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娇
,
寇生中
,
赵燕春
,
袁小鹏
,
李春燕
,
张亚娟
,
蒲永亮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08.008
利用铜模吸铸法制备(Zr0.72 Cu0.28)100-x Alx (x=0,2,4,6,8,10,12和14)合金棒状试样,研究了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和析出相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Al含量增加,非晶形成能力提高;析出相体积分数和尺寸减小,分布更加均匀;综合力学性能逐渐提高,x=12时抗...
关键词:
非晶复合材料
,
非晶形成能力
,
Al含量
,
析出相
,
力学性能
李贵安
,
邓仲勋
,
焦飞
,
张亚娟
,
朱庭良
硅酸盐通报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不同形貌结构的纳米掺银复合颗粒.分析了掺银二氧化硅复合颗粒的形成机理,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FT-IR)及紫外可见(UV-Vis)光谱仪等手段对Ag/SiO_2复合颗粒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关键词:
银
,
二氧化硅
,
硅烷偶联剂
,
纳米复合颗粒
宋志坤
,
谭福龙
,
马小全
,
刘伟
,
张亚娟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7.01.007
结合宏观裂纹和微观组织分析,通过试验来确定某铸钢轮材料的热疲劳破坏临界循环上限温度.实验发现,在循环上限温度为600℃时,试样开始出现开裂倾向;而循环上限温度为700℃时试样产生急剧破坏;低于600℃时,试样没有产生明显的热疲劳破坏.由此可以确定,600℃可大致作为该铸钢轮材料开始产生热疲劳急剧破坏...
关键词:
铸钢轮
,
热疲劳裂纹
,
氧化腐蚀
,
热循环上限温度
李贵安
,
焦飞
,
邓仲勋
,
张亚娟
,
牛文成
,
郑海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为提高Ag/TiO2纳米颗粒的光催化降解作用,采用聚合凝胶工艺路线,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硝酸银为银源,通过向反应体系引入鳌合剂醋酸、表面改性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以及还原剂甲醛等添加剂,制备出TiO2粉体及Ag/TiO2纳米复合粉体。利用FT-IR、XRD、TG-DTA、TEM和UV-...
关键词: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
Ag掺杂
,
TiO2
,
光催化
梁戈
,
张亚娟
,
林敏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研究了三种膜厚(10μm、15μm、20μm)的微弧氧化处理LD10铝合金的疲劳性能;采用SEM观察微弧氧化试样的表面、截面以及断口形貌;利用XRD分析微弧氧化试样的表面相组成和表面残余应力.结果表明:微弧氧化膜层由AISi_(0.5)O_(2.5)非晶相组成,膜层中的微裂纹起...
关键词:
微弧氧化
,
LD10铝合金
,
弯曲疲劳
,
残余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