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平
,
张红
,
张晓文
,
张格祥
,
王小虎
,
刘阳
,
刘斌
原子核物理评论
探讨了重离子束辐照后荷颊囊癌金黄地鼠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采用0,4,6,8和12 Gy剂量的12C6+离子束对荷颊囊癌金黄地鼠辐照治疗后28 d取血,应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法测定血清中Fe,Cu,Zn,Mg和Ca 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金黄地鼠成瘤后,血清中微量Cu,Zn,Ca和Mg元素含量下降,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不同剂量的重离子束辐照后28 d,血清中5种微量元素在低剂量时均呈现继续下降趋势,在6或8 Gy时恢复到正常组水平,到12 Gy再呈降低的趋势,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重离子束辐照影响荷颊囊癌金地鼠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重离子束
,
颊囊癌
,
微量元素
,
电离辐射
张曙光
,
张宝平
,
李俊
,
高秋凡
,
王克智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2.03.017
总结了近年来在离心SHS陶瓷复合钢管陶瓷层上形成的裂纹类型及其形成机理、陶瓷层裂纹控制方面取得的进展.热应力和钢管的压迫力是离心SHS陶瓷复合钢管陶瓷层产生裂纹的两个主要原因,欲减少陶瓷层裂纹的形成,除了选用合适的工艺配方,关键要在中高温阶段从工艺上严格控制陶瓷复合钢管整体的冷却速率.
关键词:
离心
,
自蔓延高温合成
,
陶瓷涂层
,
钢管
,
裂纹
魏琳
,
陈云琳
,
张宝平
,
祖志楠
硅酸盐通报
本研究以山东粉煤灰(FA_1)、房山粉煤灰(FA_2)及黑龙江粉煤灰(FA_3)为原料,采用三次致孔法水热晶化合成类沸石分子筛,并研究了三次致孔法处理粉煤灰的晶型转化和颗粒团聚变化.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荧光法(XRF)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以20% HCl、液固比(L/S)为10的活化条件处理FA_1,得到物相单一且表面结构稳定的晶体;10 mol/L NaOH的改性条件下,进一步得到结晶良好的团聚体;晶化条件:硅铝物质的量比(Si/Al)为7.9,晶化温度为140℃,晶化时间为8h,制备出对苯蒸气吸附率为63.72%的类沸石分子筛.
关键词:
粉煤灰
,
类沸石分子筛
,
三次致孔法
,
吸附率
焦彤
,
张宝平
,
张海涛
,
刘长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通过实验分析了90W和93W钨合金在动加载时其断裂机理及特性以及侵彻时其微观结构响应的异同点. 通过对比发现, 二者的断裂机理基本相似, 但侵彻时, 由于90W钨合金中存在较多的粘结相而使得其蘑菇头较小, 其中的钨颗粒变形也较小; 只在93W钨合金中发现了绝热剪切现象的征候.
关键词:
钨合金
,
动态断裂
,
侵彻
,
绝热剪切
杨超
,
赵宝荣
,
张宝平
,
李灿波
,
付克勤
,
田时雨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3.04.002
根据回收弹坑中钨合金穿甲弹在侵彻结束时已完全破坏的特征,采用二级轻气炮研究了撞击时钨合金中塑性波传播的特性.结果发现,在撞击时钨合金中的塑性波传播速度和弹性波传播速度有相同的量级,分别为4.208km/s和3.067km/s,塑性波仅比弹性波略慢一些,考虑到实际侵彻情况不是一维应变问题,和侵彻过程的温升比氢气炮实验时要高,实际塑性波传播速度要比这个值低.但是根据计算获得的侵彻时间,和侵彻结束时弹体已完全破坏的情况分析,塑性波的速度应与计算值有相同的量级.这些结果与分析侵彻过程中做出的在弹体中塑性波传播速度比弹性波传播的速度要慢的多的假设不同.弹体尾部在塑性波传播过程中的破坏,可能会被反向传播的弹性波从弹体上拽掉,这将降低弹体携带的能量,从而影响到穿深.
关键词:
侵彻
,
钨合金穿甲弹
,
塑性波
张宝平
,
陈云琳
,
魏琳
,
祖志楠
硅酸盐通报
本文对所选取的粉煤灰先后进行了酸改性和不同浓度的碱改性,对改性后所得样品的外部形态、矿质组分、化学组分、粒径分布和比表面积进行了检测,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苯气吸附实验对改性后粉煤灰的吸附能力进行了测试,发现其吸附性能有很大改善,另外,对其吸附能力变化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样品比表面积增大和新物质的形成是粉煤灰吸附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粉煤灰
,
改性
,
吸附
,
比表面积
杜国强
,
袁文振
,
张宝平
,
张立元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098
针对高强度带钢连续退火过程易发多发的板形翘曲问题,根据带钢纵向延伸在厚度方向分布不均导致了翘曲的机理认识建立了带钢翘曲生成力学模型,求解获得带钢上下表面延伸差与翘曲大小的关系及影响规律,并分析指出连退机组平整机单辊驱动是导致带钢产生上下表面延伸差的主要原因.为解决某高强度带钢连退机组存在的板形翘曲问题,建立该机组平整轧制过程有限元仿真模型,模拟分析上下工作辊辊径差、轴线偏心距和摩擦因数差对带钢上下表面延伸差的影响,并提出以减小厚度方向延伸不均为目标的板形翘曲控制的若干对策措施.将所提出的对策措施上机试用并多次优化调整后稳定用于某连退机组的实际生产,使该机组产品带钢的板形翘曲缺陷得到明显改善,创造显著经济效益.
关键词:
翘曲
,
有限元
,
延伸差
,
翘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