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浩
,
孔祥华
,
刘虎
,
王更超
,
沈奎
,
孙彦辉
,
孙华
,
沈朴恒
,
王德炯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光学金相、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显微硬度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控制冷却过程中不同冷却工艺对弹簧钢55SiCrA的组织形态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55SiCrA钢的显微硬度增大,珠光体平均片层间距减小;为了获得良好的组织性能,珠光体相变区冷速优选控制在0.8℃/s以下;在670℃...
关键词:
55SiCrA钢
,
控制冷却
,
组织
,
珠光体
,
显微硬度
孔祥华
,
唐晋
,
孙瑞虹
,
赵广宏
,
孙彦辉
,
袁国华
,
孙华
,
李翔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SCM440钢的开裂敏感性与轧后冷却过程中的温度、脱碳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轧后冷却过程中SCM440大盘条在表层以下30μm以内的区域产生的微裂纹引起了冷镦开裂。在轧后冷却过程SCM440盘卷表面发生脱碳。微裂纹主要在750~800℃范围内产生,由于在这个温度范围内SCM440钢处于两相区,...
关键词:
开裂敏感性
,
脱碳
,
组织应力
孙华
,
孙彦辉
,
王帅
,
孙瑞虹
,
唐晋
,
孔祥华
,
李翔
,
王发仓
,
李士琦
材料热处理学报
针对API X80管线钢在生产实际中遇到的落锤性能较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管线钢在落锤撕裂试样断口处存在大量的异常球形析出物,这些析出物为Mo、Ti、Ni等合金元素的碳化物,尺寸约为几个微米,不但削弱了这些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弥散强化作用,而且降低了管线钢的落锤撕裂性能.结合热处理实验,探讨了...
关键词:
管线钢
,
落锤性能
,
碳化物
,
固相扩散
刘虎
,
孔祥华
,
孙彦辉
,
沈朴恒
,
王德炯
,
孙华
,
李翔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热膨胀法结合金相-显微硬度法,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测定了弹簧钢55SiCrA的相变临界点Ac1、Ac3、Ar1、Ar3和Ms;同时测定了奥氏体在不同冷却速度下连续转变时的膨胀曲线,并绘制了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图);通过FE-SEM研究了不同的冷却速度对显微组织形貌和珠...
关键词:
弹簧钢55SiCrA
,
连续冷却转变
,
CCT曲线
,
片层间距
,
热模拟
孙华
,
冯立明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4.04.010
确定了化学镀Ni-P合金工艺试验技术路线,选取影响工艺性能的3个工艺参数,设计了L9(34)正交试验方案,探讨了各种稳定剂化学镀对Ni-P合金镀液和镀层性能的影响,用极差法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工艺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确定了最佳工艺配方,优化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不仅镀层性能优良,而且镀液镀速高、稳定...
关键词:
稳定剂
,
沉积速度
,
镀液稳定性
孙华
,
马洪芳
,
刘科高
,
刘义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0.01.018
化学镀Ni-P可以改善铝合金易产生晶间腐蚀、表面硬度低、不耐磨损等缺陷,欲使镀层与铝合金基体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前处理工艺则显得尤为重要.采用正交试验,用极差法分析了活化和预镀镍各工艺参数对后续化学镀Ni-P镀速影响的主次顺序,确定了活化和预镀镍镀液的最佳配方及各工艺条件,并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
关键词:
化学镀
,
Ni-P合金
,
沉积速率
,
镀层性能
,
活化-预化学镀
,
预镀镍
郭晓斐
,
王玥
,
孙华
,
王璐
,
修先文
材料保护
为了提高镀锌钢板的耐蚀性生,采用三价铬钝化液对镀锌层进行了钝化处理。研究了钝化工艺参数对钝化膜外观和耐蚀性的影响,确定了三价铬钝化最佳工艺。测试表明:制备的钝化膜的耐蚀性与六价铬钝化膜相当。通过SEM,EDS,XRD和极化曲线分析了膜层的形貌、成分及耐腐蚀性能。结果显示,钝化膜主要含有ZnO,FeC...
关键词:
镀锌层
,
三价铬钝化
,
耐蚀性
,
膜成分
,
电化学性能
孙华
,
马洪芳
,
冯立明
,
唐海宝
材料保护
传统的高温酸性化学镀镍磷工艺不适用于ABS塑料表面金属化,而低温施镀又很难获得均匀的镀层.采用低温碱性化学镀镍磷工艺并施加超声波辅助对ABS塑料施镀,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镀液配方和参数.结果表明:化学镀液对镀速的影响顺序为次磷酸钠浓度>硫酸镍浓度>pH值>柠檬酸钠浓度>硼酸浓度;最优工艺条件为35...
关键词:
化学镀镍磷
,
ABS塑料
,
超声波
,
镀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