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白光LED用Ce:YAG单晶光学性能及封装工艺的研究

向卫东 , 赵斌宇 , 梁晓娟 , 陈兆平 , 谢翠萍 , 骆乐 , 张志敏 , 张景峰 , 钟家松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4.13481

采用提拉法生长了白光LED用Ce:YAG单晶,通过吸收光谱、激发发射光谱和变温光谱对其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晶片用于封装白光LED光源中各因素对其光电性能的影响。Ce:YAG晶片能被466 nm波长的蓝光有效激发,产生500~700 nm范围内的宽发射带。Ce3+的4f→5d轨道的跃迁吸收对应于202、219、247.3、347.4和455.5 nm五个吸收峰,据此量化分裂的5d能级能量,依次为21954、29154、40437、45662和49505 cm-1。温度升高, Ce3+的2F7/2能量升高导致了发光强度的降低,可降低幅度(13.28%)不大,比肩国家标准且要优于目前商用白光光源的Ce:YAG单晶制白光LED光源的封装工艺,从芯片、驱动电流、晶片厚度和添加物四方面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 Ce:YAG单晶是一种新型白光LED用荧光材料。

关键词: 白光LED , 铈掺杂钇铝石榴石 , 光学性能 , 封装工艺 , 光电性能

叶蜡石粉体的偶联活化改性研究

刘海涛 , 吴春莲 , 张景峰 , 林实俄 , 翁学军 , 盛振红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05.019

本工作对叶蜡石进行了偶联活化改性研究,使得叶蜡石从亲水性粉体转变为憎水性粉体.在本研究中,叶蜡石粉体通过在表面偶联一层N-(正丁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BAPTS)偶联剂进行活化处理,研制出活化指数达到100%的改性叶蜡石粉体.通过活化指数、黏度、表面接触角等手段,对叶蜡石表面偶联改性情况进行了表征,并对活化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了活化指数、黏度、表面接触角与偶联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偶联剂的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下同)时,活化指数达到100%.偶联剂添加量为1.5%时,改性叶蜡石-液体石蜡体系的黏度达到最大值85 78mPa·s.偶联剂的添加量为2.0% 时,对水的表面接触角达到最大值75°.偶联修饰是制备活化叶蜡石粉体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够使偶联剂与叶蜡石粉体形成牢固结合.

关键词: 偶联剂 , 叶蜡石 , 活化改性 , 表征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硅灰石

周永强 , 薛林威 , 张景峰 , 尹德武 , 郭潇武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正硅酸乙酯和氯化钙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高纯纳米硅灰石,探讨了前驱体的制备工艺条件,用IR、XRD和SEM等手段对纳米硅灰石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前驱体的制备工艺条件为:R≥4,pH=1~3,t≤60℃;前驱体在900℃烧结1 h合成出70~100 nm的四方状晶粒及其聚合体组成的高温型硅灰石纳米粉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硅灰石,烧结温度低,比常用的高温固相合成法要低400℃以上,烧结时间短,产物白度和纯度高.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 纳米 , 假硅灰石

叶蜡石基改性复合粉体部分替代N330对SBR/N330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张景峰 , 田一光 , 林实俄 , 翁学军 , 刘海涛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11.009

利用工业化生产中通用的橡胶混炼工艺制备了丁苯橡胶(SBR)/N330/叶蜡石基改性复合纳米粉体(PBMCN)纳米复合材料.对改性的叶蜡石基复合纳米粉体在SBR/N330/PBMCN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能及对SBR/N330/PBMCN体系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硫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MCN在SBR/N330/PBMCN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效果良好.PBMCN取代N330 20%(质量分数)时,SBR/N330/PBMCN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及硫化性能都得到了改善.分析讨论了PBMCN在SBR/N330/PBMCN复合材料中的补强机理.

关键词: 叶蜡石 , 丁苯橡胶 , 纳米复合材料 , 力学性能 , 硫化性质

L-半胱氨酸辅助合成AgInS2微球

刘海涛 , 钟家松 , 梁晓娟 , 张景峰 , 向卫东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11207

通过简单的生物分子辅助溶剂热法, 成功地合成出了AgInS2微球. 在反应过程中, 生物分子L-半胱氨酸既作为硫源也作为络合剂. 利用X射线衍射(XRD)、能量色散谱(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别对所合成的AgInS2的表面形貌、组成和晶型结构等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所合成的产物为典型的AgInS2正交结构, 平均直径约为2μm. 讨论了不同温度对AgInS2的形成及其形貌的影响, 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所合成的AgInS2微球可能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AgInS2 , L-cysteine , biomolecule , semiconductor

Pr(Sr0.2 Ca0.8)2 Mn2O7纳米颗粒的磁性研究

焦华山 , 李新波 , 张景峰 , 钟建平

低温物理学报

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双层钙钛矿锰氧化物Pr(Sr0.2Ca0.8)2Mn2O7纳米颗粒样品,并研究了样品的相结构和显微形貌及样品的磁性.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杂相,SEM分析晶粒平均尺寸约为35nm,EDS测得的样品原子百分比表明成分基本没有偏析,Scherrer公式计算晶粒平均尺寸与SEM测试结果相同约为35nm.在场冷(field cooling FC)和零场冷(zero field cooling ZFC)模式测得的磁化强度-温度(M~T)曲线上,没有观察到300K时电荷有序转变;通过不同温度下磁化强度-磁场强度(M~T)曲线可以清楚的看出,Pr(Sr0.2Ca0.8)2Mn2O7纳米样品在5K和77K时都表现出铁磁行为,表明样品中铁磁(ferromagnetic FM)团簇磁矩已经开始有序排列形成铁磁态.

关键词: 锰氧化物 , 纳米颗粒 , 磁性 , 溶胶-凝胶

溶胶-凝胶法制备Ca2MgSi2O7:Eu2+,Dy3+发光粉

周永强 , 刘海涛 , 吴磊 , 田一光 , 尹德武 , 张景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正硅酸乙酯、硝酸盐等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2MgSi2O7:Eu2+,Dy3+长余辉发光粉,探讨了前驱体制备工艺条件,用XRD等手段对发光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pH=1~3,R≥4,控制共溶溶剂的用量,室温下即可形成均匀透明的溶胶和凝胶.前驱体在1100℃烧结3 h制备出Ca2MgSi2O7:Eu2+,Dy3+长余辉发光粉.发光粉具有光致发光行为和长余辉发光特性,其发出的余辉为黄绿色,发光亮度低、余辉时间短,仅1 h左右,其激发光谱在340~480nm之间存在一个强度较低的激发带,发射光谱的发射峰位于528nm.

关键词: 硅酸盐 , 长余辉 , 发光粉 , 溶胶-凝胶法

L-半胱氨酸辅助合成AgInS2微球

刘海涛 , 钟家松 , 梁晓娟 , 张景峰 , 向卫东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11207

通过简单的生物分子辅助溶剂热法,成功地合成出了AgInS2微球.在反应过程中,生物分子L-半胱氨酸既作为硫源也作为络合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能量色散谱(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别对所合成的AgInS2的表面形貌、组成和晶型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物为典型的AgInS2正交结构,平均直径约为2μm.讨论了不同温度对AgInS2的形成及其形貌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所合成的AgInS2微球可能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AgInS2 , L-半胱氨酸 , 生物分子 , 半导体

金红石型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合成及表征

张景峰 , 向卫东 , 梁晓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液相沉积法,使TiCl4溶液在78℃和pH=2.0条件下水解生成水合TiO2纳米颗粒,并在云母表面形成包覆膜,经过水洗、抽滤、烘干,以8℃/min的升温速率分别加热到600℃和800℃并保温0.5 h,得到色泽纯正、鲜艳、遮盖率高、耐候性好的金红石型珠光颜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测试表明,在包覆TiO2之前用适量的SnO2对云母片表面进行预处理能有效地提高TiO2颗粒在煅烧过程中金红石型的转化率;利用扫描电镜(SEM)对珠光颜料的表面结构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所制得的云母珠光颜料的包覆膜平整致密,TiO2粒径分布在30~40 nm之间.

关键词: 云母钛珠光颜料 , 液相沉积法 , pH值控制 , 金红石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