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首钢中厚板轧机轧制节奏的控制

矫志杰 , 胡贤磊 , 赵忠 , 邱红雷 , 刘相华 , 王国栋 , 李学儒 , 张庆春

钢铁研究学报

首钢中厚板轧机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多块轧件交叉轧制,根据具体工艺参数可以分别采用单坯轧制模式、双坯一待一轧模式或三坯两待一轧模式.通过对轧制节奏的控制,提高了轧机的生产率.从设计的轧机时位图可以清楚地看出轧制节奏的控制情况.

关键词: 中厚板轧机 , 交叉轧制 , 轧制节奏

中厚板头尾厚度超差原因分析

胡贤磊 , 赵忠 , 刘相华 , 张庆春

钢铁

基于四辊中厚板轧机,分析了温度、头部沉入、AGC系统、压力传感器和展宽比对中厚板头尾厚度超差的影响.头尾温度过低对厚度偏差影响较大,它使得钢板塑性系数增加,造成钢板头尾厚度增厚,这种影响每道次都存在并与下一道次的结果进行叠加,增大厚度超差的可能性.头部沉入对头部厚度的影响可通过沉入补偿进行消除.咬入阶段AGC系统不投入的影响可通过减小咬钢速度的方法进行部分消除.展宽比过小会加剧头尾厚度增厚,展宽比过大会缓解头尾增厚的趋势.这些分析为今后钢板头尾厚度超差的控制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厚板 , 厚度 , 沉入补偿 , AGC , 展宽比

采用氮化钛铁微合金化技术生产HRB400热轧带肋钢筋的研究

王安仁 , 张庆春 , 汪国奉 , 郭森林 , 侯魏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1.007

以某钢厂生产的HRB335钢筋和在其基础上加入一定量氮化钛铁的钢筋为原料,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试验方法对氮化钛铁强化钢筋的原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化钛在凝固过程中大量析出,促进了铁素体晶粒的形核,细化了铁素体晶粒,从而起到了提高强度的同时增强韧性的作用;采用萃取复型法得到的析出物主要成分为钛的碳氮化物以及少量的复合氧化物,碳氮化钛的大小通常在10 nm以下,数量多,分布广;由此表明氮化钛铁用来作为生产HRB400热轧带肋钢筋的合金元素具有相当的可行性.

关键词: 热轧带肋钢筋 , TiN , 微合金化 , 析出物

中厚板轧制过程机在线控制应用软件的开发

邱红雷 , 田勇 , 赵忠 , 胡贤磊 , 王国栋 , 张庆春

钢铁研究学报

结合首钢总公司中厚板厂3 500 mm轧机改造项目,采用VC6.0++、Simens的Win CC和MicrosoftSQL sever开发了中厚板轧机过程机在线控制应用软件.该软件主要包括人机交互界面、过程机以及跟踪控制和实时数据保存系统.介绍了中厚板轧机过程机在线应用软件的开发.在线应用结果表明,该软件与AGC系统相结合可以大幅度提高板厚的设定精度,而且降低了操作强度.

关键词: 中厚板 , 过程机 , 模型设定 , 预计算 , 轧制

中厚板头尾厚度超差原因分析

胡贤磊 , 赵忠 , 刘相华 , 张庆春

钢铁

基于四辊中厚板轧机,分析了温度、头部沉入、AGC系统、压力传感器和展宽比对中厚板头尾厚度超差的影响。头尾温度过低对厚度偏差影响较大,它使得钢板塑性系数增加,造成钢板头尾厚度增厚,这种影响每道次都存在并与下一道次的结果进行叠加,增大厚度超差的可能性。头部沉入对头部厚度的影响可通过沉入补偿进行消除。咬入阶段AGC系统不投入的影响可通过减小咬钢速度的方法进行部分消除。展宽比过小会加剧头尾厚度增厚,展宽比过大会缓解头尾增厚的趋势。这些分析为今后钢板头尾厚度超差的控制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厚板;厚度;沉入补偿;AGC;展宽比

塔底重沸器失效原因分析

张庆春 , 常泽亮 , 薛艳 , 徐广革 , 陶健 , 李丹平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11903/1002.6495.2014.160

某气体脱硫装置中再生塔塔底重沸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泄漏失效,严重影响了装置的正常生产.本文对该换热管束的失效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外观检测与计算分析,得出管束泄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重沸器出口附近管束发生气蚀,管束振动加速了折流板处管束腐蚀.

关键词: 重沸器 , 换热管束 , 腐蚀穿孔 , 振动

疏水性微结构表面的抗结冰特性仿真研究

胡超 , 白清顺 , 白锦轩 , 张庆春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6.09.023

目的 探究不同形状微结构表面的疏水、抗结冰特性,以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基于有限体积法对液滴滴落至微结构表面的浸润和凝结过程进行仿真探究.首先建立了具有不同形状微沟槽表面的仿真模型,然后分析了不同微结构表面的疏水特性差异,最后根据不同微结构表面的水滴滴落凝结行为及内部流场的仿真研究,获得了微结构表面疏水性和疏冰性关系,揭示疏冰性产生的原因.结果 矩形微结构表面液滴的接触角为109°,表现出疏水特性.锯齿形微结构表面液滴的接触角为162°,表现出超疏水特性.液滴在锯齿形微结构表面上20 ms后凝结率低于2%,抗结冰能力最强.普通表面上的液滴凝结率为4%,低于矩形表面上的6%.对比矩形表面与普通表面上的液滴凝结过程,矩形表面上液滴内部湍流动能是普通表面上液滴的5倍,经过20 ms后,普通表面上液滴近壁面温度下降30K,同时矩形微结构表面上液滴近壁面温度仅下降10K.结论 具有微结构的表面能表现出疏水性,这种疏水性对抗结冰特性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降低了液滴初期的凝结速度,另一方面加快了液滴在底层形成稳定冰层后的凝结速度.

关键词: 微结构表面 , 疏水性 , 抗结冰特性 , 凝结速度 , 有限元体积法 , FLUENT

含钼复相不锈钢中X-相的形成

庄育智 , 刘嘉乐 , 张庆春

金属学报

17/5/6 Cr-Ni-Mo不锈钢经1100℃水淬后含40%的δ-铁素体。高温保留下来的铁素体极为不稳定,加热至550°—1000℃在δ—铁素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δ-铁素体分解产物的性质视加热温度而定,在700°—1000℃主要为X-相,在550°—700℃主要为Fe_3No_3C及(Cr,Fe,Mo)_(23)C_6。 X-相形成的形态及其机构亦随加热温度而有所不同。在900°—1000℃δ-铁素体通过共析转变方式分解为X-相及奥氏体γ′δ-共析组织先在γ/δ,δ/δ相界成核然后逐渐向铁素体内部推进。在1000℃粒状的δ-共析组织居多,温度稍低则出现较多的层状组织。在700°—900℃ X-相成核后,奥氏体γ′未能及时成核,因而当X-相的沉淀进行到一定阶段后,δ→γ′的转变才开始。 在600℃保温观察到在奥氏体基体有马氏体的形成,这个现象可能与碳化物在低温的沉淀有关。

关键词: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