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
,
刘勇琼
,
廖英强
,
田蔚
宇航材料工艺
为了降低复合材料壳体封头区域的应力集中,提高壳体整体性能,对复合材料壳体薄弱区进行补强以及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补强是关键问题.本文以碳纤维Ф150 mm复合材料壳体为研究对象,以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分析为依据,分别采用碳布补强和纤维缠绕补强对壳体前后封头及赤道附近位置进行补强.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缠绕补强效果...
关键词:
复合材料壳体
,
补强
,
壳体特性系数
,
应力平衡系数
,
纤维发挥强度
李翠云
,
李辅安
,
孙敏
,
廖英强
宇航材料工艺
针对薄壁金属内衬碳纤维复合材料容器,采用网格理论设计和纤维发挥强度经验取值方法易导致容器实际爆破压力远远高于设计压力,纤维强度实际发挥率高于设计值的结果.本文主要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途径和设计中的一些方法:一是可按纤维的实际复丝拉伸强度来进行复合材料工艺设计;二是可考虑计算内衬和树脂基体对容器结构强...
关键词:
薄壁内衬
,
复合材料容器
,
纤维发挥强度
,
结构效率
周伟江
,
廖英强
,
张世杰
,
尤丽虹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4.03.026
针对T800HB/环氧复合材料壳体易在封头部位产生复杂的应力状态,导致壳体低压破坏的问题,通过采用金属接头结构优化与封头补强措施,使T800HB/环氧复合材料壳体的爆破压力由28.2 MPa提高到36.4 MPa,纤维强度发挥率由65.7%提升至85.6%.
关键词:
复合材料壳体
,
碳纤维
,
应变
,
纤维强度转化率
廖英强
,
刘勇琼
功能材料
为形成一套完善的轴棒法炭/炭复合材料基本力学性能预测方法,首先完成了轴棒法炭/炭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的建立,然后以周期性边界条件为理论基础,编写了周期性边界条件子程序,最后结合均匀化理论和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对轴棒法炭/炭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进行了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均匀化理论、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和周...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
均匀化理论
,
双线性内聚力模型
,
周期性边界条件
,
代表性体积单元
马仁利
,
常新龙
,
廖英强
,
张晓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3.018
采用微波固化技术,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NOL环进行了固化试验研究.综合运用红外光谱、微观CT扫描系统、力学拉伸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试验方法分析材料的固化行为、微观形态及力学性能,并与传统热固化试样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固化方式与传统热固化方式的固化机理不同,微波固化可显著缩短固化周...
关键词:
微波固化
,
碳纤维
,
环氧树脂
,
复合材料
,
力学性能
廖英强
,
刘勇琼
,
嵇阿琳
材料导报
以渐进损伤方法和双线性内聚力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ABAQUS用户子程序USDFLD对轴棒法C/C复合材料的界面刚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轴棒法C/C复合材料的界面切向刚度介于1.0×105~0.5×104 N/mm3;当界面刚度取值过高时,计算得到的极限破坏载荷过低;当界面刚度取值过低时,计算得到的...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
渐进损伤理论
,
双线性内聚力模型
,
界面刚度
廖英强
,
刘勇琼
,
嵇阿琳
功能材料
为指导轴棒法耐烧蚀C/C复合材料的后处理工艺的实施,以渐进损伤方法和双线性内聚力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ABAQUS用户子程序USDFLD对轴棒法C/C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对轴向弹性模量和极限破坏载荷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界面强度的增加,轴向弹性模量和极限破坏载荷逐渐增加;随着界面断裂能的增...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
渐进损伤理论
,
双线性内聚力模型
,
界面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