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
张媛媛
,
张蕾
,
王晓芳
,
徐锐
,
郭颖
,
张向东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12.005
应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超声波激活亚甲基蓝(MB)对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的损伤,考察了超声波照射时间,MB浓度,溶液酸度对BSA分子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BSA分子的损伤程度随着超声波照射时间,MB浓度和pH值增加而增加,即UV-Vis光谱表现出越来越明...
关键词:
超声波
,
亚甲基蓝(MB)
,
牛血清白蛋白(BSA)
,
损伤
胡敏艺
,
周康根
,
王崇国
,
徐锐
材料导报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是电极贱金属化,铜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电极制作材料.介绍了MLCC电极铜粉制备和铜粉改性的研究现状,指出今后应加强对铜粉粒径控制技术和抗氧化性的研究.
关键词:
多层陶瓷电容器
,
铜粉
,
粒径
,
抗氧化
胡敏艺
,
徐锐
,
王崇国
,
周康根
功能材料
研究了一种新颖的球形铜粉制备方法,即先用葡萄糖还原法制备球形超细Cu2O粉末,然后用氢气还原Cu2O粉末制备球形铜粉.用葡萄糖还原Cu(Ⅱ)可以制备球形的Cu2O粒子.在240℃下用氢气还原球形Cu2O粉末,得到了分散性良好的球形铜粉,铜粉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稳定性.铜粉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取决于前驱体...
关键词:
超细铜粉
,
氧化亚铜
,
球形
,
氢还原
胡敏艺
,
王崇国
,
周康根
,
徐锐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了制备MLCC电极用超细铜粉,克服CuSO_4 直接水合肼还原法制备的铜粉存在粒度分布不均匀、振实密度小的问题,提出了两步液相还原新工艺,即以CuSO_4 溶液为原料,首先采用NaOH沉淀-葡萄糖预还原制备Cu_2O,然后用水合肼还原Cu_2O制备超细铜粉.针对实现铜晶体的成核与长大过程的分离,研...
关键词:
MLCC
,
铜粉
,
液相还原
,
制备
徐锐
,
杨青
,
李延斌
,
高保娇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5.08.140387
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法,成功制备了微米级硫氰酸根(SCN ˉ)阴离子印迹微球.以溶有分散剂Span-60的环已烷为分散介质,以溶有模板阴离子SCN ˉ、阳离子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及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的水溶液为分散相,构成反相悬浮聚合体系,在水相液滴中使DAC发生...
关键词:
反相悬浮聚合
,
印迹微球
,
静电相互作用
,
离子印迹
,
离子识别
杨青
,
徐锐
,
门吉英
,
高保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2.032
阿魏酸(FA)是植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苯乙烯型酚酸,具有重要的生物和药理活性.针对其分子结构中存在可聚合双键,通过分子设计,采用“先接技聚合-后交联印迹”的新型分子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FA分子的表面印迹聚合物材料MIP-QP/SiO2.研究结果表明,印迹微粒MIP-QP/SiO2对FA具有高度的结...
关键词:
硅胶
,
表面引发接枝聚合
,
阿魏酸
,
分子表面印迹
徐锐
,
周康根
,
胡敏艺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改善超细铜粉的高温抗氧化性能,通过热力学数据理论上分析了液相还原反应取代置换反应的可行性,并以水合肼作还原剂,银以稳定性适中的银氨络合物存在,采用化学镀法制备银包覆超细铜粉的新技术,利用SEM、XRD等手段对双金属粉的形貌和晶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一次包覆铜粉基体表面银的包覆率为40.22%...
关键词:
核壳型
,
双金属粉
,
化学镀
,
制备
徐锐
,
唐囡
,
伍发元
材料保护
为保障某220 kV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对该变电站及其端子箱的环境状况进行检查,并对残存屏蔽线及其腐蚀产物进行检测,探讨屏蔽线的腐蚀原因及腐蚀机理.提出电缆屏蔽线选用铜包铝线材质是其发生腐蚀断裂的主要原因,变电站空气质量差和端子箱内潮湿的环境促进了腐蚀的发生.
关键词:
腐蚀断裂
,
屏蔽线
,
铜包铝
,
变电站
徐锐
,
周康根
,
胡敏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反应体系中引入强还原剂水合肼,通过反应条件抑制置换反应,使银氨溶液优先发生液相还原反应,制备了与原铜粉粒径和形貌大致相同的铜-银双金属粉.敏化、活化处理过程中采用新的活化剂AgNO3取代传统的PdCl2,经济可行又避免引入新的杂质.采用XRD,SEM,EDX等检测方法对预处理后铜粉和包覆双金属粉的晶...
关键词:
水合肼
,
超细铜粉
,
双金属粉
,
机理