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年
,
乔学亮
,
邱小林
,
陈建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紫外光照射[Ag(NH3)2]+溶液激发光电子还原Ag+为单质银,不添加任何还原剂,在PVP的保护下形成纳米银溶胶.UV-Vis吸收光谱测试表明,胶态的纳米银粒子的吸光度随紫外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最大吸收波长不变,当照射时间达12 h时,吸光度值趋于稳定.TEM观测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子的形状为球形、单分散、粒径5 nm左右.抗菌性能测试表明,当纳米银粒子浓度为5μg/mL时,对大肠杆菌的杀灭率达100%.
关键词:
银氨络离子
,
光电子
,
还原
,
纳米银
,
抗菌
徐光年
,
乔学亮
,
邱小林
,
陈建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紫外光与热激发协同作用于[Ag(N-H3)2]+络合离子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制备高浓度、粒径分布均匀的胶态银纳米粒子,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银纳米粒子的形核与增长过程进行监控.结果表明:所制得银纳米粒子的等离子共振吸收峰对应的波长大约为419 mm.TEM结果显示,大多数银纳米粒子为球形,其平均粒径约为1.32nm,标准偏差只有0.53 nm.所得产物的pH值几乎是中性,这使得该银胶有着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胶态银纳米粒子
,
紫外辐射
,
热激发
,
制备
徐光年
,
乔学亮
,
邱小林
,
陈建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两高纯银片作电极,以去离子水为电解液,PVP作为辅助电解质和稳定剂,通过电解法制备了高纯纳米银溶胶.探讨了PVP含量、电解时间、电流密度对形成的纳米银溶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VP质量分数为5%、电解150 min、电流密度为1~2 mA/cm2时,所得球形银粒子的粒径1~3 nm、单分散,浓度达130 μg/g,而且有极好的存放稳定性,室温避光存放6个月无任何可见的变化.
关键词:
高度纯净的
,
纳米银溶胶
,
绿色合成
,
电解
徐光年
,
乔学亮
,
邱小林
,
陈建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不添加任何还原剂,在PVP保护下通过微波辐射[Ag(NH3)2]OH络合物水溶液激发自由电子还原Ag+形成纳米银溶胶.UV-Vis吸收光谱测试表明,胶态纳米银粒子的吸光度随微波辐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最大吸收波长基本不变.当Ag+/PVP质量比为1:8,微波辐射时间为5 min时,吸光度趋于稳定.TEM观测和图像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子的形貌为球形、单分散、平均粒径1.36 nm、标准偏差0.54 nm.
关键词:
[Ag(NH3)2]OH络合物
,
微波辐射
,
还原
,
单分散
,
纳米银溶胶
徐光年
,
乔学亮
,
邱小林
,
陈建国
材料导报
综述了纳米银的广泛应用及主要制备方法,论述了化学法制备各向异性银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银纳米粒子形貌与性能的关系,指出了银系纳米材料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详细综述了球形、线(棒)型、立方体形、三角形等其它各种形状银纳米粒子的制备工艺条件和形成机理,阐述了工艺条件对纳米银尺寸、形貌及存放稳定性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劣,并指出了银系纳米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纳米银
,
制备
,
形貌
,
形成机理
,
性能
徐光年
,
乔学亮
,
邱小林
,
陈建国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7.05.007
四甲基氯化铵(TMA)、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双氯乙酸丙二醇酯基双十二烷基四甲基氯化二铵(双子季铵盐GQAS)作为钠基蒙脱石(Na-MMT)的改性剂,分别采用一次插层法和两次插层法对Na-MMT进行有机化改性.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Na-MMT的层间距(d001)值随着改性剂碳链长度的增长而增大,采用一次插层法时,d001值依次由Na-MMT的1.30nm增大至1.34nm、2.89nm和3.72nm,而采用两次插层法时(第一次用TMA,第二次用双子季铵盐插层)OMMT的d001值增大至3.99nm.热重分析(TGA)表明Na-MMT的失重率为13.4%,双子季铵盐一次插层的有机MMT(OMMT)的失重率为40.5%,而用TMA第一次插层,双子季铵盐第二次插层的OMMT的失重率为49.8%.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同样证实采用两次插层法,MMT层间吸附的阳离子与有机阳离子的交换更彻底.用双子季铵盐作为改性剂、通过两次插层法制备OMMT,鲜见文献报道.
关键词:
酯基双子季铵盐
,
插层
,
有机蒙脱石
,
XRD分析
,
性能
徐光年
,
乔学亮
,
张文海
,
金俊成
,
常文贵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5.04.140260
以钠基蒙脱石(Na-MMT)为载体,氧化银与氨水反应形成的银氨络合物[Ag(NH3)2OH]为前驱体,通过离子交换和三乙醇胺(TEA)还原两步法制备了载银蒙脱石(Ag-MMT).用佛尔哈德法测定了载银蒙脱石(Ag-MMT)的载银量,探讨了反应温度对MMT载银量及其缓释性能的影响,并用FI-IR、XRD等技术手段对Na-MMT和Ag-MMT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蒙脱石与Ag+的质量比为20∶1、离子交换时间为lh、反应温度50℃,然后再加入三乙醇胺和聚乙烯吡咯烷酮,50℃下反应2h,MMT的载银量最大,银的利用率达到86.89%,释放时间最持久,并且MMT的层状结构没有被破坏.
关键词:
载银蒙脱石
,
制备
,
温度
,
缓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