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超
,
尹丹凤
,
孙朝晖
,
景涵
,
陈海军
,
唐红建
,
余彬
,
王唐林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6.05.007
通过固相煅烧法制备钒酸铋颜料,研究反应原料、煅烧温度及煅烧时间对产品物相、粒度及比表面积、颜料呈色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H4VO3及Bi(NO3)3·5H2O为反应原料,制备条件更温和;煅烧温度为500℃、煅烧时间为12 h,制备出的钒酸铋产品物相纯度较高、平均粒径及比表面积处于较优水平,产品对应的色坐标为L*=84.91,a*=1.18,b*=85.87,c*=85.88,颜料呈色性能优于市售钒酸铋颜料.
关键词:
钒酸铋
,
颜料
,
固相煅烧
,
物相
,
呈色性能
杜光超
,
孙朝晖
,
鲜勇
,
陈海军
,
景涵
,
尹丹凤
,
唐红建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5.008
以五水硝酸铋(Bi(NO3)3·5H2O)及偏钒酸铵(NH4VO3)为原料,利用TG-DSC对固相煅烧法制备钒酸铋的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升温速率下,反应均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DSC峰值温度为400.67~425.95 K,反应同时在固、液两相中进行;第二阶段的DSC峰值温度为516.86~551.57 K,为固相反应;两个阶段的反应均涉及到体系副产物的分解及产物晶型的转变与完善.分别通过Flynn-Wall-Ozawa及Kissinger模型确定出两个阶段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第一阶段,表观活化能Ea1=86.56 kJ/mol,频率因子A1=4.49×1010 min-1;第二阶段,表观活化能Ea2=103.11 kJ/mol,频率因子A2 =4.12×109 min-1.
关键词:
钒酸铋
,
固相焙烧法
,
动力学
,
TG-DSC
,
拉曼光谱
何文艺
,
王小江
,
彭毅
,
尹丹凤
钢铁钒钛
介绍一种高密度多钒酸铵的制备方法,研究TV浓度、pH、搅拌速度、加药与酸温度、加铵系数以及晶种对多钒酸铵的堆密度和沉钒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含钒20 ~ 30 g/L的溶液在60~85℃加入大于1/50倍于全钒质量的晶种和1.5 ~2.5倍于全钒质量的硫酸铵后,用硫酸调节pH到2.1~2.4,沸水浴95℃依次在350 r/min 和200 r/min转速下分别沉淀40 min和20 min,可获得98.5%以上的沉钒率,烘干后的APV堆密度大于0.95 g/cm3,APV焙烧后的粉钒中含VO5大于98.5%,Na2O小于0.10%.
关键词:
多钒酸铵
,
五氧化二钒
,
堆密度
,
沉钒率
陈海军
,
孙朝晖
,
尹丹凤
,
刘丰强
,
李千文
,
连忠华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3.02.004
针对影响工业回转窑生产V2O3的工艺及相关参数进行了研究,控制合适的还原温度、出料量的大小、还原煤气流量、筒体转速等可控制产品中杂质含量,使产品质量得到较大提高.试验表明:煤气流量为140~ 160 m3/h,出料量为320~350 kg/h,还原温度为860~920℃,筒体转速为37.5 s/r时,得到的V2O3产品能够满足钒铁冶炼和氮化钒生产的要求.
关键词:
V2O3
,
回转窑
,
出料量
,
流量
,
转速
王唐林
,
孙朝晖
,
鲜勇
,
尹丹凤
,
李千文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5.002
采用DSC、TG热分析方法,对偏钒酸铵的热分解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热分解过程包括4个步骤,前三步吸热反应以及最后一步放热反应.利用Kissinger法以及Kissinger-Crane法对V2O5生成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建立反应速率方程.结果表明,偏钒酸铵热分解过程为第三步化学反应控速,反应的活化能为156.60 kJ/mol,指前因子为2.43×1014 min-1,反应级数为0.94.
关键词:
V2O5
,
偏钒酸铵
,
热分解
,
差热分析
,
动力学参数
,
活化能
尹丹凤
,
孙朝晖
,
景涵
,
杜光超
,
陈海军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6.003
多钒酸铵返溶是工业上生产高纯五氧化二钒的重要步骤.采用pH标定法测量多钒酸铵的返溶率,在氢氧化钠浓度为0.5 mol/L,液固比为20:1的现行生产工艺条件下对多钒酸铵返溶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钒酸铵的返溶率随温度和搅拌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多钒酸铵返溶的动力学模型为液膜非稳态扩散模型,受液膜非稳态扩散控制,表观活化能为6.15 kJ/mol;适当增大搅拌速度、升高返溶湿度都能提高多钒酸铵返溶的扩散速率.
关键词:
多钒酸铵
,
返溶
,
动力学
,
活化能
卢晓林
,
付自碧
,
何文艺
,
申彪
,
尹丹凤
,
王春琼
钢铁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4.04.003
针对含钒钙化熟料酸浸过程中因金属铁还原而出现浸出液变黑、钒转浸率下降等问题,进行了含钒钙化熟料中金属铁含量、酸浸pH值、酸浸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酸浸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酸浸pH≈2.8和酸浸时间~ 60 min时,钙化熟料金属铁含量应控制在2%以内,钒转浸率为86%;当钙化熟料金属铁含量大于2%时,应控制酸浸pH≈3.0,酸浸时间~45 min,存放时间≤120 min,此时能有效降低金属铁对钒转浸率的影响程度,钒转浸率可控制在80%以上.
关键词:
氧化钒
,
钙化熟料
,
酸浸
,
金属铁
,
钒转浸率
付自碧
,
尹丹凤
,
张新霞
钢铁钒钛
对三种不同冷却方式得到的水冷钒渣、风冷钒渣和缓冷钒渣的物相结构、钒尖晶石颗粒大小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氮气气氛下1 000℃保温时间对钒尖晶石颗粒大小的影响,并对水冷钒渣、风冷钒渣和缓冷钒渣在相同条件下的钠化焙烧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缓冷和1 000℃保温有利于钒尖晶石颗粒长大:-0.125 mm钒渣在不添加提钒尾渣焙烧时,不同粒度范围的水冷钒渣焙烧钒转化率比同粒度范围的缓冷钒渣低1~2个百分点;-0.125 mm钒渣添加提钒尾渣焙烧时,水冷钒渣焙烧钒转化率比缓冷钒渣低0.56个百分点.
关键词:
钒渣
,
冷却方式
,
钒尖晶石
,
粒径
,
钒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