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秧锡
,
刘士军
人工晶体学报
将固体CuSO4·5H2O和Na2CO3混合均匀后溶于适量乙醇中,然后进行微波辐照,立即反应生成泥浆状固体,将该泥浆状固体洗涤后干燥即可得到粉状前驱体.然后在600 ℃加热1 h分解该前驱体,即可制得纳米氧化铜粉体.在加热速率为10 ℃/min的条件下,对该前驱体进行表征,发现其热分解和晶体化温度约...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铜
,
固相反应
,
微波辐照
,
乙醇
彭秧锡
,
雷芳
人工晶体学报
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Co(NO3)2·6H2O、冰醋酸、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得到了CoTiO3纳米粉体.先将反应物制成凝胶前驱体,然后在干燥条件下以10 ℃/min的速率升温,用TG-DAT进行表征,结果测得其热分解和晶化温度在450 ℃以上.将此前驱体在700 ℃下焙烧...
关键词:
CoTiO3
,
纳米粉体
,
凝胶燃烧法
彭秧锡
,
陈启元
,
刘士军
,
张海波
功能材料
以CuSO4·5H2O与NaOH为反应物, 在乙二醇中机械化学法直接合成了纳米CuO粉体.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CuO颗粒大小比较均匀,平均粒径30nm左右.对于反应机理,认为是固-固反应中放出的大量的热,使Cu(OH)2直接转...
关键词:
机械化学法
,
纳米CuO
,
固相反应
,
乙二醇
彭秧锡
,
张萍
人工晶体学报
以偏钛酸、双氧水、氨水、硝酸钡为原料,柠檬酸、EDTA为配位剂和燃烧剂,采用有机物凝胶燃烧法制备得到了BaTiO3纳米粉体.采用XRD、TGA-DSC、TEM、Raman光谱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立方相BaTiO3约在590~670 ℃之间反应生成,将所得胶状物前驱体在1000 ℃煅烧4...
关键词:
钛酸钡
,
纳米粉体
,
有机物凝胶燃烧法
胡继林
,
胡传跃
,
郭文明
,
王学成
,
田修营
,
彭秧锡
人工晶体学报
以硅溶胶、葡萄糖和TiO2为初始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在氩气气氛下合成SiC-TiC复合粉末.探讨了不同反应温度对SiC-TiC复合粉末的物相组成、粒径分布、显微形貌等方面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所合成的SiC-TiC复合粉末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
关键词:
葡萄糖
,
SiC-TiC
,
复合粉末
,
合成
,
机理
胡继林
,
田修营
,
彭红霞
,
胡传跃
,
彭秧锡
人工晶体学报
以碳化硅(SiC)、二氧化钛(TiO2)和不同种类碳源为初始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在氩气气氛下原位合成SiC-TiC超细粉末.探讨了不同碳源和不同反应温度对所合成的SiC-TiC超细粉末的物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所合成的SiC-...
关键词:
碳源
,
SiC
,
TiC
,
超细粉末
,
碳热还原法
,
原位合成
彭秧锡
,
陈启元
,
张萍
人工晶体学报
以偏钛酸、双氧水、氨水、乙酸铅为原料,柠檬酸、EDTA为络合剂和燃烧剂,采用凝胶燃烧法制备得到了PbTiO3(PT)纳米粉体.采用XRD、TG-DTA、TEM、FT-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将制得的胶状物煅烧,PbTiO3约在409~537 ℃晶化形成,在700 ℃煅烧1 h后所得到的PT纳...
关键词:
偏钛酸
,
PbTiO3
,
纳米粉体
,
凝胶燃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