极保护,但是提高温度对黄铜矿浸出速率有显著影响.斑岩型铜矿的黄铜矿最难以浸出,矽卡岩型由于与斑岩型地质成因相似,因此与其具有相似的浸出行为.海相火山岩型铜矿的黄铜矿最易浸出.此外,还探讨了不同成矿条件下黄铜矿 浸出差异与晶体结构和铜、铁的分部价态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确定不同成矿条件与黄铜矿中铜、铁的价态之间的联系将有助于浸出机制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铜矿床 , 成矿作用 , 微生物浸出 , 浸出机制

原生电位调控浮选技术在高原地区铅锌矿的应用

姚国成 , 张永德 , 宋永胜 , 林大泽 , 阮仁满 , 温建康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7.04.028

原生电位调控浮选技术在平原地区铅锌矿得到广泛应用并显示出巨大经济价值,在高原地区铅锌矿成功应用尚属首例.本文阐述了高原地区铅锌矿原生电位调控浮选技术的工业应用结果,铅锌回收率累计指标分别提高1.15%和2.26%,节省药剂成本2.37元/吨矿石,达到了提高选别指标、缩短试验流程、节省药剂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 原生电位调控浮选 , 高原地区 , 铅锌矿

含砷碳质难处理金矿生物预氧化-氰化浸出研究

尚鹤 , 温建康 , 武彪 , 刘美林 , 姚国成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2.06.018

贵州某金矿含金3.05 g·t-1、砷0.25%、硫5.95%、碳质1.44%,金粒度极小(多数小于2μm),采用浮选工艺获得的金精矿金品位低,硫砷难以分离,金精矿直接氰化浸出金浸出率只有10.21%,为典型的难选冶金矿石.针对浮选金精矿的特点,开展了高效浸矿菌的选育、生物预氧化-氰化浸出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自泥堡金矿(NB)、紫金山铜矿(ZJ)、白山镍钴铜矿(BS)、墨江镍钴矿(MJ)、德兴铜矿(DX)等五个矿山的浸矿菌群中NB菌生长繁殖最好,故选定NB菌群作为实验用菌种,经过进一步的连续转接、逐级驯化后,用于生物预氧化,氧化周期15 d,硫的氧化率达到49.31%,金的氰化浸出率达到80.18%.采用构建16SrDNA克隆文库的方法对预氧化体系中的微生物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预氧化体系中NB菌群既包含细菌也包括古菌,细菌主要由Sulfobacillus sp.(52%),Sulfobacillus thermotolerans(25%),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 (23%)组成,而古菌为Ferroplasma acidiphilum.

关键词: 难处理金矿 , 生物预氧化 , 氰化浸出 , 群落分析

难处理金矿预氧化高效嗜热菌的选育研究

姚国成 , 温建康 , 阮仁满 , 宋永胜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5.04.023

采集南方某煤矿酸性矿坑水并从中选育分离出一株中等嗜热菌;利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确定其为Sulfobacillus属, 典型种为Sulfobacillus thermosulfidooxidans. 将该菌株应用于黄铁矿单体矿物的氧化,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 黄铁矿浸出前颗粒完整、结构致密, 经预氧化后, 结构疏松, 形成空洞和裂纹, 黄铁矿致密结构被破坏;经过16 d生物预氧化, 单体黄铁矿被氧化60%以上, 达到暴露单体金的目的. 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是一株活性较高的高效嗜热浸矿功能菌.

关键词: 嗜热菌 , 难处理金矿 , 选育分离 , 浸矿功能菌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