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洁
,
杜飞
,
栗茹
,
张鹏
,
张敬富
,
潘尚可
,
张彦
,
潘建国
人工晶体学报
以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Ce∶ CdGd2 (WO4)4和CdGd2(WO4)4多晶料原料,采用提拉法生长出了Ce∶ CdGd2(WO4)4和CdGd2(WO4)4晶体.测量了紫外可见透过光谱、光致激发和荧光发射光谱、拉曼光谱以及紫外光激发下的衰减时间,并进行了相互比较.结果表明,生长出的单晶透过性良...
关键词:
Ce∶CdGd2(WO4)4
,
提拉法
,
发光性能
汪美玲
,
徐家跃
,
张彦
,
储耀卿
,
杨波波
,
申慧
,
田甜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60221
采用坩埚下降法生长了Dy3+掺杂浓度分别为0.1 mol%、0.2mol%、0.3mol%、2mol%、3mo1%和4mol%的Bi4Si3O12(BSO)晶体.发现高浓度(2mol%以上)掺杂能够显著改变BSO晶体的析晶行为,晶体表面析出物完全消失,顶部呈现光滑结晶面;低浓度(低于0.3mol%)...
关键词:
硅酸铋
,
晶体生长
,
Dy3+掺杂
,
热释光
,
光产额
肖学峰
,
顾赟
,
徐家跃
,
张彦
,
向卫东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坩埚下降法生长了Ge的摩尔浓度分别为5%、10%、15%的硅锗酸铋晶体(BGSO).利用显微压痕实验系统研究了BGSO晶体的力学性能,包括维氏硬度Hv、断裂韧性Kc、屈服强度σ和脆性指数B.研究表明,BGSO晶体的力学性能参数Hv、Kc和σ随着Ge含量和载荷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而脆性指数B则增大....
关键词:
闪烁晶体
,
坩埚下降法
,
BGSO
,
力学性能
穆克进
,
张彦
,
惠鑫
,
王岳
,
肖云汉
工程热物理学报
运用OH-PLIF方法探测了不同燃料系数和出口湍流度下甲烷/空气的锥形预混火焰的火焰前锋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网格湍流是火焰根部产生皱折和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并且这种不稳定性会沿着火焰面向下游发展;而在火焰下游尤其是火焰顶部,流场中的低频拟序结构是形成大尺度皱折以及破碎火焰面的直接原因.相比于富燃料工...
关键词:
OH-PLIF
,
预混火焰
,
前锋
宋权斌
,
房爱兵
,
张彦
,
徐纲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中国首座煤气化之多联产示范工程已经运行2年多,基于该系统迄今累积的运行实践,计划将甲醇合成过程产生的弛放气掺入合成气中供给燃气轮机作为燃料,以达到优化工艺流程和节能减排的目的.燃气轮机燃料的改变,需要修改合成气喷嘴并进行燃烧室性能试验.本文在中压全尺寸燃烧室试验台上,对该型合成气燃烧室(修改型)掺烧...
关键词:
燃气轮机
,
燃烧室
,
合成气
,
弛放气
付晓燕
,
赵土元
,
张彦
,
房立钧
,
付海霞
,
张洪武
材料导报
采用乙二醇/水混合溶剂合成了一维六方相LaPO4∶Tm纳米线,线的宽度为5~10 nm,长度为500~1000 nm;将纳米线于600℃热处理得到单斜相LaPO4∶Tm纳米棒,其长度为100 nm左右,宽度为10~20nm.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六方相样品不具有发光性质,而单斜相LaPO4∶Tm纳米...
关键词:
蓝光材料
,
LaPO4∶Tm纳米棒
,
发光机理
张彦
,
刘赞
,
邱长军
,
何彬
材料热处理学报
在304不锈钢粉末中添加一定量的CH有机化合物、硼砂和Ni60A,配制出3种不同的激光再制造熔覆粉末,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再制造试样,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万能试验机和磨损试验机等分析微量元素对激光再制造试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激光熔覆过程中,靠近熔覆层的基材表面会生...
关键词:
304不锈钢
,
熔覆层
,
微观组织
,
耐磨性能
杨波波
,
徐家跃
,
申慧
,
张彦
,
陆宝亮
,
江国健
人工晶体学报
本文采用固相合成方法制备了Bi4(GexSi1-x)3O12 (BGSO)固溶体(x=0~0.4),研究了它的固溶特性和析晶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组成混合料在900℃左右固相反应能生成BGSO纯相;XRD分析显示,在x=0~0.4区间内,Bi4Si3O12和Bi4Ge3O12可以完全互溶,其晶格常...
关键词:
Bi4Si3O12
,
Bi4Ge3O12
,
析晶行为
,
坩埚下降法
,
晶体生长
张彦
,
朱平
,
来新民
,
梁新华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6.02.026
建立了一个有效计算模型,以分析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在低速冲击作用下的层内和层间失效行为.针对铺层板的层内损伤,在基于应变描述的Hashin失效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了单层板的逐渐累积损伤分析模型;针对铺层板的脱层损伤,建立了各向同性脱层损伤模型,通过结合传统的应力失效准则和断裂力学中的能量释放率准则定义...
关键词:
层合板
,
逐渐累积损伤模型
,
脱层损伤模型
,
低速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