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
,
张万荣
,
邱建军
,
杨经纬
,
金冬月
,
谢红云
,
张静
,
张正元
,
刘道广
,
王健安
,
徐学良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7.05.017
从发射极条宽、发射极条长、基极条数、发射极与基极间距四个方面分析了横向尺寸变化对SiGe HBT高频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发射极条长、基极条数和减小发射极与基极间距可以较为有效地减小晶体管噪声,而减小发射极与基极间距对噪声的改善效果比较显著.发射极与基极间距从1μm减小到0.5μm,2GHz工作频率下最小噪声系数可减小9dB,在0.5GHz工作频率下最小噪声系数可降至1.5dB,2GHz工作频率下最小噪声系数为3dB.
关键词:
HBT
,
SiGe
,
横向尺寸
,
高频噪声
常杰
,
陈建刚
,
滕波涛
,
相宏伟
,
李永旺
,
孙予罕
,
刘涛
,
谢亚宁
,
张静
,
胡天斗
催化学报
采用X射线衍射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表征手段对ZrO2改性前后的Co/SiO2催化剂在费-托合成过程中因结构变化而失活进行了研究. 不同失活程度的催化剂通过在常压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调节反应环境分压比p(H2O)/p(H2)进行的一系列模型实验来获得. 结果表明,Co0晶粒的氧化和长大均可导致Co/SiO2催化剂失活,在高的水分压条件下,氧化是主要的失活原因. 在相同条件下,经ZrO2改性的Co/SiO2催化剂的失活可以得到明显抑制,催化剂稳定性显著提高.
关键词:
钴
,
二氧化硅
,
负载型催化剂
,
氧化锆
,
助剂
,
费-托合成
,
失活
王爱华
,
刘洋
,
曹国辉
,
马颖
,
刘涛
,
张静
,
谢亚宁
,
李风英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4.03.008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传统的固相反应法相结合,制备了双层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La2-2xSr1+2xMn207较宽掺杂范围内(0.2≤x≤0.6)系列单相样品,并测量了各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XRD)和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谱.通过对XRD的分析证实样品均为Sr3Ti2O7型四方结构,空间群为I4/mmm,同时发现晶格参数a随掺杂量x的变化几乎不变,而c随x的增加则明显减小.通过对EXAFS的分析和研究得到MnO6八面体中c轴方向的Mn-O键长和JahnTeller畸变量△JT随掺杂浓度x的变化,发现在最佳掺杂浓度x=0.33附近,J-T畸变最大,显示出La2-2xSr1+2xMn207(0.2≤x≤0.6)系列锰氧化物的磁电性能与畸变量△JT密切相关.
关键词:
双层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
,
EXAFS
,
Jahn-Teller畸变
吴甲民
,
张静
,
郝立源
,
李鹏
,
严凌志
,
陈鹏
,
刘禹成
,
江建军
功能材料
依据Heisenberg模型,利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磁性多层膜系统的自旋重取向行为,研究了各向异性、偶极相互作用以及外磁场对系统自旋取向的影响.通过模拟计算,获得了系统组态、磁分量等随偶极相互作用、外加磁场和温度的变化规律,重点研究了磁性多层膜系统在外磁场作用下的磁滞现象.
关键词:
Heisenberg模型
,
Monte Carlo方法
,
磁性多层膜
杨沛锋
,
李开成
,
何林
,
刘道广
,
张静
,
李竞春
,
谢孟贤
,
杨谟华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2.02.007
通过理论分析计算、计算机模拟和工艺实验,对Si/SiGe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的结构参数进行了精细的优化设计,特别是采用了本征间隔层和新颖的Ge分布曲线,有效地削弱了基区杂质外扩散、基区复合和异质结势垒效应的不利影响.开发了兼容于硅工艺的锗硅HBT工艺,并据此试制出了Si/SiGeHBT,测量结果表明,器件的直流和交流特性均较好,电流放大系数为50,截止频率fT为5.1GHz.
关键词:
锗硅材料
,
分子束外延
,
异质结双极晶体管
,
优化设计
翟羽佳
,
,
陈嘉
,
,
仉红刚
,
张静
,
张秋菊
,
修瑞娟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881/j.issn.1000-503X.2011.03.019
目的研究N-(6-氨乙基)-5-氯-1-萘磺酰胺(W7)在体外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s)转分化为内皮细胞(EC)的影响。方法"以含40-ng/m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10-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干细胞无血清分化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含W7的分化培养基)和高(30-μmol/L)、中(20-μmol/L)、低(10-μmol/L)剂量W7组。hADSCs加药8-d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EC von Willebrand因子(vWF)和血管选择性钙黏素(VE-Cadherin)表型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钙荧光探针(Fluo-3)标记的细胞内[Ca2+]i变化;同时将W7处理后的hADSCs种植在Matrigel胶上,观察细胞成血管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不同浓度药物处理8-d后细胞外调节激酶(ERK)和磷酸化ERK(p-ERK)变化。结果"分化至8-d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ADSCs转分化后的细胞VE-Cadherin 和vWF表达量随W7浓度降低而显著上升(P<0.01),胞质[Ca2+]i显著升高(P<0.01)。W7干预组的培养细胞均有管腔样血管结构形成,空白对照组的细胞无血管管型形成。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W7干预组间细胞的ERK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W7浓度的降低,p-ERK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适当浓度的W7可促进hADSC向EC诱导分化,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内[Ca2+]i增加,激活细胞分化过程中的ERK/MAPK信号通路有关。
关键词:
N-(6-氨乙基)-5-氯-1-萘磺酰胺
,
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
endothelial cells
,
induce differentiation
高海燕
,
杨文书
,
相宏伟
,
李永旺
,
孙予罕
,
刘涛
,
谢亚宁
,
张静
,
胡天斗
催化学报
通过用NH4NO3溶液处理商业硅胶,制备了不同pH值的硅胶载体和一系列Co/SiO2催化剂,并考察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 结果表明,载体pH值的降低,使Co/SiO2催化剂在工业还原条件(673 K)下的还原度从30.9%提高到72.4%. 用TPR和EXAFS技术研究了Co/SiO2催化剂的还原过程. 结果表明,催化剂较高的还原度是由于减弱了还原过程中生成的CoO与载体硅胶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促进了CoO的进一步还原. 用FT-IR技术研究了不同pH值硅胶表面硅醇基的存在状态,发现酸性较强的载体上易于发生表面硅醇基间的缩合作用. 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Co/SiO2催化剂的还原机理.
关键词:
钴
,
硅胶
,
负载型催化剂
,
还原性
,
pH值
赵宁
,
杨成
,
魏伟
,
王太英
,
孙予罕
,
张静
,
谢亚宁
,
胡天斗
催化学报
研究了焙烧温度对合成低碳醇用Cu/Mn/Ni/ZrO2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产物分布都发生较大的变化. 催化剂在较低的温度下焙烧,低温下反应液相产物的分布符合S-F方程; 反应温度升高时,液相产物中主要是甲醇和异丁醇; 在高温下焙烧的催化剂,其催化活性较低,但即使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异丁醇在液相高级醇(C2+OH)中也是主要的产物. 结合其他的一些反应结果与XRD,BET,TPR及EXAFS等表征结果,认为焙烧温度使催化剂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进而影响催化剂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催化剂对合成低碳醇反应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性能.
关键词:
铜
,
锰
,
镍
,
氧化锆
,
低碳醇
,
合成
,
异丁醇
张静
,
何腾
,
刘彬
,
柳林
,
赵泽伦
,
胡大强
,
鞠晓花
,
吴国涛
,
陈萍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2)60566-X
利用石墨型氮化碳(C3N4)和氨硼烷(NH3BH3,AB)球磨制备了AB-C3N4体系,发现C3N4的加入使AB放氢反应温度明显降低,但是副产物氨气浓度有所升高.因此,利用LiBH4改性的C3N4 (LC3N4)同AB球磨合成出了AB-LC3N4体系,并采用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脱附-质谱联用、热重-差热分析及核磁共振等技术考察了该体系的脱氢性能.结果表明,由于LC3N4的加入,AB的放氢反应温度明显降低,放氢反应速率加快,放氢诱导期缩短,同时抑制了副产物无机苯的生成.另外,C3N4的化学修饰也降低了AB-LC3N4放氢过程中生成氨气的浓度.动力学分析和核磁共振结果表明,AB-LC3N4分解过程依然遵循NH3BH2NH3BH4诱导的氨硼烷自分解机理.
关键词:
氨硼烷
,
氮化碳
,
脱氢
,
硼氢化锂
张燕萍
,
闵国全
,
潘丽坤
,
孙卓
,
张静
,
周伟民
,
王金合
,
王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文主要研究以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FexOy复合材料作为电极分别在水溶液和凝胶电解质中的电化学性能。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CNTs薄膜,并利用超声雾化热解法于不同的沉积时间下制备FexOy与其复合制作成电极。对复合电极进行形貌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检测,包括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及交流阻抗测试。结果分析表明,电极的比电容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均高于纯CNTs电极,同时界面电荷传递电阻随之减小;然而随着沉积时间的继续增大,样品比电容和能量密度明显下降。沉积10min样品在凝胶电解质的循环伏安测试中比电容达到最大值102.8 F·g^-1。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复合电极
,
凝胶电解质
,
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