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长庆
,
韩伟刚
,
姚少巍
,
张志霞
钢铁研究学报
在升温速率分别为5、10、15 K.min-1的条件下,采用综合热分析仪,对含钛高炉渣中的TiO2还原动力学进行研究,分别采用Starink法和Bosswell法计算TiO2还原反应的活化能,并探讨了氩气氛中含钛高炉渣中的TiO2的还原机理。结果表明:渣中TiO2的还原分两阶段进行,反应活化能分别为...
关键词:
二氧化钛
,
动力学
,
反应机理
,
TG-DTG
才筝
,
张志霞
物理测试
316L焊管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沿管壁圆周方向的裂纹.采用宏观形貌观察、金相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焊管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焊管断裂方式为沿晶断裂,在断裂晶面和附近晶界上有铜元素富集,管壁内侧有富铜颗粒粘附.开裂主要原因为液相铜扩散进入奥氏体晶界引起晶界脆化,在应力作用下引起焊管...
关键词:
焊管
,
铜
,
液相
,
扩散
顾佳卿
,
余海峰
,
朱朝明
,
胡锦程
,
张志霞
物理测试
通过金相和EBSD等技术,观察了不同热轧终轧温度对00Cr21Mo1铁素体不锈钢热轧态、热轧退火态和冷轧退火态织构变化的影响情况,并分析讨论了较高终轧温度下铁素体不锈钢00Cr21Mo1塑性应变比(Rm)较低的原因.结果表明,较低的终轧温度下,00Cr21Mo1热轧态组织形变带宽度较小,受轧辊切应变...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
织构
,
终轧温度
方觉
,
范兰涛
,
张志霞
,
李彩虹
,
吴雨晨
钢铁
对焦炭在高炉内的强度变化规律及喷煤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应用连续高炉块状带热模型得到失碳率和温度在块状带的分布;使用可调气氛高温抗压实验机测量了在高温下焦炭的抗压强度与失碳率的关系.推导出了不同的焦炭在高炉内实际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喷煤和煤粉燃烧率对焦炭失碳率的影响,根据喷煤对焦炭强度的影响,给出...
关键词:
焦炭强度
,
喷煤
,
燃烧率
,
强度计算
林刚
,
张志霞
,
宋洪伟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高温显微镜(CSLM)等设备对双相不锈钢的高温拉伸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双相不锈钢的热塑性变形机理,得出影响双相不锈钢热塑性的主要因素有:相界结合力、组织形貌和两相力学性能的差异。指出在双相不锈钢热加工时,增强相界结合力、优化组织形貌或减小两相力学性能差异,可有效改善双相不锈钢...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热塑性;变形机理
张志霞
,
林刚
,
徐洲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含铜铁素体抗菌不锈钢中的抗菌相及其析出行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得出:抗菌相的实际成分接近纯铜,其临界析出温度达到900℃,最佳时效温度为750~800℃.高分辨电镜和电子衍射揭示该抗菌相具有包含(111)[11-2]孪晶和层错的多层结构,其生长方式是层片结构沿[11-2]Cu方向的拓张.抗菌相的生...
关键词:
铁素体抗菌不锈钢
,
抗菌相
,
析出
,
空位浓度
林刚
,
张志霞
,
宋洪伟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高温显微镜(CSLM)等设备对双相不锈钢的高温拉伸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双相不锈钢的热塑性变形机理,得出影响双相不锈钢热塑性的主要因素有:相界结合力、组织形貌和两相力学性能的差异.指出在双相不锈钢热加工时,增强相界结合力、优化组织形貌或减小两相力学性能差异,可有效改善双相不锈钢...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
热塑性
,
变形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